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下载页面::xkb1./plus/download.php?open=0&aid=44897&cid=3
百度文库搜一下,很多的。其中不少免费的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大全(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班级 姓名 座号 这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简单,试试看,不过,要仔细认真哟。
(一)知识技能一、你会判断吗?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共28题)1.我国领土位于下列温度带中的 ( )①北寒带②热带③北温带南温带A.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2.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西北,东北 B.西南,东南,西北C.东南,东北,西北 D.西北,华北,华南4.北回归线由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我国省区是( )A.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B.台湾、广西、广东、云南C.福建、广西、广东、四川 D.福建、广东、云南、贵州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 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 D. 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6.下列省区中全部属于沿海省区的是 ( )A.辽宁,河北,江西B.江苏,广西,云南C.天津,山东,安微 D.浙江,福建,广东7.夏季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海南岛 B.青藏高原 C.帕米尔高原D. 漠河8.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和民族 ( )A.23、56 B.36、40 C.34、56 D.28、559.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其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部稀疏,西部稠密10.我国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 )A.秦岭一淮河以北 B.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区C.华北平原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11、被称为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东起我国的 ( )A.大连 B.青岛 C.连云港 D.上海12.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它主要分布在 ( )A.东南沿海 B.长江流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东部13.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14.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是 ( )A.徐州 B.郑州 C.西安 D.宝鸡15.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草地 B.林地 C.旱地 D.水田16.我国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氐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17.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指 ( ) A.把长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地区 B.把长江的水调到汉江水系C.把汉江的水调到至西北解决西北内陆的干旱D.把金沙江的水调到华北地区18.我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 A .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19.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一般可以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一熟20.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非富,但90%集中在 ( )A.宜宾至宜昌 B .源头至宜宾 C .宜昌至湖口 D .三峡段2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是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人为原因B. 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水资源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水资源为可再生资源,因此不需节约D.淡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节约用水是区域性问题,而非全球性问题2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同农业部门与所能提供的食物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水稻 B.林业—大米 C.渔业—鸡、鸭 D.畜牧业—棉花23.下列四地区中,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塔里木盆地24.下列各工业基地,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的是 ( )A.沪宁杭 B.珠江三角洲 C.京津唐 D.辽中南25.陇海一兰新线的起止点是 ( )A.兰州-上海 B.连云港-兰州C.连云港-乌鲁木齐D.兰州-乌鲁木齐26.二百吨钢铁从太原到无锡,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水运 B.铁路C.航空 D.公路27.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运输业28.下列属于轻工业产品的是 ( )A.铁轨 B.拖拉机 C.咖啡 D.化肥 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表格中,注意了,不要填错喽! 充分调动你的手、口、眼、脑、勇敢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相信自己、你行!(二)活动天地 二.综合题(你会读图吗?运用你学会的读图技能,解答下列各题。共58分)29.〖读一读〗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35
3025201510501993198319731963(年)1999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文盲、半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到9.16个百分点。同时,在每十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的由1990年的1422人增加到3611人,增长154%;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增长了39%和45%;小学文化程度下降4% 。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是 年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人口的 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在每100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990年的 人增加到 人。(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0.〖想一想〗读下图,写出图中数字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① 海 A② 海峡 ③ 岛 ④ 半岛④A 省,省会 。①B 省的简称是 。 ②B③ 31.〖试一试〗读长江水系图,填注下列内容。(8分) (1)长江注入① 海,图中②为 湖。(2)长江中游是指 到 。(3)③为 水利枢纽,A支流流经 省。B支流所在的简称是 (4)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32.〖填一填〗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回答问题。(10分)(1)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A 、B 、C 、D 。D(2)A与B的分界线接近 mm等降水量线,经过 — 一线CB(3)B与C的分界线接近 mm等降水量线。A(4)A地区是我国主要的 农业区,B地区是主要的 农业区。33.〖挑战自我〗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1)山脉A是 ,其南侧的地形区是 。