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英部队二大敌当前在线播放 薑廣富:詞帝就是詞帝,大敵當前難忘詞

火烧 2022-09-28 05:28:18 1047
薑廣富:詞帝就是詞帝,大敵當前難忘詞 文/薑廣富【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後唐君主李煜,天才加庸才,成功與失敗集一身,身為亡國之君,在治國方面是庸才大笨蛋,是個失敗者;可是他在詩詞創作上,堪稱風流才子,為

薑廣富:詞帝就是詞帝,大敵當前難忘詞  

文/薑廣富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後唐君主李煜,天才加庸才,成功與失敗集一身,身為亡國之君,在治國方面是庸才大笨蛋,是個失敗者;可是他在詩詞創作上,堪稱風流才子,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詞篇,博得了“千古詞帝”的雅號。

(一)風流才子亡國君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他的五個哥哥先後死去,他才被封為吳王,做了太子,成了皇位繼承人,因為他是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所以世稱李後主,一個淺唱低吟的亡國之君。

作為居廟堂之高的一代國君,李煜當的非常不稱職。同為國君,他沒有秦始皇掃六合,繼一統的雄心壯志;缺少漢武帝禦匈奴,保邊疆的叱吒風雲,更沒有他老祖宗唐太宗的貞觀之謀略,勵精圖治,富國強兵。說一千,道一萬,他就不是做皇帝的那塊料,在位期間,整日裡卿卿我我,兒女情長,作詞譜曲,不理朝政。怪就怪他不該生在帝王家。李煜不想當皇帝,陰差陽錯,反而成君王。

李煜繼位前幾年,南唐國勢衰落,將江北土地割讓給後周,換取暫時的安寧。

李煜25歲繼位,正當青春年少,血氣方剛之時,本應該勵精圖治,富國強兵,加強武備,收復失地,誰知李煜是個扶不起來的天子,沒有一點政治頭腦和治國手段,不思進取,對軍事不感興趣,即使文臣武將提出加強武備、保守疆土的建議,他也聽不進去,整日不是拜佛念佛,就是和大臣馮延切磋詞賦,再就是和大周後填詞作曲,過著歌舞升平,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

(二)李煜詞作譽天下

李煜雖然不是一個好君主,可他卻是一個才華橫溢,佳作連篇的詞人,寫出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詞作,成了晚唐五代十國時期詩壇影響最大的一位詞人。

總結一下李煜的詞作,有一個規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詞,大多是描寫宮廷之中豪華奢侈以及風花雪月之類的內容;第二階段描寫極度憂愁的心情;第三階段是亡國之後,為臣俘、被軟禁時寫出的反映亡國之情的詞,這也是李煜詩詞成就最輝煌的階段,但時間不長便服毒身亡。

假如李煜不出身於帝王之家,不做這個窩囊廢的皇帝,而一心攻讀詞作,憑他的才華,會和李白、杜甫、白居易齊名詩壇,成為唐朝詩詞界四大名家,或者超越他人,為後人留下數不盡的詩篇。

多少年來,儘管李煜是亡國之君,但人們沒有對他國破家亡的過失橫加指責,而是看重他在詩詞方面的造詣,他的詞作語言明快,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他的詩詞天賦,被人們津津樂道,稱讚不已。

“四十年的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乾戈。”身為一國之君,亡國之後,卻要給宋朝皇帝稱臣叩拜,變成任人宰割的“臣虜”,他無法接受這殘酷的事實,他的“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鬃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房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表達了李煜內心的痛苦。

他不像蜀後主劉禪,亡國後被囚禁在晉國洛陽,封為“安樂公”,面對晉國的歌舞升平,當司馬昭問他思蜀嗎?劉禪回答:“此間樂,不思蜀。”愚昧昏庸至極。同為亡國之君,劉禪“樂不思蜀”,李煜卻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國、山河、皇位,並多次寫詞用以發泄心中的苦悶。

(三)愛情催生出佳作

然而,李煜又是幸運的,他雖然失去了江山,卻贏得了美人,擁有純真的愛情,和大周後情意深厚,琴瑟和鳴。

李煜曾為大周後創作多首詩詞,這些詩詞記述的都是香閨韻事,兒女柔情,表達了他對大周後的迷戀之情。大周後時常彈奏起夫君李煜新作的詞調,二人在深宮內自娛自樂,相互傾慕。李煜的詞,大周後的曲,兩者都充滿了旖旎綺麗的風流韻味。被後人稱作才子佳人,琴瑟和鳴的天作之合。

李煜存世的諸多作品,無論是香豔、柔情或哀傷,都與他迷戀大周後有著密切的關係。像這樣重兒女情長的風流皇帝,他的家國焉有不亡之理。

大周後的多情多藝,為李煜提供了無窮的創作動力和創作源泉。就像何慶魁和高秀敏,一個創作小品劇本,一個演小品,誰都離不了誰,沒有他二人的配合默契,哪有春晚令人捧腹的小品佳作。

