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班级: 姓名: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等级
【基础点击】
一、下列户主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告诫(jiè) 粘补(nián) 罕见(hān) 枉费(wǎng)
B.霍金(huò) 萎缩(wěi) 屏幕(píng) 叩击(kòu)
C.花蒂(dì) 骚塞(zāo) 吴缅(miǎn) 巨匠(jiàng)
D.驯养(xùn) 抽屉(tì) 帐篷(pèng) 鹦鹉(yǐng)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nán kān pàn nì quán héng gān rǎo
( ) ( ) ( ) ( )
jiāoshuǐ chù jiāo chǒu lòu zhuàn xiě
( ) ( ) ( ) ( )
三、错字门诊。(圈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8分)
脱赢而出( ) 爱不是手( ) 大名顶顶( ) 鸦鹊无声( )
踹踹不安( ) 嗷嗷待捕( ) 顶礼莫拜( ) 龇牙裂嘴( )
四、词语巧搭配。(4分)
一缕
林子
彻底地
生活
一片
松树
顽强地
求索
一棵
露珠
深深地
感动
一颗
阳光
艰难地
变形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一段话。(4分)
在各项体育运动比赛中,中国的体育健儿们打破了一项又一项的世界纪录,让同学们背受鼓舞。同学们响应学校加强体育锻练,积极踊跃地投身到“阳光体育”的训练活动中。
六、收获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 的夏洛蒂三姐妹, 的霍金, 的鲁滨逊,他们的精神令我们敬仰;我们还知道 是修改文章的一种好方法;我们也明白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学校 。(3分)
2.夏洛蒂的《 》,艾米莉的长篇小说《 》和安恩的长篇小说《 》相继出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3分)
3.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 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 。(2分)
4.《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这本书中有一句名言:
。(2分)
七、根据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老师鼓励我说:“好好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
改成转述 (2分)
2. 老师对我们的亲切教诲,我们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 (2分)
3.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2分)
4.由于生活所迫,夏洛蒂必须承担起一部分家庭重任。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分)
5.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缩句: (2分)
八、排列句子顺序,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6分)
( )顿时,锅里便噼里啪啦想个不停。
( )早晨,我穿好衣服,梳洗完毕,开始煎荷包蛋。
( )又过了一会,一只金黄的荷包蛋便煎好了。
( )我连忙拿起一个大鸡蛋,在锅沿上轻轻一碰,两手掰开,把鸡蛋倒进了锅里。
( )过了一会儿,我放了一些盐,用铲子把鸡蛋翻了几个身,荷包蛋基本成形了。
( )我先把煤气灶打开,往锅里倒了一些色拉油。
【阅读在线】
九、快乐阅读。(22分)
(一)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着(zhe zháo zhuó)关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zhe zháo zhuó)弹药袋子,背(bēi bèi)上背(bēi bèi)一个筐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 ),一个( ),一个( )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1.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4分)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3.为什么“我”也要像祖父、父亲一样把这本书代代相传下去?“我”又会在书上给儿子写一句什么话呢?(3分)
(二)在逆境中成长
英国某小镇上,有一对贫穷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家庭条件使他们没有能力抚养这对双生子。于是这对夫妇发出启事,愿意把一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一对年老的百万富翁夫妇,好心地收养了双胞胎中的哥哥,而弟弟则继续留在原来的家中。20年后,哥哥(沦落 流落)为街头的流浪汉,而弟弟却进了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深造。原来在这20年中,这对双胞胎兄弟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哥哥进入富裕的家庭后,过着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被花花世界冲昏了头脑,不思上进。最终,愤怒的富翁老夫妇没有把遗产留给他,而他又毫无谋生技能,所以只能流浪街头。弟弟始终过着(贫穷 清苦)的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读书的权利都不能得到完全(保障 保证),但在父母的激励下,他成功地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卢梭曾说过:“一只雄鹰在练习飞行时,总是随风而飞,如果遇到危险就转过头来逆风而飞,反而飞得更高。”你知道种子吗?即使落在瓦砾中、悬崖上,它也不(悲观 悲伤)和气馁,照样生根发芽。科学家研究发现,种子在发芽时,竟可以承受超越自身几十倍的压力。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一切生物都是有灵气的,在逆境中前进是生物进化本能的反应,其他的生物都能如此,我们又为何不能做到呢?
