兰陵郡是什么意思 蘭陵是什麼意思?出處是什麼?
蘭陵是什麼意思?出處是什麼?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詩仙李白一首《客中行》,將蘭陵與美酒相連,使人遐想連篇。而今人所說的蘭陵,大多是指位於山東南部的蘭陵縣。這裏最早可追述到春秋時期。
當時魯國在此設立次室亭。後來楚國佔領次室亭,在當地推行楚國內地方上維護統治的縣制,並改名蘭陵縣。滄海桑田,蘭陵縣也是名家輩出。昔日戰國年間,儒家學者荀子曾兩次出任蘭陵縣令,前後時間長達20年。
蘭陵的名字浪漫而富有詩意,當初楚國做此名實有深意。從字面上來看,“蘭”是指蘭花,“陵”是指高地,意爲盛開蘭花的高地。蘭陵地處黃河流域,先秦時期氣候溫潤,植被豐茂,是蘭花適宜的生長地。只是由於後世氣候的變化,使得此區域已難覓蘭花蹤跡。
進一步研究,“蘭陵”二字還有更深層的含義。中國古代對蘭花極爲推崇,與梅、竹、菊並稱爲“四君子”。孔子有云:“蘭爲王者香,今乃與衆草爲伍。”又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對蘭的評價是非常高的。
《左傳》作者左丘明則稱“蘭有國香”,這就把蘭所寓意的君子品格提升到了國家道德層面。後來的孟子又將君子品格、國家道德更加進一步上升到“王道樂土”的儒家終極理念。
當時的楚國的君臣也普遍喜愛蘭花,楚懷王還把他的小兒子的名字取爲子蘭。楚國大臣、詩人屈原也多次在他的詩歌中把蘭花比做聖賢、美人、君子等。
還應該看到的是,蘭陵劃入楚國版圖時,屈原正擔任楚國負責民政和外交事務的重臣,建設楚國的“王道樂土”也是他的夢想和追求。蘭陵地處楚國邊境,又是孔子故鄉魯國的舊土,因此,取一個帶有楚國印記又富含儒家思想的名字是非常必要的。
古人推崇蘭花的品質,所以“蘭”便象徵着美好,“陵”原義爲高地,因與“蘭”字相連,又可以引申爲“樂土”。

楚國設立蘭陵縣時,國內在經過吳起變法後,國力重新強大,受列國尊重,稱爲強國。雖有波折,但總體國力仍較爲強大。而此時楚國以“蘭陵”命名,正是表達了一種在魯南建設“王道樂土”的理念,其含義非常深遠。
在屈原的故鄉湖北秭歸縣,還存有以“蘭陵”命名的蘭陵溪和蘭陵溪村,足以說明楚國乃至屈原與蘭陵縣名的淵源。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還出現過二個以“蘭陵”命名的行政區劃。其一,便是蘭陵郡。蘭陵郡設立於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以下轄的蘭陵縣得名,管轄蘭陵、氶、戚、合鄉、昌慮等五個縣,其範圍大致爲今天蘭陵縣、微山縣、鄒城市全境和棗莊市臺兒莊、嶧城、薛城三個區,郡治設氶縣,所以郡縣同名但治所不同地。
魏晉南北朝時,蘭陵郡在北魏統治時短暫被廢,旋又被東魏所恢復。冉閔便是在蘭陵郡起家的。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蘭陵郡再次被廢,從此作爲“郡”的蘭陵再也沒有恢復。
其二,便是南蘭陵。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大量士族隨晉室南遷。爲了穩定人心,東晉政權在南渡人口聚居地設立了許多以原郡縣名字相同的行政區劃,稱爲僑置郡縣。
公元318年,晉元帝在常州設立僑置蘭陵郡、蘭陵縣,就是南蘭陵。於是,當時的中國同時出現了南北二個“蘭陵郡”和“蘭陵縣”。
南蘭陵郡初設時並無實際管轄地。南朝梁武帝蕭衍一族,原本出自北蘭陵,皇室追述本源,就將原本疆域內的武進縣改名爲蘭陵縣,以示自己不忘本源。南樑以後,南蘭陵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武進本屬常州,因此直到今天,常州仍有許多以“蘭陵”命名的小地名。
隋朝統一全國後,考慮到僑置郡縣已無存在必要,於是在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除了南蘭陵。作爲一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詞,“蘭陵”二字的含義和出處,皆在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