(2)山脉B是 ,它位于我国第 、 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属于 走向的山脉;(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 ,因为其海拔最高而被称为 ;(4)山脉D的东侧的地形区是 ,(5)E是 山脉, F是 。34.〖生活空间〗读下图,并分析资料回答问题(6分)当今,全球有约60%的地区水资源紧张。北京市年均需水41.2亿吨,而来水量只有18亿吨。这是北京地区每个人面临的严峻现实。(1)北京的水资源现状是 ,人均用水量约为全国人均的 。(2)北京地区严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3)解决北京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① ;② 等。你认为北京地区的每个人能为节水可做的事情有:③ ;④ 等。35.〖反复推敲〗读厦门—武夷山列车简明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262次站名261次21:49厦门06:1923:00-10漳州04:48-5802:10-20漳平01:42-5108:58-24来舟19:33-5010:06-13南平18:42-4811:31-50建欧17:16-2913:50武夷山15:10(1)从厦门到武夷山需花费时间为 ;从漳州到南平需花费的时间为 。(2)从武夷山到南平需乘 次列车;从漳平到建欧需乘 次列车。(3)261次列车始发站是 ;终点站是 。36.〖胜利的曙光〗读下列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分) 早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的汉朝,中国已经有了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口已经众多。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人口众多的一个原因是,中国人从两千年一直就用筷子吃饭工具,而不是像同时期的其他民族,还是用手抓饭吃,因此中国人相对少病,有利于人口的增长。法国这样的西欧先进民族,刀叉进餐方式还是在1670年才被采用,那时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还由于觉得难用而拒绝使用它!(1)这段文字你觉得有道理吗?(1分) (2)说说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2分)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题
姓名 座号 班别 总分
一、 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我国所处的温度带有 ( )
A .北温带 北寒带 B.北温带 热带 C.南温带 热带D.热带 北寒带
2、我国最早迎来一天的地方是 ( )
A .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 C.漠河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3右图是哪个省区的轮廓( )
A.青 B. 陕 C.桂 D .湘
4、台湾海峡的属海是 ( )
A .渤海 B.黄海 C. 东海 D.南海
5、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 新疆 D.西藏
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满 B. 壮 C. 回 D.藏
7、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据第五次人口复查的结果统计,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 C.我国各民族中汉族分布最广,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均有分布 D. 维吾尔族、满族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8、我国管辖的国土面积有 ( )
A. 960万平方千米 B.997万平方千米 C.1000万平方千米 D.1260万平方千米
9、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山是( )
A.大兴安岭 B.祁连山 C.雪峰山 D.太行山
10、北回归线沿线可见的山脉有( )
A. 台湾山脉 横断山脉 B.台湾山脉五指山 C.台湾山脉武夷山D.台湾山脉雪峰山
11、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 )
A .季风区面积广 B.雨热同期 C.地形复杂 D.气候复杂多样
12、我国跨四种干湿地区和四种温带带的省区是( )
A. 陕西 B.甘肃 C.西藏 D.四川
13、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 )
A.青藏高原 B.漠河附近 C.帕米尔高原 D.乌鲁木齐
14、半湿润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 荒漠
15、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气候 D. 高山气候
16、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黄河 C.长江 D.珠江
17、地上河的现象产生在黄河的 ( )
A.河源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8、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的长江称为 ( )
A .通天河 B.川江C. 荆江 D.扬子江
19、属于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是 ( )
A. 砖墙斜顶房 B.窑洞 C.晾房 D.干栏式木搂
20、山颠白雪皑皑、冰川广布的地地形区是 ( )
A .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二、 填空题 (20分)
21、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有 个自治区。
22、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23、长江源远流长,有 和 之称。
24、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属于东亚又是内陆国家的是 。
2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北和 地区。
26、我国地势的特征是 ,各类地形呈 状分布。
27、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 ,多集中在 地区。
28、习惯上,以 -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9、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河,所在区域为 区。
30、 平原利用黄河修渠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长江上游长约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水头落差达200米的河段叫 。
三、 连线题( 4分 )
将下面各民族传统节日、舞蹈和体育运动项目与所列民族用直线连起来。
①朝鲜族 ②傣族 ③ 蒙古族 ④维吾尔族
四、 综合题(36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 个,其中①
② ③ ④ ⑤ 。
(2)我国省级行政区中,A是 ,简称 ;B是 ,简称 ;C是 ,简称 。
(3)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是 。
33、读我国地形图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9分 )
山脉① ② ③
高原④ ⑤
平原⑥ ⑦
海洋⑧ ⑨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航运发达,有 之称。试用三个数字说明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 、 。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图中①处是正在建设的 水电站。
(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4)图中A市是我国新设立的直辖市,其简称是 。
(5)写出城市B C D 的名称。
(6)从干湿地区看该河下游流经 地区,从温度带看流经 带,所以该河冲积成的 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答案一、BDBCC BBDDA BBABC DDCCA
二、21、34,5 22、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23、水能宝库,黄金水道24、俄罗斯,蒙古25、东北,西南26、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27、2/3,西部28、大兴安岭,冈底斯29、外流,外流30、宁夏,虎跳峡
三、连线题A②B④C②D①E③
五、 综合题32、(1)15,①朝鲜②俄罗斯③哈萨克斯坦④尼泊尔⑤老挝(2)A青海省,青B四川省,川或蜀C湖南省,湘(3)云南,江苏
33、①天山②阴山③秦岭④青藏高原⑤黄土高原⑥华北平原⑦东北平原⑧东海⑨南海