1.联系上下文,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2分)
2.文中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证明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请简要概括这三个事例。(6分)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3.20年后,哥哥变成街头的流浪汉,如果你是他的弟弟,你将怎样来劝告他呢?
(4分)
【习作乐园】
十、习作百花岛。(30分)
挫折是一种财富,你在学习、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挫折吧,请你把那一次经历写下来吧。要写清楚你是怎么去面对挫折的。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卷第三单元
2、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 (10分)
diāo nàn shuǎnɡ kuài chèn shì xiōnɡ yǒnɡ zhòu yǔ
( )( )( )( )( )
ɡāo liɑnɡ mò shēnɡ hónɡ zǎo zhuānɡ jiɑ zhēnɡ zhá
( )( )( )( )( )
3、用线条把下列词语正确地搭配起来。(8分)
开凿 眼界 改善 自然
开演 思想 改革 体制
开通 隧道 改进 工作
开阔 节目 改造 生活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内。(4分)
⑴人们常说的“东北三宝”是 ( )
A、人参 B、鹿茸 C、乌拉草 D、貂皮
⑵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兵正在认真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
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买本新书吧!”
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学生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
⑶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⑷“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⑴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
⑵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 搏击着,
搏击着, 搏击着。它 , ,
。
⑶国粹京剧是大众 的曲艺形式,人物分为 四种。锣鼓敲响,他们一个个 ,在台上 ,唱得 ,演得 。
6、理顺句子。(6分)
( )虹听见了就骄傲起来,连太阳都看不起了。
( )虹不相信,还是很骄傲。
( )人们都称赞虹很美丽。
( )白云对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你了。”
( )一会儿,白云遮住太阳,虹就不见了。
( )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一道彩虹。
二、阅读美苑。(11+14=25分)
(一)《牛郎织女》片断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 蓑)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bāo bō)下来留着,碰到紧要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音。(2分)
(2)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 (2分)
(3)读了这一段话,你会联想到文中的哪些情景?
(2分)
(4)《牛郎织女》、 、 和 ,被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3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三单元试卷
百分数单元检测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
1、0.6=( )% 2.08=( )% =( )%
12.5%=( )(填小数) 0.2=( )(填分数) ≈( )%
2、某班男生是女生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3、12是15的( )% 15比12多( )%
4、种200棵树苗,死了6棵,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5、某工厂今年实际全年产值比原计划超额18%,实际完成计划的( )%;今年原计划完成200万元,今年实际产值( ) 万元。
6、一件衣服,打九折后便宜了45元,这件衣服原价( )元。
7、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10%,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 ).
8、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 )%
9幸福小区电话普及率是80%,经调查,有28户未安装电话,幸福小区共( )户
10、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2.25%,到期可得到利息( )元。
二、判断
1、百分数化成分数后都是真分数。 ( )
2、用100千克小麦磨出85千克面粉,这批小麦的出粉率为85%千克。 ( )
3、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5%。 ( )
4、 米可以写成37%米。 ( )
5、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 )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把15千克食盐溶解到100克水里,盐水的含盐率为( )
A、15% B、约13.3% C、约16.7%
2、一种产品现价35元,比原价降低了5元,求降低了百分之几的正确列式是( )
A、5÷35 B、5÷(35+5) C、5÷(35-5)
3、 千克相当于 千克的( )
A、1 倍 B、 C、 千克
4、有500台电话机,卖掉20%,再增加20%,这时电话机有( )
A、480台 B、500台 C、520台
一、计算。(每小题3分,第4题8分,要求写出过程)
1、1.25×17.6+36.1÷0.8+2.63×12.5 2、7.5×2.3+1.9×2.5
3、1999+999×999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每题2分,计8分)
(1) ×( ÷ - )= (2)[( ×9-2)× -16]÷ =20
(3)( - )÷(1+ )=1 (4) + = ×(1- × )
5、 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六(1)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8:7。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4)全班有45人,男生有( )人。
2、甲数和乙数的比7:3,乙数和丙数的比是6:5,丙数是甲数的 ,甲数和丙数的比是( ):( )。
3、0.08的倒数是( ),2.25的倒数是( )。
4、一根铁丝长3米,剪去 后还剩( )米;一根铁丝长3米,剪去 米后还剩( )米。
5、甲、乙二人合做一件工作,甲做的部分占乙的 ,乙做的占全部工作的 。
6、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形,( )的面积大。
7、( )÷40=15:( )= =0.625=( )%
8、把0.38、 、37%、0.37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9、4米是5米的( )%,5米比4米多( )%,4米比5米少( )%
10、用一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剪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占这张纸面积的( )%
三、图形计算(共17分)
1、下图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怎样算最简便?(5分)
2、电视塔的圆形塔底半径为15米,现在要在它的周围种上5米宽的环形草坪。(如图)(6分)
(1)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
(2)如果每平方米的草坪需500元,那么植这块草坪至少需要多少钱?
