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东陵石像生简介 清东陵被盗,清东陵中皇陵多次被盗,为何只有孝陵幸免于难?

火烧 2021-06-16 09:06:07 1091
清东陵被盗,清东陵中皇陵多次被盗,为何只有孝陵幸免于难? 清东陵中皇陵多次被盗,为何只有孝陵幸免于难?原因如下:1、顺治并未葬入孝陵的民间传说管是清朝编纂的正史《世祖实录》,还是《玉林国师年谱》等文献

清东陵被盗,清东陵中皇陵多次被盗,为何只有孝陵幸免于难?  

清东陵中皇陵多次被盗,为何只有孝陵幸免于难?

原因如下:

1、顺治并未葬入孝陵的民间传说

管是清朝编纂的正史《世祖实录》,还是《玉林国师年谱》等文献都一致证实,顺治帝死于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尸体在他死后的一百天火化,骨灰盛于坛内,称为宝宫,于康熙二年葬入孝陵地宫。

与顺治一同入葬的还有孝康、孝献两位皇后的骨灰。所以地宫中并不是空的,而是有三个宝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灰坛子。

其实孝陵之所以成为清东陵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寝,倒是应该感谢民间传说,就是前面提到的顺治并没有葬入地宫的传说。既然是空的,自然没有什么珍宝,这就使大部分盗贼对它失去了兴趣。

2、孝陵里没有棺椁

皇家随葬物品,一般为金银制品、珠宝玉器之类,是用来填补棺缝儿的。而孝陵的地宫里根本就没有棺椁,只不过就是三个骨灰坛子,坛子是不需要填缝儿的,哪里来的珍宝?

因而,盗墓者很难有收获,就不会花费大量精力去盗取孝陵。

3、功德碑的影响

孝陵的功德碑上的的确确写着“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不管是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的确起到了保护孝陵的作用。

当然,仍有盗贼几次偷挖孝陵,抱着试试看的侥幸心理。幸好当时已经是新中国成立的前后,东陵各村的民兵都加强了戒备,盗匪没能得手,只留下一个不足两米深的大洞。

参考资料:人民网-清东陵未解之谜:孝陵是空的?为何从未被盗?

清东陵墓2次被盗时 盗贼的理由是什么

刚刚找到资料也可印证贪婪的驱使:

