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手遮天和只手遮天 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把持晚清40餘年,為何無人能撼動她的權力?

火烧 2022-02-05 02:20:07 1055
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把持晚清40餘年,為何無人能撼動她的權力? 慈禧太后是近代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她把持了晚清朝政40餘年,幾乎無人能夠撼動她的權力。慈禧垂簾聽政期間正逢晚清末世,她的一系列決定給中國
一手遮天和只手遮天 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把持晚清40餘年,為何無人能撼動她的權力?

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后,把持晚清40餘年,為何無人能撼動她的權力?  

慈禧太后是近代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她把持了晚清朝政40餘年,幾乎無人能夠撼動她的權力
慈禧垂簾聽政期間正逢晚清末世,她的一系列決定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近百年的屈辱歷程由她而起。
葉赫那拉·慈禧的出身並不高,咸豐皇帝臨終之時特意留下了慈安太后這道防線,那慈禧為何最終還是竊取了權力,並且在長達40餘年的聽政生涯中無人能夠動搖?
慈禧太后把持晚清朝政四十餘年,無人動搖
慈禧的上位和慈安的軟弱有關,而慈禧的王牌則是光緒皇帝。
當年咸豐皇帝預感到慈禧可能會成為清朝的武則天,因此在駕崩之前特地授予慈安一道密旨。
這道密旨的主要內容就是:慈禧圖謀不軌,可以誅殺之。
這道密旨可以說是防止慈禧篡位的法寶,但是慈安畢竟沒有慈禧的心機,最終還是被慈禧的花言巧語欺騙,自己燒掉了這封密旨,而後不久就離奇地死去。
慈安的去世給了慈禧上位的機會
關於慈安是如何去世的,歷史上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是慈安為慈禧所害,而另一種則是慈安多病而亡。
其實毀掉了咸豐密詔的慈安對慈禧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她的生死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慈安的軟弱使得慈禧再也沒有了顧忌,她開始了自己的上位之路。
而慈安太后在反覆衡量之後立愛新覺羅·載湉為同治去世之後的新帝道光,更是給了慈禧太后非常大的便利之處。
咸豐皇帝沒有防到慈禧
慈安太后的另一個錯誤就是過早地解決了八位顧命大臣,這八位顧命大臣是咸豐皇帝為了牽制後宮任命的,但後宮也同時牽制了這八人。
載垣、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的決定,必須蓋有後宮「御賞」「同道堂」兩印才能生效。
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和勝保二人,在咸豐皇帝去世兩個月之後就處理了顧命大臣,沒有了顧命大臣的清朝徹底成為了後宮獨大的朝廷。
顧命大臣的剿除給了慈禧機會
慈禧在辛酉年憑藉和恭親王奕訢的聯合奪取了權力,走上了垂簾聽政之路。
慈禧在獲取權力之後馬上翻臉不認人,她一方面利用醇親王來壓制恭親王,另一方面利用漢臣來壓制皇室宗親。
慈禧在這場鬥爭中大量重用了漢臣,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曾國藩等人都成為了晚清的封疆大吏。
這些人一方面為慈禧取得了「同治中興」的成績,另一方面又有力地打壓了想要收回權力的皇室
漢臣在慈禧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慈禧最為出色的地方就是她摒棄了武則天重用外戚的做法,她對吏臣、文士和皇室三者進行了調和,同時也讓他們互相制衡,形成了一個圍繞著慈禧的權力中心。
這些人當中不論是八旗出身的子弟還是八股出身的文士或者是憑藉政績上位的能吏,慈禧都給了他們一定的利益,使得他們在權衡之後選擇對慈禧死心塌地。
晚清後期的局面完全是由這三股勢力組成的,他們的核心點就是老佛爺慈禧
權臣、清流、皇室三股勢力的互相制衡是慈禧權力穩定的根源
慈禧更為高明的地方就是她從來都是在幕後指揮,將人們的視線轉移到別的地方
晚清簽訂的形形色色的不平等條約,沒有一個是慈禧簽訂的,都是由朝臣代為處理,最終的罵名也落在了這些人的身上。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有曾國藩的湘軍;八國聯軍進京,扶清滅洋的民間組織興起;義和團鬧事,慈禧推得一乾二淨;就連百日維新這樣的事情,人們怪的也是那個可憐的光緒。
八國聯軍是永遠的恥辱
慈禧在前期通過解決慈安掌握了後宮,而後通過皇室的力量打壓了皇室,到達了權力的最高點。
她改變了晚清權力內部的格局,形成了權臣、皇室、文士三股勢力互相牽制的局面,通過操縱這些人的利益點,她最終成為了那個萬人之上的老佛爺。
晚清40餘載的光陰,都在這個女人的陰影下度過,是不是一種悲哀?假設沒有慈禧,晚清能夠撐得更久還是覆滅得更快?
本文由小林讀史編輯部原創,抄襲搬運必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