3、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6分)
四、应用题(每小题6分,计30分)
1、球从高处自由下落,每次接触地面后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下落高度的 。如果球从25米高处落下,那么第三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2、在一块20公顷的土地上,用它的 种小麦,其余的种大豆和玉米,种大豆和玉米的公顷数比是3:5。种大豆和玉米各多少公顷?
3、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教师那是去领碗。教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个人一个汤碗。”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多少人领碗?
4、某校五、六年级共有学生200人。“六一”儿童节五年级有11人,六年级有25%的同学去市里参加庆祝活动,这时两个年级余下的人数相等。求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5、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路的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 ,两天共修路135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
táo cí wū jǐ kāi tuò nú yì kāng kǎi
( 陶瓷 ) ( 屋脊 ) ( 开拓 ) ( 奴役 ) ( 慷慨 )
diān bǒ cān guǎn ǎi xiǎo róng qià xǐ shù
( 颠簸 ) ( 参观 ) ( 矮小 ) ( 融洽 ) ( 洗漱 )
Tán qiān qiū, tā yòng zì jǐ de bǎo guì shēng mìng quán shì le ài yǔ zé
谭千秋,他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于责任的师德灵魂
rèn de shī dé líng hún.
二、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0.5′×8=4′
A: 载歌载舞(zài zǎi)第一 犁耙(pá bà)第二
负荆请罪(jīng jīn)第二 着想 (zhuó zháo)第二
B:(1)这道菜很地道[ dì dao dì dào],不愧出自特级厨师之手。第一
(2)在战争期间,河北人民发明了地道[dì dao dì dào ]战的战术,大大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第二
(3)“老子[lǎo zǐ lǎo zi]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所以你将其读成老子[lǎo zǐ lǎo zi]是不对的。”张林对小红说。1、(第一个)2、(第二个)
第二部分:积累运用(51′)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0.5′×8=4′
( 负 )隅顽抗——依靠 悲愤欲(绝 )——死亡
与世长(辞 )——告别 风帆( 蔽 )空——遮盖
四、按要求填写词语。1′×11=11′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银(装 )素裹 浓(妆 )淡抹 街头( 巷 )尾 井然有( 序 )
( 唇 )枪舌剑 天经地(意 ) 弥( 留 )之际 天( 工 )巧夺
2、照样子写词语。
载歌载舞 百发百中 人山人海 忧国忧民 五、按要求写句子。10′
1、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3=3′
(1)( 只要 )大家齐心协力,这次比赛( 就 )能取得胜利。
(2)( 因为 )这绚丽灿烂的秋色,(不仅 )代表着成熟和美好,( 而且 )意味着收获和欢乐,( 所以 )我特别喜欢它。
2、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比喻句或拟人句。2′×2=4′
(1)你瞧,那一棵棵雪松多像一个坚守岗位的哨兵 .(2)河里的小鱼 游来游去向我们招手表示欢迎 。
。
八、阅读《汉字与中国心》,完成练习。14′
汉字与中国心
4、文章中提及的“九州”指 国家、天下 ,“知己”又指 知心朋友 。2′
5、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词的后半句: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_路上行人欲断魂_。 劝君更尽一杯酒,_西出阳光无故人_。
6、请你设计一条推广汉字的宣传用语。2’
学会一种文字,你就可以与13亿人交流,这就是汉字!
