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真相:带兵打仗非常的困难,军队越多越是可怕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真相:带兵打仗非常的困难,军队越多越是可怕
古代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对战争的了解,因为人都有一股最原始的冲动,那就是倾向于暴力。这不是说每个人都有心理变态的冲动,而是因为,人类进化以来就是靠着暴力才得以生存,所以这是每一个生物的本能,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对于军事战争的研究一直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但可能谁都不会想到,我们脑海里面只需要把军队凑齐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役,其实有着那么复杂的道理。过去电视剧里面往往出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仗不仅仅讲究人数,更多的讲究技巧。
对此很多,对历史并不是很熟悉的人可能会调侃,过去流氓在街上打架的时候,只要人多肯定能够取得胜利,因此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人数非常少的一方如何打败人数非常多的一方的军队。因此他们经常调侃,在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军神或者冰仙,他们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大动力。这种说法虽然没错,但是却并没有涉及到军事领域的根本,因为只要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军队越多,对于将军的要求门槛就越高,所以古代拼人数永远不可能决定战争的胜负,真正的大战不仅仅取决于人口,而是取决于军队的素质和组织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韩信点兵的故事,遥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与韩信两人对坐,刘邦曾经询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军队,韩信毫不犹豫的说最多10万人,而当刘邦反问到韩信自己的军队人数的时候,他笑着说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当时小编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还觉得韩信有些夸张,这是对他自己的一种称赞,但后来仔细研究历史才发现,原来带兵打仗还真的像韩信所说的那样,对于统帅的要求极为严格,军队越多并不是作战的胜率越高,反而是拉低了战争胜利的可能性。

正如当年明月先生所描绘的那样,我们带着100个人在战场上打仗,由于这100人数量比较少,一个命令传达下去,所有的人都听得到,甚至一个高音喇叭就能够让所有的人明确的听到每一个指令。所以,一个人带着100个人作战,那肯定是得心应手。但是当这100人扩大成1000人的时候,我们拿个高音喇叭可就喊不过去了,就必须要把这1000个人分成10个100个人的小队。然后我们传达命令的时候,就需要这些指挥小队的队长来传达,但是这个过程中,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小队长能否控制整个军队?而我们又能否控制小队长命令传达的过程中是否会有偏差?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军队里面只有100个人,军队与将军有着直接的接触,所以他们害怕将军的权威会听从命令,但假若这些人被扩大了10倍1000人的时候,他们开始与第二阶层的领导接触,那么他们之间肯定会有权威的递减性,在这样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服兵役的法律,那么军人可能会逃跑为天职。也正因为如此,古代很多的军队只要一开战,如果前方胜利,那么军队一鼓作气加入军队失败了,那么后面的军队就会一哄而散,这是一个道理。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再把这些人数扩大到1万甚至100万的时候,它会发生质的改变。我们想一下一个人站在100万人面前,然后对着所有人喊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士兵们是否服从你?士兵们是否真正能够接收到你的命令,更为重要的是你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这100万人的数量如何能够运转自如。例如当年李景隆与朱棣大战的时候,他一会儿指挥军队前进,一会儿指挥军队撤退,一会儿又指挥军队迂回包抄,结果那些军令都难以传达下去,底下的士兵一下子就听到了三个命令同时到达。到后来士兵们不知道该如何作战了,而且他们还怀疑前方已经失败了,于是60万人的部队居然一大半轰然倒塌全部逃跑,于是就变成了10万人打60万人的奇迹。
除此以外,我们看当年的淝水之战也能够得出一些历史真相,9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北方来到了南方,结果在调兵的过程中,苻坚不管怎样的努力,到达前线的军队只有20万骑兵,后面还有70万的部队巨人,纵横了整个北方地区,他们预计会师的时间需要4个月。而且在这行进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大量的粮食的补给,而且还需要各方面的地方后勤的保障,并且各支部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身为统帅要积极的斡旋。更为可怕的是军队里面,有的是叛徒,有的是包藏祸心的人,甚至还有不听话的将军,结果搞来搞去90万大军,只有10万人真正听他指挥,还有40万人在后面还没有参与战场,另外还有几十万人当场投降。
所以说,带着军队去作战,其实有着巨大的难度,一个人真正能够指挥的部队,一般来说最多1000人,如果要扩大到更多的层面,甚至达到百万大军,可能像刘邦这样的人只能跑过去送人头。因此韩信,他有资格说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区别于刘邦就在于此。在历史的记载中,韩信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统兵大将,他懂得利用士兵的想法,而且他还是一个统计学的高手,因为当年他创造了装粮仓的数学公式,所以韩信懂得行兵运军之道,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在增加军队的过程中增加统摄的步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信才能够点兵多多益善。不过如果不是韩信,而是刘邦那样的人面对大规模的军团,那么不仅仅不会感到微风,反而会感到绝望,因为60万大军犹如60万个脑袋,我们要想统一思想,那简直让人绝望,或许这才是当年真正的战争,战争的艺术和智慧超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