34、(1)黄金水道,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水流量最大(2)长江三峡(3)防洪(4)渝(5)B,武汉C,南京D,上海(6)湿润地区,亚热带,长江中下游 采纳我的吧我想升级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5分)
1.你能根据拼音,把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横线上吗?(2分)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荡。
2.你能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2分)
①杜甫《春望》的颔联是
②《游山西村》一诗中,表明困难中仍然蕴藏有希望哲理的诗句是
③《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④《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吗?( )(2分)
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 ,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 ,转眼间,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2分)
《背影》 《鲁滨逊漂流记》 《西游记》 《阿长与〈山海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芦花荡》
推荐的篇目:
推荐的理由:
5、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的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2分)
汉语中有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边。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6.你能猜出这两条谜语的谜底吗?(2分)
某年冬天,苏东坡和诗友袁公济踏雪赏景。两人站在一座桥上,向前方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不见一个行人。
袁公济忽然来了兴致,出了一道迷语,让苏东坡猜。他的谜面是:雪径人踪灭。这是从柳宗元的“万径人踪灭”化出的。要求猜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暗自思忖,一时想不出谜底。正在窘困间,只见一群觅食的山雀冲天飞去,他顿觉豁然开朗,胸有成竹地说道:“公济,我也有一谜:雀飞入高空。同样猜半句七言唐诗,把你那半句补齐吧。”
袁公济一听,哈哈大笑:“佩服!佩服!”原来苏东坡不仅猜出了谜底,还非常聪明地“和”了一谜。
这两条谜底组成的一句唐诗是:
7.你能介绍自己的家乡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吗?(3分)
请你给初到麻城的外地人(来走亲戚的老大爷、来投资企业家、来学习的初中生,三者选其一),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字数不超过50字。
二、阅读与欣赏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8--12题。(11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⑷谷年十有五( ) ⑸是负义也( ) ⑹乃载祖归养( )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良愕然,欲殴之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捐祖于野 移其民于何东 C. 父以足受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乃载祖归养,乃不知有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11.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甲
乙
12.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甲
乙
(二)谁赶走了鸟类(14分)
①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
②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
③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希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
④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⑤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⑥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我 A 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B 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⑦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
⑧“冷静” 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人爱护鸟类。
⑨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⑩我们的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的“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
⑾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⑿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⒀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⒁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
⒂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⒃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⒄“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⒅“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⒆我们这亲友待“朋友”太“好”。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⒇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的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21)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3.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是“谁”指的是什么人?(2分)
答:
14.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2分)
答:
15.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 (3分)
①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②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答:
16.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详写?(2分)
答:
17.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⑥段A、B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分)
A. 甚至 虽然 B. 甚至 何况 C. 但是 虽然 D. 但是 何况
18.第⒂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2分)
答:
19.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2分)
答:
(三)前景诱人的“电子报纸”(8分)
⑴在信息量迅猛递增的当今时代,人们渴望用更快的速度掌握信息,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期待已久的电子报纸,已经率先出现在美国的电脑屏幕上。电子报纸的问世,被人们称为是报业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被专家们视为“21世纪的宠儿”。
(2)何谓电子报纸?简言之,它是在排、印、投送方面基本上实现电子化的报纸。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载体,和普通报纸相比,其功能相似,但彻底告别了纸介形式。
(3)对于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已不再陌生,作为GⅡ的雏形(或者说骨干),inter(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电子报纸”正是在这样的科技背景霞走上历史舞台的。
(4)那么,和普通纸介报纸相比,电子报纸有哪些优越性呢?