别的想不起来了。应该是课文内容填空吧!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上册)
一、舞台一:考验基本功
1、词语传真。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
bì( )益 真dì( ) 穿suō( ) 跌dàng( )
广mào( )蓦( )地 猝( )然 霎( )眼
帷( )幕
2、生活感悟。从语境的恰当和语意的连贯来看,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 )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 ----,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 ----,我便-------。我提醒自己,不要望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 ----。
①所要到的地方 ②能应付一切
③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④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3、名人评价。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
A. 曹操、曹丕、曹植 B. 班彪、班固、班超
C. 苏洵、苏轼、苏辙 D. 杜甫、杜牧、杜荀鹤
4. 名著链接。“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封神演义》D.《三国演义》
5.以下对联写的人物依次是: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方苑第一家。
③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司马迁 辛弃疾 曹植 杜甫 B.司马光 李白 杜甫 杜甫
C.司马迁 李白 李白 蒲松龄 D.司马光 辛弃疾 李白 蒲松龄
6.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3分)
例:一棵树,是一艘大地的船。大地的船,为春风升起绿帆。
仿句: 。
7. 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2分)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
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2分)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9.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请举出给社会发展以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两例,富有哲理的诗句两句。(不同作者)
10、据报道,上海市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试行)》中,将原守则里的“生活要简朴”、“为人要谦虚”等词语删除了,对此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说说自己的看法。
感觉还不错吧!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心。
二、舞台二:运用独特舞姿征服一切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答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田中有株 ②兔走触株 ③折颈而死 ④因释其耒 ⑤冀复得兔为宋国笑 ⑥以先王之政 ⑦治当世之民 ⑧今欲以先王之政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作者从------的故事说到了国家的治理,指出了------的重要性,请结合你学习生活的实际,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朋 友
巴金
⑴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
⑵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在朋友们的面前我只感到cánkuì。他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有方法可以报答他们。”这并不是谦逊的客气话,这是真的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了那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他再见。但是他所给我的那一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在颤动。
⑶我的生命大概不会是久长的罢。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盖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明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家庭所给我的阴影扫除掉的也正是它。
⑷世间有不少的人为了家庭弃绝朋友,至少也会在家庭和朋友之间划一个界限,把家庭看得比朋友重过许多倍。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⑸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动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这个信条在我实在是不能够了解的。对于我,要是没有朋友,我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的东西,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我也会讨一个老婆,生几个小孩,整日价做着发财的梦,抛弃了事业mèi了良心去做一个现社会制度的忠实的拥护者罢。
⑹然而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够给的东西。他们的友爱,他们的鼓励,几次把我从深渊的边沿wǎn救回来。他们对于我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
⑺我的生活曾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都分给了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与,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的身上。对于我,他们是太大量了。
⑻这一次我走了许多新的地方,看见了许多新的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着看,忙着听,忙着说,忙着走。但是我不曾感受到一点困难,朋友们给我预备好了一切,使或不会缺乏什么。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我就像回到了我的在上海的被日军毁掉的旧居。而那许多真zhì的笑脸是在上海所不常看见的了。
⑼每一个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困苦简单,也要慷慨地分一些东西给我,虽然明明知道我不能够给他一点报答。有些朋友,甚至他们的名字我以前还不知道,他们却也关心到我的健康,处处打听我的病况,直到他们看见了我的被日光晒黑的脸和手膀,他们才放心地微笑了。这种情形确实值得人流泪哟。
⑽有人相信我不写文章就不能够生活。两个月以前的一个同情我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广州《民国日报》的副刊,说了许多关于我的生活的话。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这是不确实的。这次旅行就给我证明出来,即使我不写一个字,朋友们也不肯让我冻馁。世间还有许多大量的人,他们并不把自己个人和家庭看得异常重要,超过了一切的。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下去。
⑾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将怎样报答他们呢?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
⑿近来我偶尔读朋友的书,看见了这样的话“消费乃是生命的一个条件……世间有一种不能与生存分开的消费,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内部地干枯起来。他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
⒀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
⒁一个朋友说过:“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⒂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来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发散出来,我属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来给这人间一点温暖。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谦逊( ) ②颤( )动
③冻馁( ) ④施与( )
2.给文中拼音处填上适当的汉字。
① cánkuì( ) ② mèi( )了良心
③ wán( )救 ④ 真zhì( )
3.文中第⑶段,把“友情”比作“明灯”,“明灯”的作用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⑺段中,加点的词“它们”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⑸段中写到:“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第⑽段中“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下去”一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⑾段中作者说“朋友们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然而“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这是怎样一种友情,表现了朋友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本文谈谈对“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一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来做一块木柴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此文,结合自己的认识,用一组排比句描述你对“朋友”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然而巴金的朋友“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又不需要报答。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人生观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点一盏灯
刘墉
今夜,我为你点亮门灯,因为实在太晚了!我知道那盏小小的灯,不可能照亮你漆黑的路,但是我不由得将它点亮,告诉你在家中有着许多悬念的心。是的!那是许多悬念的心,大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电视、聊天,但是每个人的耳朵都在门外,每一双眼睛都情不自禁地向门口瞟。
直到你的脚步声,在前门石阶上出现,那许多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你说打电话时家里正占线,因为歌剧团等着你伴奏,所以没再拨;练完则急着赶车,心想不久就能到家,便也省了。这番话听来似乎有道理,问题是,你有没有想到亲人悬念,可不是只悬念一下,就不再悬念了?那是一直地念,且愈念愈焦,愈悬愈高的?这许多颗心,竟不值得你多拨几次电话吗?
