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古代的黄金怎么来的 古代黄金价值,古时的黄金与现在的黄金,谁更有价值?

火烧 2022-07-08 17:09:36 1073
古代黄金价值,古时的黄金与现在的黄金,谁更有价值? 古时的黄金与现在的黄金,谁更有价值?其实古代的金和现在的黄金有着十分大的差别,在汉代以前的金指的是黄铜,根本就不是黄金,所以在电视里边那些皇帝赏赐大

古代黄金价值,古时的黄金与现在的黄金,谁更有价值?  

古时的黄金与现在的黄金,谁更有价值?

其实古代的金和现在的黄金有着十分大的差别,在汉代以前的金指的是黄铜,根本就不是黄金,所以在电视里边那些皇帝赏赐大臣一次就赏赐几万金的,估计这里的金指的就是黄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子,黄铜的价值能比得上黄金吗。

就算是后来在汉代以后金是指的黄金,但是古代的黄金哪有现在的黄金纯度高,而黄金作为历朝历代的通用货币它本身的价值应该是变化不大的。但是我觉得现代的黄金由于我们的提炼技术更加的先进,所以比古代的黄金纯度要高上许多,黄金的纯度高了价值自然也会更高。像即使是现在市面上很多黄金和银的纯度其实都不高。里面混杂着很多的残次品。所以大家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在古代黄金的相对价值要比现代更高,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由于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黄金的开采量比较小,提炼技术也不是那么的先进,黄金的提取就比较难,这样一来古代黄金的数量比现代要少,而物以稀为贵,如果说当前世界上的黄金对应当前世界上的一些物品的话,在古代更少量的黄金就对应着更加贫乏的物资,在现代大量的黄金对应着现代丰富的物质世界。

这样一来就有一种怎么说都说不清楚的感觉了。但是整体算下来在古代黄金的相对价值应该是会更高的。举个例子就非常明显了,在现代平常人家的百姓都是可以买到黄金的但是在古代这样的平民家庭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黄金。

但是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情况,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黄金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要笼统的比较现代和古代黄金的价值谁更高,这还真说不准。

古代,清朝为例子,一两黄金能兑换多少银子?

古代,清朝为例子,通常情况下,一两黄金需要十两银子才能兑换,一两黄金也就是50克的重量,十两银子则是500克的重量,但是还要看银子的具体成色,成色如果低的话,数量就不止十两,有时候可以兑换十二两白银,但是其品质肯定要打折扣的。

长期来看,黄金相对其他金属的贵重程度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上升趋势。西汉时,一两黄金的价值或者购买力只是一两白银的三倍,到了唐朝就变成十五倍,而在今天,这个比率是四十倍以上。

扩展资料:

我国古代金银产量较少,只能起部分货币职能作用。在古代金银比价大部分时间一直是比较稳定,维持在1:5左右,至宋初为一比六点五二。

但是随着欧洲人在新大陆上发现储量丰富的银矿,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银价暴跌。明中期为一比七到八,明末为一比十左右,清乾隆时为一比十四左右,到19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银元也是十九世纪北京的常见货币,满清政府铸造银元较晚,当时中国的银元主要靠“进口”。

参考资料: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凤凰网

古代的一两黄金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我们只讨论一两黄金。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黄金到底值多少钱”的问题。

目前黄金的价格大约(人民币)为:355元/克。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然而黄金的比重较小,一两黄金估计有55克左右。

所以最终不难算出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17750元

为什么古代世界各地都用黄金

1.从使用上来说,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相比贝壳,兽骨,石头,不易磨损,不易变质,适合长时间保留。

2.从珍稀程度上来说,黄金数量稀少,自古以来不管哪个国家的人,越是稀少的东西都越贵重,也是更多人向往,并热切想据为己有的东西。相比之下,贝壳,骨头等人类早期货币就显得太普通了。 3.早期人类还都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这种方式只适合小规模交易,但是人类不断发展,贸易量越来越多了,价值低或者体积大,携带不便的东西作为货币的话就太方便了,以古时候的科技水平,估计就只能找到像黄金这样贵重的东西了。 4.黄金闪亮的颜色,加上可塑性强,除了可以作为货币,也是有很强的装饰作用的,可以做成各种各样漂亮的装饰品。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有那种装饰自己,对新奇事物好奇的本能。 5.可能真的没有更多的原因了,只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尝试使用新东西,最后不断淘汰和选择,才留下了黄金。

在古代的黄金,银子,文钱之间是怎么换算的?

1、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一两是10钱,一钱是0.1两。

一锭银子:

锭其实就是量词,就是一块银子。锭是用在元宝上的,只有说一锭元宝。而明清代的元宝都是固定重量,大约分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等。

2、大概比率是这样的:

1.一贯钱

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而各朝兑换起来不尽相同。

2.一两白银

一两白银通常相当于1000-1500文。

3.一两黄金

而一两黄金兑换白银则在8-20两不等。

中国古代的黄金怎么来的 古代黄金价值,古时的黄金与现在的黄金,谁更有价值?

扩展资料:

1、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2、根据现今有位历史学家所作《大中国》中所述“一千文钱可兑换一俩银子,10俩银子可兑换1俩金子”。

所谓的碎银指钱币单位较小的银子,如同现在的“零花钱”之说,在古代一般指在10俩以下的银子。“

文印”应写作“纹银”,银子在古代根据质量不同也分为不同的称谓,所谓的纹银指质量最好的一种,含银成份最高(古代的银子并不是百分百的纯银),钱币价格方面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银子,在古代除了按重量计算银子的价格高低,还要根据质量的不同计算价格的高低。

在古代消费,中国人主要使用铜钱,宋代以后随着纸钞的出现,购买大批货物,一般要使用叫“交子”这种纸钞,当时的“交子”不同于现在的纸币,很大程度上是“存折”的一种,在古代很少使用银子,一般只有钱人家才使用比较多。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4、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

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5、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块半人民币;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25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5分人民币;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5角人民币;清朝约一两银子相当于2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人民币。

6、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货币

古代的一千两黄金,现在到底值多少钱

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兑换率也就不一样。

现在比较多的是以大米为衡量单位,尝试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一千两就是660800元;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一千两即4130000元;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一千两即2065000元;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千两即924000-1848000元。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为什么黄金在古代会成为珍贵的东西?

在古代,那时候已有金矿,但是矿会在地底下的深处,以以前的挖掘工具挖掘到黄金的几率很小,而且那时能挖掘出黄金固定的地点全中国只有几处,所以,黄金在古代是很稀有的。但是 ,随着朝代的变迁,黄金的价值也变得越来越低了,所以,到了现在,黄金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40公斤黄金在宋朝时候的价值多少

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

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 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 小说《水浒传》中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 与现代货币进行等价换算可以使用黄金基准,白银基准和米价基准。 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和纯度价值肯定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做为参照体系是不合理的。 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做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做为基准比较合理。此外,虽然现代的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大约已经有13亿多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应该很重要的基准。 古代计算单位一般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以米价基准计算: 宋代1市斤是640克。 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如果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 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那么可以估算一两黄金等于1480元人民币左右。 黄金(5)更有(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