1945年12月22日,月黑风高,伸手难见五指。昌瑞山下震耳欲聋,刀枪闪亮的一场新战斗冲着康熙皇帝的景陵打响,300多双罪恶的手伸向景陵地宫,对康熙皇帝拖骨暴尸。经过三昼夜的“激战”,终于拿下了景陵地宫这个“碉堡”,搜出了珍宝几大口袋。王绍义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所挖的几座陵,就数这景陵的宝物多,不次于慈禧、乾隆的陵啊!”张尽忠也乐不可支:“好东西比孙殿英得的还多呀!” 王绍义一伙本来就是土匪、无赖、盗墓贼,干将们贪婪成性,打的招牌是“救济贫民”、“按股分配”,却又导演出一幕又一幕分赃大火拼的丑剧。张尽忠心狠手辣,坚持在孝东陵分定陵和景陵的宝物,这里距他家近,一旦打起来也有退身之地。面对众多的珍宝,众人你拿我抢的乱成一锅粥,最后以比枪法打孝东陵殿檐上的人兽定输赢分宝物。另外张尽忠和王绍义还设下圈套,事先安排好人,听见枪响就冒充军分区敌工部的人来敲门过问,又由他张队长出面应付过去,最后自然得宝最多的是王绍义和张尽忠。 好事不出庄,坏事乱嚷嚷。“要发财去盗墓,一夜成为暴发户”,这股邪风迅速蔓延到陵区的四周邻舍。平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见状,纷纷走上这盗陵生财之道。 八区的赵子新带领10多名区小队队员和民兵一夜间把景陵妃园陵寝一座贵妃陵盗了。 关会增、贾正国一起挖掘了康熙的双妃陵 穆树轩同贾井满把裕陵园寝里的香妃墓掘了。 王绍义父子又钻进裕陵园寝连盗两座妃子墓…… 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 古代的皇陵——宝藏的象征 <br>盗陵墓者被冠以再好的名声也是盗,可是从史实来看,为财而盗的可能性最大,说与清政府的腐朽有关系并不贴切! <br>并且,古今中外盗墓都是大罪,并被人们冠以最低劣的人格,有人感冒天下之大不违可以说完全是利益的驱使,人性贪婪的最有利表现。 <br>我所收集到的两次盗东陵。 <br>孙殿英为了粮饷钱财——开始盗墓 <br>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孙部粮饷。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上峰若再不拨粮款,恐怕开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哗变的危险。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着“解药”。蓦地,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发——“盗墓去!” <br>黄金仲、王绍义——盗康熙大帝景陵的人 <br>与上次盗景陵不同,这次盗陵由黄金仲独自一人指挥。按事先的分工,由王绍义等人指挥盗掘惠陵、定东陵,由于自己不太懂古陵的建筑结构,指挥失误,故此进度迟缓,心中焦灼。 <br> <br>经过几天的挖掘,他们终于将定陵的地宫打开,然而就在打的同时,就听见有人大叫:“天呐,不好了,地宫里有毒气!”随着一声惊叫,刚打开地宫入口的人们潮水般退下。霉气逐渐散尽后,人们渐渐安静下来。这时,黄金仲命令下属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地宫,炸开石门!就在这时,参与盗定陵的一个小头目来向黄金仲汇报一个非常不妙的消息:定陵的地宫有积水! <br> <br>听到这个,黄金仲十分吃惊与懊恼,他本以为炸开石门后,劈开棺材,就能将宝物轻而易举拿到手,谁知在地宫里又发现滔滔大水,他浓眉紧蹙,胸中再次燃起烦躁的怒火。 <br> <br>然而,所谓魔有魔法,贼有贼招,地宫的积水并没阻止了盗贼的步伐,为了能够顺利地得到地宫的宝物,这伙盗贼转身到隆恩殿香案顶上拿下大匾,再加上两扇紫檀门板,稍一捆绑,竟然做成一个竹伐,一个小时后,这伙亡命之徒坐着“船”划进咸丰和萨克达氏的棺椁前,跳上棺椁,挥动利斧、劈棺扬尸,将随葬物品洗劫一空。 <br> <br>盗墓者的下场 <br> <br>清东陵第二次大规模被盗,引起了当时清朝遗老遗少和普通百姓的极大愤慨,也受到冀东行署高度重视,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抽调得力干将破获此案。不同于孙殿英盗东陵的不了了之,这次冀东行署很快就将盗陵的主犯赵连江、李树音等人在景陵大碑楼前就地正法。首犯黄金仲事发后畏罪潜逃,在国统区内被军统特务抓获,投进监狱,终了此生。主犯王绍义在1951年3月被遵化县人民政府依法处决。清东陵第二次大规模盗陵的众犯终于得到了应得的惩罚,相信东陵内的各位大清皇帝应该也瞑目安息了吧!

清朝皇陵那些没被盗

未被盗的有大清的祖陵永陵、努尔哈赤的福陵、崇德帝的昭陵、顺治帝的孝陵、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

1、清永陵

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座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子河)北岸。

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东距县城22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

陵内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兴祖直皇后)、祖父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晋(追封景祖翼皇后)。

父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母亲喜塔拉氏(追封显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园。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

2、清福陵

福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

同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的墓从东京尼亚满山迁来此处。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陵墓到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来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又续有增建。

整个陵园背靠山峦,气势宏伟,风景优美。福陵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

福陵自1929年起被代奉天省政府辟作公园,因其位于市区的东部而得名东陵,目前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陵园周边为青松古林环抱,称“天柱排青”,是盛京胜景之一。

3、清昭陵

清昭陵,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位于沈阳(盛京)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4、清孝陵

清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孝献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原配皇后(静妃)博尓济吉特氏的合葬陵墓。

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汉白玉制成的。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清东陵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门前有“官员人等到此下马”的石碑。

5、清泰陵

清东陵石像生简介 清东陵被盗,清东陵中皇陵多次被盗,为何只有孝陵幸免于难?

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帝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距易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清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泰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孝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昭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福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永陵

清东陵到底被盗了几个皇帝的墓阿

慈禧的定东陵和乾隆的裕陵

孙殿英是挑这两个最富有的墓盗的。

清东陵哪些墓被盗?

在清东陵的5座皇陵中,除了顺治皇帝的孝陵,因为传说顺治陵是一个衣冠墓,没有多少陪葬物。“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成了东陵中至今惟一没有被盗的陵寝。其他各陵均有人光顾过了。

清东陵,曾经是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清朝皇帝崇尚“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自顺治皇帝开始,先后有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共5位皇帝葬在这片宛若虎踞龙盘,充满王气之地。

皇陵(2)幸免于难(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