(5)首先,它比普通报纸更“活”。电子报纸不仅仅是把报纸的版面展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且读者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查阅和检索,了解与报纸有关的背景,以及过去发表的文章。还可以借助电脑与文章作者、编辑甚至文章中涉及的有关人士接触,实现了与读者(或是用户)的直接交流。
(6)电子报纸的另一个突出的优点——向读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一般的报纸因版面的局限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因为电子报纸增加信息量的投入,只要利用已有电脑服务设施就行,无须再增加成本。
(7)此外,由于采用了排版阅读系统,大大缩短了原来采编、录入、制版、印刷、发行组成的出版周期,从而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
(8)还有,由于电子报纸告别了纸张,以数据形式在网络空间传播,资金紧张、劳力不足、运输不便等一系列难题便一一迎刃而解了。
(9)据统计,1994年因特网上的电子报纸还寥若晨星,截至1995年末,网上发行的出版物已难以数计。在我国,信息产业已成为国家“九五”重点发展项目。这一切表明,在我国发行电子报纸的良好社会环境已经具备。
(10)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电子报纸的前景十分诱人。
20.电子报纸产生的科技背景是什么?(2分)
答:
21.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联系本文思考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2分)
22.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文章(4)——(8)自然段的内容、顺序和结构特点。(2分)
答:
23.文章结尾说“目前,电子报纸还处于试验阶段,至于电子报纸将来是否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或者两者相互补充,并行于市,尚不得而知。”从文中的信息看,你认为电子报纸将来会完全取代白纸黑字的普通纸介报纸吗?谈谈你的理由。(2分)
答:
(四)留点空白(刘书全)(12分)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 , ;当你烦恼时,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酋: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24.标题“留点空白”的含义是 。(2分)
25.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26.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句子。(2分)
当你痛苦时, , ;
当你烦恼时, , ;
2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28.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答:
29.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④段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三、语文综合学习:(10分)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联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30、我们班准备举行一次抗日小英雄故事会,请你写出本次活动的过程:(3分)
(1)
(2)
(3)
31、同学们的故事,我们将收集整理成为一本故事专集,请你为这本专集命出一个有新意的名字。(2分)
专集名字:《 》
32、你在这次活动中将为我们讲述哪一位小英雄的故事?请简单的介绍他的事迹或写出一段关于他的精彩小故事,并且对他作出自己的评价。(4分)
故事:
评价:
33、中国古代有许多军事家,他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军事的名句,请写出两句:(1分)
①
②
三、写作与表达。(40分)
(1)人生离不开希望,没有希望的日子生活会暗淡无光。希望随处可见,父母眼神里饱含着希望,师长叮嘱时寄托着希望,朋友交往中浸透着希望;希望因人而异,有的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有的希望家庭幸福,有的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伴随着人的一生.只要守住心中的希望,成功离我们很近;只要拥有美好的希望,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 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紧扣话题,题目自拟,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2)请以“想起了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写上人、物、景、事等方面的词或短语,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淳 琼 孱 蓊2.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C 4. 略5.一“叶”孤舟,那浩淼的江水中的扁舟,不正象风中的落叶一样飘摇吗?6、袁公济的“雪径人踪灭”猜这句七言唐诗的前三个半字:一行白路;苏东坡的“雀飞入高空”猜这句七言唐诗的后三个半字:鸟上青天;两条谜语的谜底合在一起,便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七言诗《绝句》中的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7自然风光:城北的麻姑仙洞,相传是东晋后赵大将麻秋之女得道登仙之处,这里树木葱茏,奇山异石,小径静谧,有世外桃源之感.特产:麻城有著名的待客佳肴,用肉抹和鱼浆精制而成,嫩而不腻,清新爽口。
二、阅读与理解。
(一)8(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9. B 10.(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11 .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12.敬老爱老(二)13.枪手和伐木者以及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14.突出强调了鸟的稀少或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15.①句好。①句中 “理直气壮” 和 “信手” 形象地写出某些人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表达了作者的强烈不满。16.详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显示了像“我”这样的“好人” 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详写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我的剖析, 告诉人们,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人有责的, 不能只是“心动”, 而无行动。 (意思正确, 言之成理即可)17.A 18.“我”;喧闹19.“渐远的” 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 (意思正确, 言之成理即可)
(三)20.因特网正以神奇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并已形成联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前规模21.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使被说明的事物特征更清楚,给读者留有深刻印象。如文中通过比较我们就非常清楚电子报纸的优点。(注:要联系本文来分析,否则只给1分)22.4-8段是说明电子报纸的优越性,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结构上是先总写后分说,并有“首先”“其次”等词语的运用,层次非常清晰。23.略(言之有理即可)