其实我不应该苛责你,因为那是许多年轻人都犯的毛病,他们只顾自己玩,很少想到以父母的心来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是父母,当然没有所谓的“己所不欲”,也便难免将这些牵挂痛苦施之于父母了。
记得我在你的年岁,每次读到《孝经》或《论语》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都心想孔子说得有点过分,父母是父母,子女是子女,大家是独立的个体,也当然有自主权。但是今天,再看到这两句话,感觉就不同,我坚信:当孔子说的时候,他一定已经有了孩子,因为只有自己经历到看见子女受伤的痛苦,以及对出门在外的孩子的悬念之后,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子女爱父母,似乎总不如父母爱子女的多呢?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牺牲与奉献,远不及父母所给予的。你应当记得我在《点一盏心灯》那本书里讲的故事。
一个原本对邻人漠不理睬的主妇,偶然听见邻居孩子的哭声,又见一股浓烟从邻人的屋里冒出来。当她冲进去将孩子抱起时,原本不怎么大的火势突然扩大了,使她几乎陷身火窟,从此,她居然对那救出的孩子特别关心。而当人问她原因时,她说:“因为我差点为这孩子送了命!”
说实在的,如果她事先知道火势会突然变大,恐怕不敢进去救孩子。但是她既然冒了生命的危险,作出那样的牺牲,也就会增加对那孩子的爱同样的道理,哪个父母不是对子女做了万般的牺牲与奉献?而子女有几个在青少年时,就大大地回馈父母?当然,那奉献愈多的人,愈会付出爱!
所以,这世上不是被爱得愈多的人,愈懂得回报爱。反而爱得愈多的人,愈会加深地去爱!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来自前人的爱有多么伟大。所以,今夜我点亮了门灯。希望当你在漆黑的夜色和寒冷的北风中归来时,能远远看见家门前一盏灯。你敢说当你看到这晕黄的灯光时,没有一股温馨从心底升起吗?
我相信,当有一天你独自生活,踏过今夜这样的路,走到自己漆黑的阶前时,必然会怀念我的这一盏灯。而后你结婚,寒夜归来,看见门灯正亮,便在心里高兴地说:看!我的妻子为我点了灯,她在等我呢!
而后,你有了孩子,大到可以深夜未归,你更会为他点上门前的灯!
于是,你终于深深地体验到:每盏门灯后,都有一颗,甚至许多颗悬念的心!
1.既然“我知道那盏小小的灯,不可能照亮你漆黑的路”为什么还要“不由的将它点亮”呢?
2.“许多悬念的心”在悬念什么?哪一句话最能表现“许多颗悬念的心”?
3.作者在本文中讲述《点一盏心灯》里的故事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4.文中哪段话道出了父母爱子女多,子女爱父母少的现状?
5.怎样理解“走到自己漆黑的阶前时,必然会怀念我的这一盏灯”?
6.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谈一谈读完本文的感受。
(四)寄小读者
冰心
①小朋友!当你遇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容她爱你?
②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的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③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择试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笼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④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变更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纵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⑤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作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_______a,鸟儿b________,走兽c_________,到它的洞穴。
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为万物毁灭而变更!
(6)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⑦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上的两根丝发,也不能一般长短。然而——请小朋友们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密来推测;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你,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小朋友!我敢说,也敢相信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敢来驳我这句话。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党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1.第①段划横线的“有一个人”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入第③段_____中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等勇敢,何等伟大!
B.何等刚强,何等无余地!
