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二战最强航母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当时日本服役航母有几艘?

火烧 2022-03-14 17:05:46 1079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当时日本服役航母有几艘?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当时日本服役航母有几艘?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二战的轴心国之一,虽然在二战的结果上日本失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其军事实力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当时日本服役航母有几艘?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当时日本服役航母有几艘?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二战的轴心国之一,虽然在二战的结果上日本失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其军事实力不容小窥,尤其是日本的海军!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实力:

  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凤翔”号航母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空母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建造二十多艘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

  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本航空母舰,按建造过程大致可分为正规航空母舰、改造航空母舰和改装航空母舰三类。其中,正规航空母舰一开始就是按照标准航母设计建造的,如“翔鹤”级;改造航空母舰是指原本其他舰种的军舰,在施工阶段改变原设计,而以航母的姿态出现在联合舰队序列中,如“赤城”级改装航空母舰则是指将一些服役中或已经完工的战列舰、巡洋舰乃至征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结构,增设飞行甲板和操作舰载机设备而成的航空母舰。

  二战期间日本有25艘航母。分别为“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

  “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

  “瑞凤”号、“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

二战最强航母 二战日本航母攻击编队当时日本服役航母有几艘?

  “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

  “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其中自行设计建造10艘:

  “凤翔”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大凤”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由别的军舰和民用轮船改装而成的有15艘:

  “赤城”号、“加贺”号、“祥凤”、“瑞凤”号、“龙凤”号、“千代田”号、“千岁”、“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前,一共拥有10艘航空母舰:

  “凤翔”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龙骧”号、“瑞鹤”号、“翔鹤”号、“祥凤”、“瑞凤”号。

  在战争中建造和改装了15艘:

  “龙凤”号、“大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信浓”号、“大鹰”号、“云鹰”号、“飞鹰”号、“神鹰”号、“海鹰”号、“隼鹰”号、“冲鹰”号.

  除了“凤翔”号、“隼鹰”号、“天城”号、“龙凤”号和”葛城”号在战后解体外其余的都在战争中被击沉。

  二战是日本发起的吗?二战是各种复杂因素导致的,单单的说是日本发起的,有点不负责任!

  西方国家和苏联一系列的错误政策和他们之间互不信任,无法建立集体安全,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1 第一个错误,就是《凡尔赛和约》,这是一个苛刻的条约,对德国而言,无疑是一个枷锁和镣铐,它使德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65%的铁矿和45%的煤矿(阿尔萨斯•洛林和萨尔地区),严格限制德国的军备,还要付出巨额赔款(1320亿金马克)。显然,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掠夺性和约。正如列宁所说:这是一个“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一个刽子手的和约,屠夫的和约”,使德国人民置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必然引起不满和反抗,这为后来希特勒利用这种不满,爬上政坛,大搞复仇主义,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借口。

  2 第二个错误就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三省,接着在1932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这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使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但英美对此采取姑息和纵容的政策,日驻美大使与美国务卿史汀生达成秘密谅解,答应美国不与闻“满洲事变”。英国则把持国联,偏袒日本,搞什么“李顿调查团”,颠倒黑白,大大鼓励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扩大到华北。与此同时,一批如“一夕会”、“樱会”、“血盟团”为代表的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笼,更加嚣张。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该不该签订?是对还是错?其作用和后果如何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西方学者一般都持否定态度。俄罗斯学者有的认为“没有必要”,有的认为是“错误的”。我们认为,从苏联国家利益来看,这一条约有可以理解的一面,它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强战备。所以,有人说:这是苏联“外交杰作”。但是,从二战整体来看,这使希特勒避免了两线作战,放手进攻波兰,所以,有人认为“这是祸水西引”。另外,这一苏德条约的签订,使本来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各国共产党处于被动和混乱的局面。

  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条约下面还有一个秘密附加议定书,其中关于立陶宛与波兰的边界问题更加体现了苏联外交“强权政治”的一面。关于这一点,后面还会讲到。

  从上面几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英法和苏联一系列错误政策,成为大战的催化剂,加快了大战的到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