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始皇秘不发丧 洪秀全死后秘不发丧?将自己埋于天王殿下,清军挖尸时出现异象

火烧 2022-08-30 16:27:06 1061
洪秀全死后秘不发丧?将自己埋于天王殿下,清军挖尸时出现异象 历来有暴君便有起义,然而起义听起来是壮志踌躇,但是实际上却是一失败便万劫不复的差事。因此,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起义的英雄本色,却未曾了解过起义失

洪秀全死后秘不发丧?将自己埋于天王殿下,清军挖尸时出现异象  

历来有暴君便有起义,然而起义听起来是壮志踌躇,但是实际上却是一失败便万劫不复的差事。因此,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起义的英雄本色,却未曾了解过起义失败后的悲惨结局,洪秀全的经历,便是向世人们诉说了,即便是规模再宏大的起义,一旦失败也是烟消雾散般的凄凉。

在起义过程中,洪秀全突然去世,然而其内部却密不发丧,据说他当时让人将他自己深埋于天王殿下,而等到湘军攻破义军时,他的尸首被重新挖出,当时竟然还出现了奇怪的异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先简要的介绍一下洪秀全及其作为。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建立者,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于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在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洪秀全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并且吸取了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并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他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当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时,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他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期间历时长达十四年,其势力发展到了十八省,并先后攻占了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的反动势力都造成了沉重打击,更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太平天国革命,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巅峰,是与洪秀全的做出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

然而,即便是如此轰轰烈烈的起义,最后也没有能够取得成功。

当各地太平军节节败退的消息传来时,洪秀全却是愈加颓废消沉。而当形势急转直下时,身边的李秀成则是一再劝他率众突围以及“让城别走”时,洪秀全却是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对李秀成训斥道: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做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不用尔理,尔欲出京,任由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

然而,在之后不久,洪秀全便在天王殿中去世了,而对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记载。其中,比较让人信服的是服毒而死。然而,其部下为了不动摇军心,因此让其所以知情的人保守秘密,密不发丧。

秦始皇秘不发丧 洪秀全死后秘不发丧?将自己埋于天王殿下,清军挖尸时出现异象

据《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二》记载: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群酋用上帝教殓法,绣缎裹尸,无棺椁,瘗伪宫内,秘不发丧。其子年十六,袭伪位。秀全生时即号其子为幼主,或曰本名天贵福。其刻印称洪福,旁列“真王”二文,误合为“瑱”,其称洪福瑱以此。然谛观印文,实“真主”二小字,非真王也。

然而,就算了洪秀全在起义失败之前便已经死去,却也仍然要承受起义失败的苦果。

据李秀成所写的《李秀成自述》记载称:“有伪宫婢者,系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

在湘军攻破义军之后,他们根据宫女的线索,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便派人从天王殿中挖出了洪秀全的尸体。只见到洪秀全全身包裹着黄缎绣龙袍,其头顶全秃了,但还留着几根泛白的胡须,而身体有些地方已经腐烂出了白骨。

曾国藩在日记中这样记述他:“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

而等到刚刚验毕洪秀全的尸首,原本晴空万里的南京城,却突然出现异象,狂风骤起,暴雨袭来,约半时方歇。人们也认为这是洪秀全尸首被挖出的缘故。

而曾国藩知道这事后,当即下命令:“戮尸,举烈火而焚之!”。

于是,湘军那些士兵们,就把洪秀全的尸体先拖出来,然后再用刀剁个粉碎。等到做完这些后,曾国藩还是不觉得解恨,紧接着便又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他命人把刚刚剁碎的碎尸和成肉泥,拌到火药里,装入炮弹,然后,“轰”的一声发射出去!

起义军的首领就这样,随着一声炮响而烟消云散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