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 出于孝心,他创造了「 ”天使”一般的东西,却也制造了一只「 ”恶魔”

火烧 2021-08-05 01:40:19 1097
出于孝心,他创造了「 ”天使”一般的东西,却也制造了一只「 ”恶魔” 我们经常会用天使来形容一个人所做的各种好事情,用恶魔来形容坏事情,对别人或者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 但是如果要用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形容

出于孝心,他创造了「 ”天使”一般的东西,却也制造了一只「 ”恶魔”  

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 出于孝心,他创造了「 ”天使”一般的东西,却也制造了一只「 ”恶魔”
我们经常会用天使来形容一个人所做的各种好事情,用恶魔来形容坏事情,对别人或者社会产生的恶劣影响。 但是如果要用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形容这个男人,那大概只能用天使在左,恶魔在右的混合体来形容他。而一切,都是出于他的「 ”孝心”。 1868年,费利克斯出生于一个工业大家庭里,由于父亲是德国路德维希堡城市的一个制造商,因此可以说费利克斯是含着金钥匙诞生。 费利克斯自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他以药剂师为目标,顺利进入了慕尼黑大学学习药理,后来发现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扩展自己的这个领域,因而同时进修化学,并且最终考取了博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当时费利克斯深得导师阿道夫·冯·拜尔(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赏识,因而建议和推荐他到当时的德国制药和染料巨头,拜耳企业工作。费利克斯,也开始了他既为天使,同为恶魔的道路。 (当时拜耳企业的外貌) 1894年,费利克斯加入了拜耳企业新成立的药物研究部门。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很多药物的诞生都是从各种植物和动物身上进行提取其活性成分,因而数量还有质量都难以把控。 药物研究部门当时有一个项目,就是改变简单的提取方法,用化学的途径创造可以当作药物使用的新物质。 (1891年拜耳企业药理实验室) 由于当时费利克斯的父亲年纪渐大,长期受关节炎困扰以至于难以行走,但那个时候的止痛药普遍存在严重的副作用,药效过后甚至会比先前更加痛苦。因此费利克斯决心加入到这个项目,为了父亲而研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药。 没日没夜的研究里,费利克斯终于得到了突破,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这一种物质广泛存在于柳树树皮中,在西方现代制药技术未普及之前,「 ”柳树皮提取液”是当时唯一的止痛药水,减轻疼痛和减轻发烧的特性是众所周知的。 在19世纪初期,化学家们从树皮中分离出了水杨酸。1859年,其化学结构已经被破解,并对其进行了合成。1874年,当时已经有企业开始生产和销售这种合成水杨酸,但是这种水杨酸有令人不快的副作用:非常刺激胃部,很多患者根本无法忍受它所产生的后果。 (柳树皮) 费利克斯的突破性在于将水杨酸乙酰化,制造出了化学纯净和稳定形式的乙酰水杨酸,也就是现今众人所熟知的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镇痛,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还有治疗风湿痛等。 仅现在的美国每年就至少消耗1500万片阿司匹林片剂,可想而知这种药物的贡献之大。 但在当时,整个科学界都对费利克斯的发现持怀疑的态度,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和资源证实这一个药物的可行性,除了费利克斯的上司,拜耳制药实验室负责人海因里希·德雷瑟(Heinrich Dreser)。 (海因里希·德雷瑟) 他亲自对这种药物进行了测试,结果数据显示费利克斯发现的阿司匹林具有镇痛,退热同时不会引起胃部不适,费利克斯得以被正名。 (1917年,《纽约时报》上的拜耳阿司匹林告示) 1899年,拜耳企业以瓶装粉末的形式出售阿司匹林,销量以肉眼可见的程度攀升,后来出现的药丸状的阿司匹林同样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席卷德国,美国等地,同时让拜耳企业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企业。 不久后费利克斯便成为了制药部门的负责人。但最重要的是,父亲在自己制造的药物下病情得到缓解,能够重新走路。昔日痛苦的表情变成经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这让费利克斯感到无比的欣慰。 (用于扁桃体炎和咽喉痛的阿司匹林传单) 当时的费利克斯可以说是世界各地许多民众的「 ”救世主”,但是很快,他制造了一个令很多人痛苦的存在。 但是,那个时候的海因里希在研究可待因(一种来自鸦片的化合物,作用强度比吗啡弱)的镇痛特性,希望将其量产,但陷入了研究的瓶颈,他让费利克斯加入到自己的研究里。 当费利克斯对可待因如水杨酸一般进行乙酰化后,结果制造出来的不是可待因,而是海洛因。而这样的结果,仅仅是在阿司匹林面世后的第11天。 虽然海洛因的存在不是费利克斯首先发现的,而是在1874年由英国化学家查尔斯第一个合成这种药物。 (查尔斯) 但是费利克斯制造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海洛因,也就是能够通过化学的途径进行稳定量产,因而当这种药物诞生后,很快就被提上活体试验的议程。 当时研究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药物背后藏着的魔鬼,拜耳企业也将其广泛地用于抑制咳嗽、减轻分娩疼痛和战争伤害带来的痛苦、麻醉和控制病人,也用于某些精神障碍疾病上。 (1911年海洛因和阿司匹林放在一起) 虽然现在的我们知道海洛因的危害,但在当时诞生之初,医学界可是很推崇这个药物,一直鼓励使用海洛因作为药物途径。 在德语里,海洛因读作「 ” heroisch”,意为英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创立者之一的威廉·奥斯勒甚至将海洛因称为「 ”上帝自己的药物”。 但正如我们所知,一开始人们使用海洛因试图戒除吗啡的成瘾,后来发现它具有比吗啡更强的药物依赖性,即成瘾性更强。加之在1853年亚历山大·伍德发明的皮下注射器普及后,海洛因潜藏的恶魔逐渐在人群里不再安静。 (反应当时海洛因危害,宝宝也没人照顾) 费利克斯在1928年退休,并于1946年在瑞士去世,尽管他是一个拥有庞大财富的人,但他一辈子都没有结婚,无儿无女。 而在这百年的时间里,阿司匹林成为了挽救生命的一种药物,而海洛因,成为了夺去众多生命的一个存在。 左边是天使,右边是恶魔,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费利克斯的发现,是最贴切的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