(四)24.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要求能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意思对即可) 25.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26.句式、内容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如: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27.(2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能结合文章中心,从对自己或对他人的态度作适当分析即可。如: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譬如像个人的功名利禄、恩怨得失就不必刻意面对,过分追求。同样道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一些偏见或看法也不需要费心和介意,因为凡事只要心地坦荡、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能够笑面人生,快乐幸福。28.(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①能找出一处优美的语句,得1分;②能对该语句从思想或语言等方面作赏析,得2分。29.C 30、(1)主持人讲话,可以宣布活动程序和规则。(还可以播放一段影视录象引入活动)(2)同学们分别讲述自己的所知道的故事。(3)进行总结评比。(可以回忆抗日经典影片中的歌曲来结束本次活动)31如: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烽烟下的灿烂童年;他们在烽火中铸造;烽火少年。32、略 3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wenku.baidu./link?url=yPs5gwTV02qC9fpCRuiOY86i8LfZrc8IhoRiNfGQ6r2g9RFHJayE5EZQ04rCyY4zYUV7peYxvMmMaoSlJmGRg_Kty6HdEm9O17y7mRe5Si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拜托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在某电视台举行的一档“地理知识竞赛”节目中,观众对其中几道题目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ht亲赴澳门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祝愿澳门和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据此回答2—3题:
2、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C )。
A、省、市、县 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与澳门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D )。
A、哈尔滨 B、台北 C、昆明 D、香港
国家统计局09年2月26日发布的人口报告显示,2008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5.7℅,男性占总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 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从以上资料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B )。
A、我国城镇人口多于乡村人口 B、我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我国的人口总数正逐渐减少 D、我国的人口总数已达最高峰
5、人口数量过多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D )。
①资源紧缺 ②劳动力不足 ③环境破坏 ④就业压力大 ⑤住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B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长城沿线 D、0℃等温线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共有56个民族 B、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8—10题:
8、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B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9、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A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0、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C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1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A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读我国东部“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2-15题:
12、图中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B )。
A、南——北 B、东——西
C、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
13、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相差( C )。
A、48℃ B、40℃
C、32℃ D、24℃
14、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都注入太平洋 B、都属于外流河
C、冬季都有结冰期 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15、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D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广东、广西 D、海南、台湾
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6、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终年炎热干燥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18、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C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9、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20—21题:
20、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2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B )。
A、属于平原地区 B、年降水量稀少
C、以水稻种植为主 D、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B )。
A、兴建水库 B、节约、保护水资源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
