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俘 美軍懸賞越獄戰俘,誰料美國家庭不告密,還留德國人吃晚飯
美軍懸賞越獄戰俘,誰料美國家庭不告密,還留德國人吃晚飯
二戰結束後,盟軍對德軍戰俘的態度是個謎。戰爭末期,大量德軍戰俘爲了避免在戰後遭到蘇聯人報復,想方設法突破蘇軍層層阻攔向盟軍投降,大概在他們心中,美英等國只是戰場上的對手,而蘇聯則是意識形態上的敵人。然而想法往往比現實殘酷許多,不少歷史資料表明,歐洲戰事平息後,美軍對待德軍戰俘並不十分友善,史家中一直有“萊茵大營”一說:約75萬戰俘死於非命。
然而有趣的是,美軍一方面在萊茵河畔炮製慘案,另一方面卻又不惜費大功夫把數目龐大的德軍戰俘運送到美國本土。據統計,有超過40萬德軍戰俘被送到美國本土的集中營中,不同的是,這些戰俘營雖然大多被建在荒蠻之地,但營地裏的條件還是蠻不錯的,戰俘們不但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想賴牀就賴牀,不想賴牀就起來乾點活掙點工錢,他們甚至還能看電影、養花種草,時不時搞個聚會,這些戰俘營儼然像是軍人幹休所。
當然了,並不是每個戰俘都有機會被送到美國,也不是每個被送到美國的戰俘都有機會住進這種規格的戰俘營中,通常情況下,只有德軍軍官或是精銳部隊的士兵纔會被安排住進去。早在1944年,美軍就開始在本土修築戰俘營,當時德國尚未戰敗,加上美軍管理鬆懈,在最初一段時間裏,德軍戰俘越獄事件頻頻發生。戰俘越獄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有人翻牆有人鑽地洞,有人藏進卡車裏,甚至有人偷到了軍服,化裝成美軍士兵的樣子,大搖大擺地從正門走出。據統計,這段時期內至少發生了2000起越獄事件,其中有一起事件令美軍蒙羞,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這起事件發生在1A區戰俘營。
1A區戰俘營設立於1944年1月,當美軍第84安全部隊在菲尼克斯東部6英里處的印第安人保留地設立這座戰俘營時,他們就被告知這座營地將來會關押一批最難對付的德國人。戰俘營落成後,有300餘名德國海軍軍官入住。類似的集中營在整個美國有超過500座,但很少有營地像1A區這樣戒備森嚴:營地被多道圍牆層層包圍,警戒塔林立,出入都需要經過多層審查。美國憲兵的長官們對這座營地信心滿滿,只有塞西爾·巴歇爾上校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他認爲,這些德軍軍官以前在戰場上都是精英,是聰明絕頂的高素質人才,美軍從最初開始就不該把他們關在一起。
然而,巴歇爾上校似乎有些多慮了,從一開始,這些德軍戰俘們就表現得十分慵懶,似乎十分享受美軍提供的生活條件。他們從事着日薪80美分的工作,幹一天玩三天,有人還對現有的條件感到不滿,提出要修建一塊排球場和一個大花壇,還要舉辦一場盛大的聚會,這些都被美軍批准。美軍得意洋洋地認爲他們征服了難以對付的德國人,實際上,他們大大低估了這羣德軍精銳的行動能力;美軍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而假象之下戰俘們的“小動作”都指向一個目的——逃跑。
最初,戰俘中的一名的德軍上尉發現了戰俘營的一個破綻:在兩座警戒塔之間有一處很小的區域是警戒盲點,即便如此,這一小塊區域看上去似乎興不起什麼大風大浪。這名上尉後來回憶說:“我們曾連續幾個小時盯着圍牆,努力想象自己能做的任何事情,最終也只是想到了三種可能——穿過它、越過它或是在它下面挖地道。”有了這個想法後,1944年9月,在4名曾經的德軍潛艇指揮官的領導下,戰俘們制定了一套精密的越獄計劃並開始執行。
戰俘們做了精密的計算,發現如果要修建一條地道,藉助警戒盲點潛逃,只有從集中營澡堂開挖,工程量纔算最小。爲此,戰俘們被分成三人小組,他們藉助洗澡的機會偷偷工作,其中一人負責放哨,一人負責挖掘,另外一人則想辦法將土運出澡堂。一般情況下,澡堂門口有另外一組人負責接應,當有泥土被送出時,他們就想辦法處理掉。正如我們之前所講,德軍戰俘之所以申請修築花壇和排球場,目的就是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消滅“線索”。