C.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
3.给加点字注音。
屏除_________拂拭__________麾开_________蒙罩_________
4.第③段中,母亲爱女儿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写万物毁灭那可怕的情景,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有三个比喻句,请你找出来。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入第⑤段a,b,C处不恰当的词语是( )
A.旋转回窝藏
B.飞转归巢跑
C.飞舞归巢躲
D.打转回家躲
8.第(7)段,与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无关的一项是( )
A.母爱的伟大是共同的
B.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感情
C.母亲的爱是无法估量的
D.我们应来回报母亲无私的爱
回头看看,有的地方是不是再来斟酌一下。你的优秀品质在这儿得到了充分展示,还满意吧!
四、作文(阅读材料后按要求作文)
材料:
在非洲大陆,动物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 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舌蝇从不叮咬斑马就因为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对舌蝇而言,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使它冒有更多被狮子吃掉的风险,当然,它也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扰。正如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的更蓝。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这便是人生。
要求:
读罢上述材料,请以“选择”为话题,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
:wenda.tianya./wenda/thread?tid=6c548115f120a587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复习题可以吗,我们小学用过的: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这是 (谁)写的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诚关怀和亲切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2、巴金,原名李尧堂,又名李芾甘,他的代表作有《 》《 》《 》(激流三部曲),《 》《 》《 》(爱情三部曲)等。
3、书信的格式包括五个部分: 、 、 、 、 。
4、我_____,我_____,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_____而不在于______。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_____,重新_____,让我的生命_________。人活着不是为了______,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___________。
19、钱学森
1、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_________,随后到_____留学,师从____________
___。他的愿望是:早日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为祖国建设服务。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_____________。他站在甲板上深情地______着远方,想到前方就是自己__________的祖国,心潮澎湃。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第 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在开头是一种 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
20、詹天佑
1、詹天佑是我国_____的_____工程师。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
困难有:一是人为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环境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采用了___________;
而八达岭隧道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采用了_______________。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 。
2、詹天佑不怕_____,也不怕_____。毅然_________。马上开始__________。
哪里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都要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詹天佑经常_______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___________,不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3、课文围绕 这一中心句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突出詹天佑是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
4、“……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中的“争夺”是指争相夺取。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铁路的修筑权。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这句中的“争持”指争论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说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们的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
21、鞋匠的儿子
1、当林肯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有一个______的议员站起来______他,但
在听了林肯真诚幽默的讲话后,所有的嘲笑声___________________……参议员们的态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因为他再三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肯所说的“房子”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反对国家分裂”就是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3、课文以参议员的态度为线索:尴尬—羞辱—大笑—静默—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宽容、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才有如此大的变化。
4、“一个裂开的房子是 ,我不希望 ”,“我所希望的是它 ,它应该成为一个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 (朝代) 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
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朝代) 家 的作品,这首诗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题目中“_______”,它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渠: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 为:因为。
绝: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23、学与问
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________,是通向成功之门的__________。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 和 结合起来。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_____________。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______,宇宙的奥秘将任你_____,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______。
2、《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个中心论点,列举了 和 的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 写的《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
24、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应该这样读报:
。读报还要 ,还要注意的是:
。
2、忠实的读者因经常读报,不仅 ,而且 , ,有的人因此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毫无疑问,报纸是千百万人终身的
因为忘记了第7单元从哪里开始……就多找了一些……不要在意。这是我们小学用过的,选我的哦~~~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作文
笑对人生
仰望夜空,星光璀璨,那若明若暗的星星使夜空更加迷人。生活也是如此,
经历过痛苦与幸福,在无数个高潮低潮后,生活才变得更加有意义。
有人说:有些人与生俱来的,正是有的人毕生追求的。可我要说:有些人
到最后失去了与生俱来的,有的人却得到了毕生追求的。一个人的出生环境是
无法选择的,奢侈与贫穷,都得接受。但这并不代表永远,你有权力改变你的
生活。惟一的条件――你要乐观地面对现实。在我们周围,有形形色色的人。
有的人依仗家里有钱有地位,就瞧不起生活贫困的人,说一些侮辱,嘲讽的话。
自卑的人听了,极度悲伤,或许只会向父母发泄,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是父母无能。从此,他永远生活在阴影中,归生活失去信心,最终碌碌无为过
一生。乐观的人听了,会用微笑面对,这微笑如一把利剑直刺他们的心,他决
心要改变生活。从此,他更加努力,对生活充满信心。当有一天,他再次面对
那些纨绔子弟的时候,他依然会微笑地说:你们有的,我也可以!
