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先生简介 维那是什么?维那简介
维那是什么?维那简介

维那是什么?维那简介
维那二字,又作都维那,是梵汉兼举之词,也可称悦众、寺护。依据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来解释:「维」是纲维、统理之义;「那」为梵语karma-dana之略译,音译为羯磨陀那,意译为授事,即以诸杂事指授于人。
「维那」一职是可能是源于释迦牟尼所制定,依据十诵律卷三十四:「昔时佛陀于舍卫国,为使僧众中杂事皆有序,因令设维那。」;另外,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十诵中,时僧坊中无人知时限、唱时至及打揵稚,又无人洒扫涂治讲堂食处,无人相续铺床及教人净果菜食中虫,饮食时无人行水,众乱语时无人弹指等,佛令立维那」,皆说明当时佛教僧团中,僧众杂事之繁杂,所以设立此一职务。
佛教传进中国后古代的寺院皆设有三纲,亦即上座、寺主、维那,此三个职位由僧侣担任,为寺院中最高的管理阶级,也是中国传统僧官职位,最早始于唐朝。上座为寺院中最资深的僧团成员,其拥有最尊崇的地位,然而这个职位通常只是荣誉职位,不负责寺院实际的运作。寺主又称为方丈,负责寺院实际的管理工作。上座与寺主,何者有较高的地位,自古以来有许多争论,而实际上的情况还是要依各别寺院而定,而维那主要负责统御住僧。常见在律宗及禅宗皆设有「维那」此职事;以禅宗来说,维那是掌管僧众的日常生活中进退礼仪的重要职务,而在其他的宗派,维那则是负责法要之先导,专门掌理举唱回向等。
在当代台湾,大家比较熟悉的维那,则是在寺院中的早晚课或法会上,凡是唱诵梵呗,都会由维那举腔起赞,亦即由维那起音演唱,带领出家比丘及大众跟着唱诵。一般而言,维那也是负责掌磬者,控制唱诵的节奏。而维那在法器上的使用与如何熟悉唱诵的曲调及方式,则是需要经过参与多年法会的实际训练。若是与法师相处在旁的在家居士,其有缘在法师旁学习维那的工作,密集的训练与培养也是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在较小的法会或共修上,若只有一位佛教法师主持,在家居士若能与法师配合良好,也可以担任维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