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实行禅让制是谁 戰國時期,燕國為何實行禪讓制?真的被忽悠了嗎?
戰國時期,燕國為何實行禪讓制?真的被忽悠了嗎? 戰國時期,燕國發生了一件令諸侯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燕王噲不顧眾人反對,將位置禪讓給了相國子之,為了使子之能夠順利執政,燕王噲還在背後幫忙,那麼燕國為何
戰國時期,燕國為何實行禪讓制?真的被忽悠了嗎?

戰國時期,燕國發生了一件令諸侯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燕王噲不顧眾人反對,將位置禪讓給了相國子之,為了使子之能夠順利執政,燕王噲還在背後幫忙,那麼燕國為何實行禪讓制?真的被忽悠了嗎?
燕王噲實行禪讓制的原因及影響
①燕王噲為何實行禪讓制
被相國子之算計子之是在燕王噲三年任職為相國,出任相國後,子之就喜歡玩弄權術,大量培植自己的勢力。為了得到更多的權力,子之讓其姻親蘇代去遊說燕王噲。
蘇代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擅長捭闔之道,懂得揣摩人心。蘇代先在燕王噲面前講述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事情,並暗示相國子之就好比管仲,有能力富國強民,稱霸諸侯,建議燕王「舉國而歸之」。
燕王噲在蘇代的說服下已經有了一點心意,但是還沒真的決定實行,於是相國子之又派了鹿毛壽來遊說燕王噲。鹿毛壽勸說燕王噲,不如將國家大位讓給相國子之,相國子之必定不會接受,但是燕王您可以跟堯帝一樣有「讓天下」的美名,德行能夠跟堯帝並行。
燕王噲聽了果然很高興,覺得自己的品行又高大上了,因此就將大位禪讓給了相國子之。燕王之所以會這麼快就禪讓,根源還是因為燕王噲不夠了解臣下的為人,也沒能制衡住臣下,對於大臣的看法都是跟隨別人的評價的,眾人都把相國子之誇上天,燕王噲就認為子之真的是個人才,能夠治理國家,國家禪讓給他可以使燕國更加發展。
相國子之也是了解了燕王噲的這個短處,因此不惜花費大量的金財,與他人暗中勾結,讓眾人稱讚他,恭維他,提高他在燕王噲心中的地位與形象。
燕王噲想富國強民雖說燕王噲被相國子之算計,將位置讓了出去,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差點使燕國亡國,可是燕王噲的出發點還是好,燕王噲的出發點是希望燕國交給子之後能夠富國強民,稱霸諸侯。
燕王噲繼位後,燕國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期,燕王噲迫切希望能夠通過一些變化力求燕國進一步發展,突破局限,蘇代等人也是利用了燕王噲這個心思,才多次強調相國子之的治國才能跟管仲一樣,能夠稱霸諸侯。
另一方面,禪讓說在當時戰國也一度流行,成為一種變法改革的手段,多國諸侯也有這個想法,可是真的實行的卻只有燕王噲,這個可能跟燕國當時內部的思想潮流有一定關係,燕國當時國內很流行禪讓說,不過這個很大幾率是相國子之刻意營造的。
因此可以看出,燕王噲是相信了禪讓是一種變法改革的手段,可以讓燕國突破瓶頸,尋求發展,進而富國強民,才會聽從蘇代他們所建議的,將大位讓給他認為有能力的相國子之。
②燕王噲實行禪讓制的影響
消極影響燕王噲的禪讓行為,對燕國的消極影響是很大的,打破了原來的禮節制度,新舊貴族的矛盾這個時候徹底激發,造成了一段時間的混亂。而齊國就趁著燕國內亂的時候,帶兵進攻燕國,燕國此時混亂不堪,無力抵抗,差點亡國。
積極影響燕王噲禪讓的積極影響,只能說也是有的,就是激發了燕昭王的復仇心理,使得燕昭王大招賢才,振興燕國,意圖打敗齊國,一雪前恥,因此燕國在燕昭王的治理下也慢慢開始強盛了,最終也如願以償進攻了齊國,報了滅國之仇。
燕王是否被忽悠了
燕王噲確實是被忽悠了,但是出發點也是好的,希望能夠通過禪讓,使得燕國進一步發展,復國強民,只不過這個好的出發點被相國子之利用了,謀划了一個陰謀算計燕王噲,燕王噲最終也掉進子之的圈套。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