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代表是谁 《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朝為何有眾多官員為李鴻章求情

火烧 2022-06-05 15:57:21 1066
《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朝為何有眾多官員為李鴻章求情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這次戰爭中清朝的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後日軍開始入侵清朝陸地。在這種狀況下,清朝被迫和日本進行求和,雙方開始了和談
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代表是谁 《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朝為何有眾多官員為李鴻章求情

《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朝為何有眾多官員為李鴻章求情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這次戰爭中清朝的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之後日軍開始入侵清朝陸地。在這種狀況下,清朝被迫和日本進行求和,雙方開始了和談。清朝最初派的人是一個德國人赴日本談判,結果日本人不理會,直接要求清朝派一個有全權代表的人來談判。於是清朝找到了李鴻章,要求李鴻章去日本談判。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授權下,李鴻章在1895年3月19日到達日本馬關,雙方開始了正式談判。
關於這次談判的結果我們都知道,簽訂了《馬關條約》,總的來說這個條約非常賣國。李鴻章當時也因為這個條約世人所恥笑。而且清朝很多御史聯合起來,開始上書反對李鴻章。在民間也有很多人遊行要求拒絕承認合約,懲辦李鴻章。不過不管朝中和民間怎麼反對,清朝對李鴻章還是不錯的。始終沒有處罰李鴻章,最後迫於壓力,先讓李鴻章出國訪問去了。其實在李鴻章簽訂條約後,雖然有很多人反對他,但是朝中還是有很多人支持李鴻章的。朝中有很多人紛紛上書為李鴻章求情。
這些人當時之所以為李鴻章求情,無非是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和清朝的體制有關。清朝雖然被迫打開了國門,但還是君主專制政治體制。皇權大於一切,而當時掌握大權的是慈禧太后。李鴻章是慈禧太后的人,這些人之所以為李鴻章求情也是看在慈禧太后的面子上。而且李鴻章為官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野,這些人也都是支持李鴻章的。
其次就是很多人知道《馬關條約》雖然是賣國的,但並不都是李鴻章一個人的責任。甲午戰爭失敗了,無論是誰,到日本的話簽訂的肯定都是不平等條約。而且李鴻章在戰爭前,一直都是主和的,結果清政府不聽,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戰爭。而且北洋水師的失敗和整個清朝有很大的關係,畢竟這支海軍已經嚴重落後於世界了。失敗也是遲早的事。這些狀況當時很多人都是清楚的,所以他們知道李鴻章只不過是用來背黑鍋的。
最後就是如果不是李鴻章,其他人去籤條約的話,也許會更賣國。李鴻章在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真的是據理力爭,一分一毫都在和日本人商討。還因態度過於強硬被日本浪人刺殺了。也正是如此,賠款減少了一億兩白銀。可以說在簽訂條約的時候,李鴻章的外交手段還是很厲害的。不過,仗畢竟是打輸了,不管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
也就是上面這些原因,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李鴻章很冤枉。而且李鴻章在為官幾十年期間,確實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比如創辦了眾多的企業,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