後來,大周後患病在身,且一天天沉重,她的妹妹小周後,時常進宮看望病中的姐姐,小周後的容貌,比姐姐還要美麗,美貌嬌豔,傾國傾城,十六歲的芳齡,在李煜的眼裡,是一枝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而小周後也愛慕李煜的才華,兩人一見鍾情,相見恨晚,常常私自約會,後被大周後發現,看在眼裡,氣在心上,心情更加憂悶,病情一天天惡化,不久將撒手人寰。

大周後死後,李煜把她的妹妹晉為小周後,從此,小周後對李煜傾心相愛,生死相隨。為臣俘後,為了保護李煜,小周後隨時遭受宋太宗的寵幸,忍受著內心的痛苦,遭受著肉體的蹂躪,和不愛的人睡在一起,還不能和任何人哭訴,只是在心靈深處愛著李煜,用自己的肉體保護著李煜。李煜雖然失去了江山,卻贏得了美人的真愛,應了那句老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說李煜,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少帥張學良為兵諫蔣介石抗日,被羈押軟禁幾十年,趙四小姐生死相隨,不離不棄,長相廝守,其傳奇一生,可謂多姿多彩,沒名沒份地陪伴著一個失意男人,共同度過幾十年寂寞幽徒生涯,又有誰人能做到,世間只有趙一荻。

作為叱吒風雲的少帥,囚禁猶如猛虎困鐵籠,他的痛苦又有幾人知。他如果和李煜一樣有詩詞天賦,幾十年的光陰,該有多少愛情的佳作問世。

(四)大敵當前難忘詞

在北宋滅掉南漢後,李煜異常恐懼,不知哪天北宋會滅掉後唐。他上表給宋太祖,改南唐主為江南國主,甘當北宋的兒皇帝,苟延殘喘,讓北宋憐憫南唐,不滅其國。

作為一國之君,在強敵面前,不思進取,積極備戰迎敵,而是借酒澆愁,聽任國家滅亡。後來北宋發兵進攻時,南唐能夠抵抗一年多,充分說明了南唐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如果李煜朝野上下團結一心,勵精圖治,南唐不至於隻抵抗一年就落了個國亡君被俘的下場。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酒可以把人的大腦澆迷糊,沒有了愁腸,然而,北宋如狼似虎的軍隊是幾壺酒不可能澆走的,噩運該來的還是來了。

974年的秋天,宋太祖派使者來請李煜去開封,李煜非常明白,去了就回不來了,他推脫有病在身,沒有去開封,暫時逃過一劫。

到了這年的冬天,北宋軍隊渡過了長江,將金陵包圍了,當前線將士拚死抵抗的時候,李煜不能夠禦駕親征,鼓舞士氣,而且躲在深宮中填了一首《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據說這首詞還沒有填完,宋軍就攻破了金陵,最後的三句還是後來補上的。當年臘月,李煜做了北宋的俘虜,被押送到北宋首都開封,因為李煜曾經對宋稱臣,所以趙匡胤沒有殺他,封了他一個違命侯,一個名副其實、享受高級待遇的亡國奴。

(五)真情實感融於詞

李煜當上了囚徒,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座上賓變為階下囚,身份不同了,也不能隨心所欲了,再加上亡國之痛,所有的心靈感受,都融進了李煜的詞中,由此誕生了詞史上最為感人,成就最高的作品。

精英部队二大敌当前在线播放 薑廣富:詞帝就是詞帝,大敵當前難忘詞

假如李煜不是亡國之君,沒有那種仰人鼻息,亡國受辱的感受,那種悲切淒慘的氛圍,那種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即使富有才氣,或許寫不出讓人為之動容的詞作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的《虞美人》,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也是一曲千古絕唱,他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的尖銳矛盾,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可就是這首千古傳唱的《虞美人》,也將他送上了西天之路。李煜在七夕的晚上,因為心情鬱悶,就讓歌妓奏樂,聲音很大,外面都能聽到,宋太宗知道後非常惱怒,又聽說詞中有“小樓昨夜又東風”和“一江春水向東流”,更是生氣,當晚就派人給李煜送去了毒酒,令其喝下。在七夕明月如水的夜晚,他滿含悲憤飲下了結束生命的毒酒,他生於七夕,死於七夕,是天意,是巧合,還是命裡注定,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李煜的詞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這樣,很容易讓人取得心靈上的共鳴,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己類似的情感。

是也罷,非也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只是李煜留下的不朽佳作,被人們代代傳頌著,為我國的詩壇增添了耀眼的光芒。

【作者簡介】薑廣富,喜愛文學寫作,習慣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人和事,是活躍在文學創作圈內的老兵。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

(圖片來自網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