凤凰网12月26日消息:武汉——广州高速铁路今天正式运营,这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该线路纵跨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武汉至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11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左右。据此回答23—25题:
23、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的简称分别是( A )。
A、鄂、湘、粤 B、赣、湘、粤 C、鄂、渝、闽 D、皖、黔、琼
24、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 D )。
A、机动灵活 B、安全舒适 C、快捷方便 D、运量大、运输距离长
25、下列铁路干线中,没有经过成都的是( C )。
A、成昆线 B、成渝线 C、陇海线 D、宝成线
26、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D )。
A、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
C、河流、湖泊周围发展渔业 D、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27、关于成都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位于亚热带 B、属于湿润区 C、冬冷夏热 D、位于非季风区
28、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轻工业的是( A )。
A、食品、医药 B、煤炭、石油 C、电力、钢铁 D、化工、机械
29、我国四大工业区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B )。
A、京津唐 B、辽中南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30、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C )。
A、资源丰富 B、环境优越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
二、综合题。(包括3个大题,共40分)
3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2)图中,字母A是___朝鲜_____(国家),B是___俄罗斯_____(国家),C是___印度_____(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___东海_____(海洋), ②是___南海_____(海洋)。
(4)图中,甲是___大兴安岭_____(山脉), 乙是___天山山脉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青海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西宁____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4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台湾______。
22、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相反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季风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夏季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太平_____洋和___印度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洪涝______、___干旱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东北_____风和___西北风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寒潮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小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地形为盆地_____。
23、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西北——西南____,它是第__一_____级阶梯和第___二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青海湖_____; 乙是____渤海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宁夏_____平原, ②是___河套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南水北调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北京______、____天津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沿河分布_________。(2分)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2分)
_______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期末考试(八年级上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BD 6—10:BCBAC 11—15:ABCCD
16—20:ABCBA 21—25:CBADC 26—30:DDABC
二、综合题。
31、(1)填图略 (2)朝鲜、俄罗斯、印度
(3)东海、南海 (4)大兴安岭、天山
(5)青海省、西宁 (6)4个、台湾
32、(1)相反、季风 (2)夏季(夏秋);太平洋、印度洋(顺序可交换); 水灾、旱灾(或旱涝灾害)
(3)西北风、东北风(顺序可交换); 寒潮、 小、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
33、(1)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 第一级、第二级
(2)青海湖、渤海
(3)河套、宁夏
(4)南水北调; 北京、天津
(5)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或沿河分布)
(6)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地区,流速减缓,河道变宽,泥沙沉积,河床抬高。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地理期末试卷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题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6分)
1、直接利用土地资源从事的生产活动,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A.工业 B.农业 C.建筑业 D.第三产业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是[ ]
A.农业 B.传统工业 C.第三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
4、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 ]
A、花生 B、油菜 C、大豆 D、芝麻
5、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是 [ ]
A、成都平原 B、江汉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6.我国今后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是[ ]
A.钢铁工业 B.汽车工业 C.食品工业 D.能源工业