漫漫人生路,难免崎岖与坎坷。跌倒了,不可怕。怕的是,摔倒后就不再
爬起。他都不去试一下,就确定自己不可能再成功。生活的弱者,终将被成功
拒之门外。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就像一场激烈的冒险游戏。它给你设
下一个个埋伏,同样的困难,不同的结果。全在主观的心,不在主观的事。幸
福与快乐是对你成功的嘉奖;痛苦与颓废是对你懦弱的煎熬。她并没有完全否
定你,对你依然存有希望,只要你能经受住折磨,一乐观的平常心对待,你也
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那些自卑,懦弱的朋友,胎气头,掂起脚尖去触摸生活的温暖阳光吧!生
活没有放弃你们,你们又有什么理由逃避呢?那就微笑地对天空呼喊:我能行!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诸侯 鸥鹭 禀报
夸奖 悠闲 咒语
隐瞒 蛤蟆 螳螂捕蝉
二、写出含有下列意思的词语。
1.笑:讥笑 傻笑 微笑 大笑
2.看:眺望 瞻仰 俯视 瞧一瞧
3.想:思考 考虑 思索 沉思
三、下列三部古典名著你读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各写出一个你熟悉的故事,并写出他们的作者。
例:《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吴承恩 )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 (罗贯中)
四、按要求写成语。
1.兴高采烈 欢呼雀跃 喜形于色 眉花眼笑
2.英勇无畏 英勇就义 临危不惧 义无反顾
3.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挨肩擦背 挥汗成雨
4.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色撩人 桃红柳绿 万紫千红
五、按要求排列顺序,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1. 53241
2. 15423
六、默写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因为所以
2.惊奇 不解
3.闻到牛奶的味道,往阳台爬去;
看到蛇爬出去了;
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
4.(1)我脚上盘着一条眼镜蛇,你不要声张,端一碗热牛奶到阳台上,看到眼镜蛇爬出去以后就立刻关门。
(2)“仍然”是依然、仍旧的意思。这说明女主人非常镇定,她仍然有说有笑是因为她不想惊动客人们。看出女主人遇事不慌乱、沉着冷静的品质。
(3)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慌乱,一定要镇定、冷静,这样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作文
因为有了我
我们家每个人对我的存在都有着不同的见解。爸爸觉得因为有了我,家里多了一份责任;妈妈觉得因为有了我,家里多了一份幸福;而我觉得,自己给家庭带来的是快乐。
某一天,我发现了电脑里的“高度机密”——一份从来没有看过的录像。我好奇地点开了它,出现了一家人一起吃饭的画面。镜头前的小孩(看上去不超3岁)神情兴奋又激动,显然是在等待美味的大餐。我想:“就一个吃饭的场面也值得拍下来?”
这时,服务生上菜了,有一碟是辣牛耳朵之类的东西,被摆在离小孩最远的地方。他的妈妈夹了好多菜给他,但就是没碰过辣牛耳朵。小孩很不爽,看见大人们都夹牛耳朵吃,没过多久就闹起来了:“这不公平,为什么你们大家都吃那个,偏不让我吃?”他妈妈告诫他,那会烫舌头的,但小孩倔强得很,满脸不服气,跳上桌子抓起一片牛耳朵就扔嘴里嚼,还得意地望着周围惊讶的大人们,仿佛在说:“我不用你们帮忙也能吃到这个!”
渐渐地,他发现嘴巴有点不对劲,他望了望周围,不敢吐出来,怕是因为要面子吧。他的神情由得意变到难以忍受,瞪大眼睛,皱起眉头,样子十分痛苦。突然,他控制不住辛辣的味道,“哇”地大叫起来,这可把一桌人笑得前仰后合,小孩更是有“想钻进地洞”的羞愧。
这时,妈妈走进来,说:“你在看这个啊?”“对呀,那个小孩脾气真臭,动不动就闹。”我一边笑一边说。“你呀,还是那么笨,你自己也看不出来,哈哈!”
“因为有了你这个整天搞事的小坏蛋,才给我添加了那么多欢乐,虽然有点取笑的成分,但这很好玩啊。”妈妈后来说。
“别再说我的糗事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