德國人精確地控制着工程進度,每天只往前推進0.9米。這樣的工程量產生的泥土不會引起美軍看守懷疑,同時進度也不會太慢。不過到了1944年11月的一天,他們遇到了一次危險情況。當天,巡視組前來視察,有個軍官徑直走到掩藏地道入口的大鐵箱前。戰俘們以爲事情敗露,誰知那個軍官指着大鐵箱驕傲地說:“這兒的圍牆就像它一樣堅硬,誰也別想從裏面逃走。”有戰俘當場沒忍住,偷偷笑了出來。
12月20日,工程已基本完成,戰俘們開始制定出逃計劃並儲備資金和糧食。他們將麪包、飯糰等食物曬乾充當乾糧,用廢棄他鐵塊、牙膏管之類的東西僞造德軍勳章賣給美軍士兵。德軍還以要給家人寫信報平安爲由忽悠美軍爲他們拍照,後來這些照片都被戰俘們拿來僞造證件。1944年12月23日,1B區的戰友們十分默契地舉辦了一場聚會,他們故意在聚會上豎起一面納粹旗,似乎是在慶祝阿登戰役的發生。戰俘們在聚會上喝了不少酒,場面有些亂,美軍看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們身上。趁着這個間隙,有25名1A區戰俘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越獄。
12月24日上午7時,察覺了情況的美國當局十分震驚,此事驚動了FBI局長埃德加·胡佛。他們顧不得顏面,將德軍戰俘出逃的消息散佈給民衆,聲稱這些德軍戰俘極度危險,甚至會危及平民的性命。此事一度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不過很快就不了了之了。原來根據原計劃,越獄成功的戰俘們計劃經由墨西哥逃回德國,但他們很快便發現計劃成功的機率不大,大部分人便放棄了。他們跑到附近市區的酒吧裏喝酒,有點戰俘還造訪附近民居。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德軍戰俘畢竟接受過良好教育,素質很高,他們非但沒有任何攻擊性,反而十分友善地同孩子們嬉戲,美國家庭頓時顧慮全無,甚至放棄了美國政府的懸賞,主動替戰俘們隱瞞行蹤,還邀請他們共進晚餐。
直到12月底,有個德軍戰俘花光了身上的錢,無奈之下只能向當地治安官自首。隨後,陸續有戰俘因同樣的緣故主動歸案。直到1945年1月27日,出逃的25名戰俘全部回到了1A戰俘營。美軍在考慮如何懲罰這些戰俘時陷入了兩難:這起越獄事件令美軍顏面盡失,不過有趣的是,戰俘們並沒有給社會造成什麼危害,他們一來大多是投案自首,二來美國民衆對這些戰俘的評價還不錯,幾番糾結之後,美軍決定大事化小,幾乎無人遭受處罰。
時隔多年,當“肇事者”被問及此事時,他們的回答令人啞然失笑:“爲什麼那樣做?它是那一年多裏我們最大的娛樂和消遣,它讓我們在擔心德國戰敗和自己親人的時候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

- 上一篇
英语谚语翻译 英语谚语:Run (or Hold) with the hare and hunt (or run) with the hounds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Ru or Hold with the hare a d hu t or ru with the hou d 中文翻译是什么? 英语谚语:Ru or Hold with the hare a
- 下一篇
王翰有多少首诗 王翰《春女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翰《春女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女行原文: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忽闻黄鸟鸣且悲,镜边含笑着春衣。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落花一度无再春,人生作乐须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