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匈奴故都」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探秘

火烧 2023-04-05 17:07:39 1056
「匈奴故都」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探秘 現存約11米高的城牆體系(12月23日攝)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

「匈奴故都」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探秘  

現存約11米高的城牆體系(12月23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現統萬城遺址內的居民已基本搬遷(12月23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一位遊人從挖掘的統萬城西城居民社區走過。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遊人統萬城西城牆遊覽。這裡的現有居民基本上全部搬遷。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遊人在統萬城城堡觀賞落日。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遊人在統萬城西北城堡參觀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拍攝的統萬城連接西南與西北城堡的城牆遺址。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拍攝的統萬城永安台遺址。這是當年大夏國國王赫連勃勃封善祭祀、閱兵台。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傍晚,落日從統萬城西南城牆的門洞穿過,光芒絢麗(12月23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俯瞰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1月29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落日從統萬城西南城牆的門洞穿過,光芒絢麗(12月23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匈奴故都」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探秘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統萬城西城牆根(12月23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屹立在一片沙漠中的統萬城西南角的城堡遺址(11月29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遊人在西門及其甕城參觀(12月23日攝)。統萬城西門掩埋在九米多深的沙層之下,其結構是一種亞字型結構,在其兩側都有凸出來的夯土塊。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遊人在西門及其甕城參觀(12月23日攝)。這是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經過4個多月時間發掘的統萬城第一個城門及其甕城。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遊人在西門及其甕城旁參觀(12月23日攝)。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12月23日,幾名遊人在採訪遺址尚未搬遷的住戶。

隆冬的統萬城遺址,一望無際的蒼涼。暖暖陽光下映襯的白城則,更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位於陜西省靖邊縣的統萬城遺址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存的唯一可考的都城遺址,距今1600年歷史。公元994年,宋軍攻占夏州,宋太宗下詔毀城,統萬城遂淹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千餘年。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已被列入陜西省十大文化景區建設項目。

今年11月初,以晉級世界文化遺產和衝擊國家5A級景區為目標的統萬城國家遺址公園正式啟動,這是陜西省貫徹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戰略的重要舉措,對傳承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助推榆林市域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遺址公園總規劃面積42平方公里,將以遺址歷史格局為主軸線,總體形成朝陽一軸、一帶兩片、一城三圈的空間規劃結構。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本文來源:華夏經緯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