7、.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
A.大庆油田 B.胜利油田 C.克拉玛依油田 D.华北油田
8、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煤炭,且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产煤炭最多的省份[ ]
A.山西 B.陕西 C.江西 D.内蒙古
9、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区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
A、琼 B、粤 C、桂 D、滇]
10、世界上拥有移动电话最多的国家[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俄罗斯
11、近年来,北京市获得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是[ ]
A.新材料 B.新能源 C.电子信息技术 D.飞机制造
12、从上海把一批急救药品运往拉萨,最佳的运输方式[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3、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低程度的标志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14、包兰线、兰新线和陇海线的铁路枢纽是[ ]
A、郑州 B、徐州 C、兰州 D、西安、
15、可与陇海铁路联运的海港是[ ]
A、连云港 B、青岛 C、南通 D、上海、
16、我国北方沿海航线和南方沿海航线的界点是[ ]
A、青岛 B、上海 C、连云港 D、厦门、
17、下列世界人类遗产,位于北京的是[ ]
A.故宫,天坛、张家界 B.平遥、天坛、颐和园
C.庐山、故宫、颐和园 D.故宫、天坛、颐和园
18、山东省交通发达,在全国地位尤为突出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海运 D.内河航运
19、江苏省是全国[ ]
A.面积最小的省 B.地势最低平的省
C.经济最发达的省 D.人口最多的省
20、全国岛屿最多的省是[ ]
A.浙江省 B.辽宁省 C.四川省 D.黑龙江省
21、台湾省的经济属于[ ]
A.“加工—进口”型 B.“进口—加工”型
C.“进口—加工—出口”型 D.“加工”型
22、生产总值一直居全国各省、自治直辖市首位的省区是[ ]
A.广东省 B.山东省 C.北京市 D.上海市
23、广东省一年缺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24、香港的主导产业是[ ]
A.旅游业 B.机械加工 C.对外贸易 D.金融业
25、澳门特加别行政区的象征是[ ]
A.松山灯塔 B.妈阁庙 C.大三巴牌坊 D.澳门国际机场
26、全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是[ ]
A.海南省 B.深圳特区 C.上海 D.珠海特区
27、被称作是“购物天堂”的是[ ]
A.大连 B.香港 C.澳门 D. 广州
28浙江省著名的佛教名山是[ ]
A.庐山 B.雁荡山 C.武夷山 D.普陀山
29、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省份是[ ]
A.福建省 B.浙江省 C.广东省 D. 山东省
30在我国,具有“塞上米粮川”之称的是[ ]
A.河套平原 B.阴山 C.呼伦贝尔草原 D.大兴安岭
31、被称作“热带植物王国”的省区是[ ]
A.西双版纳 B.云贵高原 C.横断山区 D.昆明附近
32、陕西省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地形区是[ ]
A.陕北高原 B.渭河平原 C.秦岭 D.江汉谷地
33、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B. 平原环绕、山水居中
C.一马平川 D.山河相间
34、有“西南煤海”之称的是贵州省的[ ]
A.遵义 B.六盘水 C.贵阳 D.铜仁
3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黄鹤楼位于[ ]
A.岳阳市 B.武汉市 C.宜昌市 D.黄岗市
36、驰名中外的瓷都是指[ ]
A.景德镇 B.井冈山 C.宜兴 D.南昌
37、上海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是[ ]
A.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B.浦东新区
C.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 D.金桥出口加工区
38、目前,我国经济活力最强劲的两片热土是[ ]
A.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B.黄河三角洲、辽河平原
C.三江平原、成都平原 D.闽南三角洲、江汉平原
39、有一个城市位于东北平原上,这里建有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城市是[ ] A.沈阳 B.长春 C.哈尔滨 D.大连
40、下列“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 ]
A.辽西走廊 B.汉江谷地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41、“安徽省境内京九线上的铁路枢纽是[ ]
A.合肥市 B.蚌埠市 C.阜阳市 D.淮北市
42、“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喀斯特地形广布的省区是
A.贵州省 B.四川省 C.山西省 D.江西省
43、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于世的安徽名山是[ ]
A.庐山 B.衡山 C.泰山 D.黄山
44、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有[ ]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45、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
A.北京市 B.上海市 C.天津市 D.重庆市
46、关于中国国情有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丰富
C.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D.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连线题(每线1分,共10分)
繁华都会 江西省
雪域高原 海南省 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西安—杨凌高新区
物华天宝 香港 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上海高新区
天涯海角 西藏 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
东方明珠 青海省 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深圳高新区
江河之源 上海市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44分)
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台湾地区略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6分)
(1)根据位置判断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
城市名称是 。
(2)①表示 省,② (海域)
4表示 (海洋),5表示 (海洋)
F (群岛)C (平原)
(3)图中B表示的是台湾最高山峰 ,E表示的是台湾省最长的河流 ,
(4)台湾居民中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6分)
AADBC DAABC CBCCA BDBBA CADCC ABDAA ABABB ABABC CADAB B
二、 连线题(每线1分,共10分)
A ① A ①
B ② B ②
C ③ C ③
D ④ D ④
E ⑤
F ⑥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44分)
