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平乐古诗黄庭坚 熱播大劇《清平樂》:故事講得很好,但開局就錯!
熱播大劇《清平樂》:故事講得很好,但開局就錯! 《清平樂》的故事很好,但開局就錯,趙禎一登基並不能見到生母!《清平樂》開播已有一周,同其他古裝劇一樣,也受到不少觀眾的熱捧。但是,在觀賞劇集時,千萬別把
熱播大劇《清平樂》:故事講得很好,但開局就錯!

《清平樂》的故事很好,但開局就錯,趙禎一登基並不能見到生母!
《清平樂》開播已有一周,同其他古裝劇一樣,也受到不少觀眾的熱捧。但是,在觀賞劇集時,千萬別把故事當歷史。比如,《清平樂》第一集,寫的就是宋真宗趙恆駕崩,宋仁宗趙禎繼位,但是,趙禎只是個實習生,朝中大事,還得太后劉娥做主。
對於劉太后的干政,趙禎是心懷不滿的,為此,他便開始找事,第一件事,就是想弄清楚自己的生母是誰?他深夜把乳娘叫來,再三追問之下,才從乳娘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母便是劉娥身邊的嬪妃李蘭惠,她此刻正在永定陵為先皇守陵。趙禎確認生母身份之後,深夜騎馬出宮直奔永定陵而去,就是要見一見生母李蘭惠。結果,在各方勢力的作用下,趙禎只能是無功而返。
歷史上真實情況如何呢?那就是趙禎在太后歸天前,並不知道自己還有個生母,他一直就當劉太后是自己的母親的。趙禎之所以認劉太后為母,也並非傳說中用「狸貓換太子」巧取豪奪而來,而是由真宗指定,這其中並無陰謀。因為趙禎的生母李氏,當時只是沒有名分的宮人,所以,不可能有資格代皇家撫養皇子的,所以,趙禎出生後,就由其父趙恆做主,將其將由時為美人的劉氏與淑妃楊氏一同撫養。由於劉美人會來事,深得真宗寵愛,地位一步步攀升,以至超越楊淑妃,從而「獨霸」了趙禎的撫養權的。
趙禎的生母李氏,也因為替真宗生子有功,也得到晉陞——由劉氏的侍女,封崇陽縣君、才人、婉儀,宋仁宗即位後,劉太后又加封其為順儀,去世前再獲封為宸妃。所以,後世史家就稱其為李宸妃。但是,由於劉太后生前權勢如日中天,所以,直到去世,她都沒敢滋生認子之念。而蒙在鼓中的趙禎,更不可能有「尋母之想」。
趙禎之所以能成功認母,這還得歸功於燕王趙元儼。趙元儼是趙禎的八叔,劉太后病逝後,他才向趙禎揭開了他的身世之謎。趙元儼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八子,深受太宗喜愛,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宮中稱為「二十八太保」。太宗時封周王,因其人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人稱「八大王」。據《宋人軼事彙編》說:「太宗第八子趙元儼,名聞外夷。燕冀小兒夜啼,其家必警之曰:『八大王來也。』其畏之如此。」
宋真宗時期,趙元儼歷任諸道節度使、同平章事,遷太傅兼中書令、陝州大都督,封為涇王。真宗時代,八大王趙元儼也是有問鼎之心的,這一點,朝中重臣也是心知肚明的。宋真宗病重期間,李迪與宰相為祈神消災而留宿宮中。八大王趙元儼素有野心,也以探真宗病為由進住宮中,雖已有一段時日,但似乎沒有離宮的打算。而仁宗年紀還小,輔政大臣雖憂急在心,卻也無計可施。湊巧有一天,趙元儼需要開水,翰林司用金盆盛了開水,正要端去,李迪靈機一動,拿起案桌上毛筆在盆中一攪,然後命翰林司端去,趙元儼一見盆水微黑,以為有人暗中下毒想謀害他,立刻騎馬離宮。
宋仁宗即位後,劉太后臨朝專政。趙元儼唯恐劉太后忌妒,深思沉晦,這才閉門與外人隔絕,自稱謬語有陽狂病(神經病),不能上朝議事,告了長假。但是,劉太后一死,他就康復回朝了。趙元儼之所以要對侄子舊事重提,是因為他看不慣劉太后這些年來的作派,想借趙禎之手翦除劉氏族人,所以,他在向趙禎提及他的生母李宸妃時,隱若透露出李氏可能是被劉氏所害,一下子激起了仁宗的殺心。
得知生母的消息後,號慟頓毀,連日不視朝,下哀痛之詔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后,謚號「庄懿」。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趙禎倍感震驚。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
為了查明真相,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趙禎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劉太后之所以如此善待宸妃,並不是她有先見之明,而是得益於宰相呂夷簡。明道元年(1032年),李順容病重,劉太后晉封李氏為宸妃,遣太醫視望。冊封當日李宸妃逝世,享年46歲。劉太后在李宸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準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看來,多讀書並不是壞事,見多識廣呂夷簡,這才能早早就為劉太后想好後事。他的一個建議,不僅保了劉氏名節,還救了她全族。
宋仁宗知李氏為生母后,追封其為皇太后,謚號庄懿,後再改謚為章懿皇后。
編導之所以一開局就讓趙禎「知道自己的身世」,如此設計的目的,就是一開始就將仁宗與太后之間的矛盾公開化,這好為以後的情節鋪開提供「真實性保證」。影視劇並不是真實的歷史,我們只當故事來看,消磨時光而已,不可當真的。(圖片來自網路)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