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将就木下一句 行将就木
行将就木 【成语名字】行将就木 gt 【汉语拼音】xí g jiā g jiù mù gt 【成语解释】 gt 将要进棺材。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gt 【成语典故】 gt

行将就木
【成语名字】行将就木>【汉语拼音】xíng jiāng jiù mù>【成语解释】> 将要进棺材。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成语典故】>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成语注解】> 1、 季隗:春秋时廧咎如(狄族一支)人,晋公子重耳逃亡狄国时所娶的妻子,生卒年不详。> 2、就木:进入棺材,指死亡。>【成语出处】> 1、宋.朱熹〈与留丞相札子三〉:“今年六十有一,衰病侵凌,行将就木,乃欲变心从俗,以为侥幸俸钱禄米之计,不亦可羞之甚乎!”> 2、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三.霍筠》:“老奴岂不作如是想,第恐行将就木,不克见此荣华耳。”> 3、《痛史.第二五回》:“难得两位义士,不忘先朝,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与圣朝草木,同沾雨露之春足矣,何敢多事!”>【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 使用类别 用在“生命将尽”的表述上。>【行将就木造句】> 1、对方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你就饶了他吧!> 2、他虽然年纪轻,却一天到晚垂头丧气,就像个行将就木的人。> 3、他虽是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之人,但内心却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 4、老人说:“我已行将就木,别无所求,只求你们在我身后好好照顾我的家小。”> 5、老人气得发狠地说:“为了一个理字,我虽是行将就木的人,也要跟你周旋到底!”>【近义词】 日薄西山,风烛残年>【反义词】 如日方中,如日东升,来日方长>【行将就木的】> 晋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因为献公晚年十分宠爱骊姬,想要改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结果太子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在狐偃、赵衰等臣子的掩护下逃亡国外十九年,先后到过狄、卫、齐、曹、宋、郑、楚、秦诸国。他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并且娶季隗为妻,生下伯鯈、叔刘。后来决定离开狄国前往齐国时,他要季隗等他二十五年,如果没有回来就改嫁。季隗则表明说她已经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就是快要进棺材的老太婆了,坚持要等他。后来重耳借助秦穆公的力量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并依言将季隗接回国。后来“行将就木”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年纪已大,寿命将尽。 很赞哦!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