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豕成语 成語: 亥豕帝虎

火烧 2022-03-04 18:16:11 1034
成語: 亥豕帝虎 成語簡解 編號: 4638成語: 亥豕帝虎注音: ㄏㄞˋ ㄕˇ ㄉ|ˋ ㄏㄨˇ漢語拼音: hài hǐ dì hǔ參考詞語: 魯魚亥豕釋義: 義參「魯魚亥豕」。見「魯魚亥豕」條。Em

成語: 亥豕帝虎  

成語簡解 編號: 4638成語: 亥豕帝虎注音: ㄏㄞˋ ㄕˇ ㄉ|ˋ ㄏㄨˇ漢語拼音: hài shǐ dì hǔ參考詞語: 魯魚亥豕釋義: 義參「魯魚亥豕」。見「魯魚亥豕」條。Emoji符號: 豕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亥豕帝虎”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魯魚亥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魯魚亥豕」係由「魯魚」及「亥豕」二語組合而成。「魯」和「魚」、「亥」和「豕」的古字皆因為形似,所以容易在傳抄或刊刻的過程中造成訛誤。《抱朴子.內篇.遐覽》就記載古時的一個諺語:「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意思就是說同一篇文章因不斷的傳抄,字形很相近的字,就很容易發生錯誤。如「魚」很容易會錯寫成「魯」,「虛」很容易會錯寫成「虎」。另外根據《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的記載:子夏有一次到晉國,經過衛國時,聽到有人在讀記載歷史的書,其中有一句是:「晉師三豕涉河」,他聽了就說:「應該不是『三豕涉河』,而是『己亥涉河』吧!」到了晉國一查,果然是「晉師己亥涉河」,是說晉國軍隊在己亥那一天渡過黃河。因為「己亥」和「三豕」的古文字形很相近,所以才會造成這個錯誤。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魯魚亥豕」,用來指因文字形似而致傳寫或刊刻錯誤。典源: 此處所列為「魯魚亥豕」之典源,提供參考。1、「魯魚」:《抱朴子.內篇.遐覽》抱朴子曰:「鄭君言符出於老君,皆天文也。老君能通於神明,符皆神明所授。今人用之少驗者,由於出來歷久,傳寫之多誤故也。又信心不篤,施用之亦不行。又譬之於書字,則符誤者,不但無益,將能有害也。書字人知之,猶尚寫之多誤,故諺曰:『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此之謂也。」2、「亥豕」:《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子夏1>之晉,過衛。有讀史記2>者曰:「晉師3>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注解〕 (1)子夏:卜商(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孔門詩學,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穀二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後,子夏講學於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2)史記:古時史書的通稱。 (3)師:軍隊。書證: 01.清.查慎行〈自題淳熙修內司官帖後〉詩:「曾經翻刻凡幾手,亥豕帝虎辨者誰?」 成語接龍

“虎”字開頭的成語

虎頭蛇尾虎口餘生虎視眈眈虎皮羊質虎踞龍盤虎踞龍蟠虎威狐假虎口逃生虎頭鼠尾虎踞龍蹲虎狼當路虎口殘生虎穴得子

“亥”字開頭的成語

亥豕魯魚亥豕帝虎亥豕魚魯

“虎”字結尾的成語

东豕成语 成語: 亥豕帝虎
三人成虎生龍活虎勢成騎虎魯魚帝虎三人市虎三夫成虎馮河暴虎蟠龍踞虎憑河暴虎亥豕帝虎 參考鏈接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亥豕帝虎”分成的單字詳解:

亥, 豕, 帝, 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