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湖书法 白砥:书法就是把字写得好看?你对书法是有什么误解
白砥:书法就是把字写得好看?你对书法是有什么误解
在通俗人看来,书法就是把字写得悦目,这是对书法的误读。白砥说,书法自己所承载着的,是中国人对天然、人生的深刻体悟和懂得,书法作品应该浸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惟。白砥,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传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
文丨白砥
当下,制约书法立异和成长的原因不光仅是行业整体急躁的心态,从业者文化素养的缺失也是一个非常主要的身分。书法的立异和成长要从传统中“寻根”,因为书法自己所承载着的,是中国人对天然、人生的深刻体悟和懂得,书法作品应该浸透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惟。
并且学书的意识不要偏颇。如学古只学帖不学碑,这种意识一定是偏颇的。虽说每小我的艺术行为是有偏向的,所有的器材都学也不实际,然则观点上不克走偏。
白砥书法
中国文化的传统是不克排斥意识的对立面,碑本都要学,因为只有学过碑与帖,线条的深层内涵及用笔的雄厚性才能逐渐把握。
在通俗人看来,书法就是把字写得悦目。然而中国书法,在汗青上也并非都是时兴一族。三代金文,古朴天然;两汉隶书,茂密沉厚;南北朝碑版,峻拔奇伟;大唐书风,雄杰兴盛……即使被后人爱崇为书圣的王羲之书风,也镇静舒坦,风规高远。
然而,因为汗青上对二王书风的误读和讹传,人们往往把时兴、甜美视作王书的代名词了。时至目前,一些对传统熟悉不深而位高名显的书家,则借二王传统的名分,把有些并非雅致的通俗书风掩饰成新时代的代表书风,让人啼笑皆非。
白砥书法
美是什么?它是可以使人感应愉悦或引起人们心灵共识的事物。而丑是难看、卑贱、阴晦、矫饰、险恶等的代名词。
生活中美与丑的概念是截然对立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弗成能是丑,丑也弗成能成为美。但美与丑除却生活、道德意义上的概念外,在艺术审美中的涵义倒是极为复杂的。
就书法艺术而言,朴质、原始、奇、古、疏、拙、生、涩、苍、老、辣等审美特征,虽与时兴、均匀、秀美、巧作、熟练等相对立,但并非必然不具备美感。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比时兴、均匀等具有更为复杂、深刻的审美内涵,亦正因为复杂而深刻,故为一样人所不解。
白砥临颜真卿《争座位帖》
但对于书法家而言,他必需有本身奇特的个性和格调。这种格调若何提拔,就是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的哲学思惟中延伸出来,让本身的审美观,即对线条、空间、构造的把握,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与中国的哲学观心意类似。
然而,仅仅是对传统的继续还不敷。现在,书法已经更多地示意为一种艺术行为,而不再是实用的需要,作为一种线条艺术、抽象艺术,再也没有哪种文字能够像汉字一般,在是非的线条之间幻化出如斯雄厚多彩的艺术形式,又同时依靠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崇奉。
白砥临《王慈柏酒帖》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书法堪称是“文化中的文化”。但一味地摹仿前人的碑本,或许对书法浮于形式的懂得都不是对传统文化真正的继续。
真正的继续是在深刻懂得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根蒂上加以立异,付与书法一种现代的表达体式,让中国文化精神经由书法得以答复并弘扬光大,让人们在赏识书法这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中懂得中国哲理,我认为这是每位书法家都应有的文化自发。书法艺术在络续追求冲破的同时,更需要连结着对汉字文化的谦卑。
白砥书柳宗元《渔翁诗》
任何的立异都是竖立在融合的根蒂上,必需学过多种碑本并融通,最后才或者走出来。

例如吴昌硕写石鼓文,黄宾虹写金文,但他们的线条感受完全分歧,吴昌硕的线条厚重,立体感强;而黄宾虹的线条则是追求散淡,他的画的线条与其书法线条的感受几乎一致。
厚重与散淡两个难度都很高,若将他们连系一路,难度则更大。我想只有巨匠级的人物才能做到厚重与萧散的连系。
白砥临黄庭坚书
今朝我们某些机构会强调书法构造的大开大合,必然不克忽略用笔的主要性。
王羲之构造的转变是靠用笔贯穿的,而我们如今进修书法往往存在把构造零丁拎出来学的现象。若在学书时无用笔概念,仅仅把用笔当做构造的从属体式,如许的构造一定会做作。
一些写碑的书家,字的构造贫乏帖中线条的贯通,为了快速追求构造的结果而牺牲了线条。所以,若想经由长时间的进修将古代碑本贯通,构造意识照样要的,但只有经由用笔的天然性把构造示意出来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