1、 (1)台北市 (2)福建省、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彭湖列岛、西部平原。
(3)玉山 浊水溪 (4)高山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2、请把答案写到答案卷上,字迹工整。
一. 单项选择题:(将所选的正确答案填在答案卷题号下方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内容不符合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雨热同期 B、经济特区 C、鱼米之乡 D、灌溉农业
2、不属于我国三级地势分界线的山脉是( )
A、祁连山 B、雪峰山 C、武夷山 D、昆仑山
3、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寒带
4.同学们都听过“黔驴技穷”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驴是哪里的?( )
A、陕西省 B、江西省 C、贵州省 D、甘肃省
5、我国下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下列美称所指的地区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
A、鱼米之乡 B、天府之国 C、聚宝盆 D、塞外江南
8、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A.崩塌 B.滑坡 C、沙尘暴 D、泥石流
9、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0.我国各类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11.下列河流中,水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黄河 B、珠江 C、黑龙江省 D、松花江
12.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南岭
13.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 )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14.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
C、纬度因素 D、海陆因素
15.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
A.湖南、江西 B.江苏、山东
C.陕西、四川 D.青海、西藏
16.在我国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接壤的是 ( )
A.四川省 B.青海省
C.甘肃省 D.云南省
17.(1)金沙江(2)岷江(3)珠江(4)湘江(5)湟水(6)汉江等河流中,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
A、(1)(2)(4)(6) B、(1)(3)(5)
C、(2)(4)(6) D、(1)(3)(4)(5)
18、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
D、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地形丰富多彩,黄土质地疏松。
19、冬至日,下列四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南京 D、广州
20、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二.综合题:(共30分)
1.读沿北纬32°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A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① 高原,
② 山脉。
(2)B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③ 盆地。
(3)C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④ 平原,
B与C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4)据图中所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根据我国地势特点分析,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是---------------------------;
如果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那么我国季风区的范围将变----------(大或小)。
2.读左图,回答(6分):
(1)支流A_____,2001年建成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河套平原在图中的字母为____。
(2)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上游在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中游从支离破碎、土层深厚的高原中流过,支流较多,大量的泥沙汇入河中。”仿照上游和中游,描述黄河下游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黄河下游在春末夏初常发生断流,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
(13分)
(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农田类型为:---------、------------。
(2)北方特产“东北三宝”是 ----------、鹿茸、---------。
“天府之国”是指------------。
(3)青藏地区特有的牲畜是----------,被称为“-----------”。
该区有“聚宝盆”之称的地形区是-----------。
(4)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新疆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塔里木河沿岸生长着许多耐旱的--------------。西北闻名全国的水果是---------------。
八年级地理答案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题号下方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
3.(1)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
八年级地理期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A B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D C C D D D
二、综合题:(共30分)
1、(1)一 青藏 横断
(2)二 四川
(3)三 长江中下游 巫山
(4)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使海洋湿气深入内陆降水丰富 小
2、(1)渭河 小浪底 D
(2)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
(3)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4)人们过量地用水
3、(1)秦岭-淮河 旱田 水田
人参 貂皮 四川盆地
(2)牦牛 高原之舟 柴达木盆地
(3)水资源 “三山夹两盆” 胡杨林
哈密瓜、葡萄
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2013~2014)人教版
wenku.baidu./link?url=XeV0ZvuNNzE4CyRpzPIbEyh9phsvS_LrybxAmKMrTjfGlEhkbcmNJMTQPFCCgQyTA0w-qd3QniFbSwtZ3B5jHTbL2Bizh0lycgZnImvyt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