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天门竟陵人家 南朝齐诗人、竟陵王萧子良简介,萧子良和萧昭业什么关系

火烧 2022-09-07 22:45:45 1062
南朝齐诗人、竟陵王萧子良简介,萧子良和萧昭业什么关系 人物生平萧子良好结儒士,常与文友交流学问。永明五年(487年),正位为司徒,居建康鸡笼山西邸,召天下有才之士,其中以范云、萧琛、任P、王融、萧衍、

南朝齐诗人、竟陵王萧子良简介,萧子良和萧昭业什么关系  

人物生平

萧子良好结儒士,常与文友交流学问。永明五年(487年),正位为司徒,居建康鸡笼山西邸,召天下有才之士,其中以范云、萧琛、任P、王融、萧衍、谢I、沈约、陆等最知名,时称“八友”。他组织这些名士抄写《五经》和百家著述,依据《皇览》范例,编成《四部要略》千卷。并写有劝人为善之作数十卷。此外,他崇尚佛学,在西邸集名僧讲佛论法,并集朝臣僧徒办佛事,还亲自进出为佛事打杂,因而时佛学大盛,《南齐书》本传称“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萧子良奉戒极严,自名为“净住子”。何胤的学生锺窠议曰“食蚶蛎不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范缜不信佛,子良也以为不满。为政体恤百姓疾苦,遇有灾荒,则上奏朝廷宽减役税、开仓赈济,深受百姓拥护。汤用彤赞叹说:“竟陵王者,乃一诚恳之宗教徒也。”

永明九年(491年),萧子良升任尚书令、兼扬州刺史,不久改拜为中书令。永明十一年一月,皇太子萧长懋病逝,谥文惠,史称文惠太子。萧子良作为武帝次子,官至司徒,可谓政、文、佛皆通,他的身边又围绕着一群文士和武士,在群吏中也拥有声望,却未得到武帝青睐。出于多方面考虑,永明十一年四月武帝立太子的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居东宫。同年七月,武帝病重,萧子良欲与侄子萧昭业争夺帝位,他密谋发动的宫廷政变草草收场。随即武帝去逝,萧昭业在萧鸾的帮助下登基称帝,按照遗诏,萧子良和萧鸾辅政。

隆昌元年(494年),皇太孙萧昭业即位,萧子良进位为太傅、尚书令,督南徐州。萧子良终日郁郁寡欢,忧郁而亡,时年三十五岁,葬于生前选定的祖硎山。被追赠为太宰、中书监、领大将军、扬州牧。

主要思想

南齐时朝政昏乱,对人民的剥削十分残酷。萧子良能够体恤民情,主张减轻赋役征发。萧子良批判折钱纳税制度的弊端,指出:“诸赋税所应纳钱,不限大小,但令所在兼折布帛若杂物,是军国所须者,听随价准直,不必尽令送钱。”他认为实行这样的政策,“于公不亏其用,在私实荷其渥”,既保证了军需国用,又照顾到人民的负担能力,公私两便。南齐时流行把征收商税的官职标高价出售给私人承包的做法,弊病很多。萧子良坚决主张“宣敕有司,更详优格”,革除商税征收中的种种弊端。萧子良积极主张免除民间欠税,指出:“今闻所在,逋余尚多。守宰严期,兼夜课切。新税力尚无从,故调于何取给?政当相驱为盗耳。”他主张“逋租宜皆原除,少降停思,微纤民命。”萧子良反对重役扰民,指出民间“乃有畏失严期,自残躯命。亦有折绝手足,以避徭役,生育弗起,殆为恒事”,主张立即采取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齐武帝萧赜。

母亲:武穆皇后裴惠昭

兄弟

大哥:文惠太子萧长懋

三弟:庐陵王萧子卿。

四弟:鱼复侯萧子响。

五弟:安陆王萧子敬。

六弟:早亡。

七弟:晋安王萧子懋。

八弟:随郡王萧子隆。

九弟:建安王萧子真。

十弟:西阳王萧子明。

十一弟:南海王萧子罕。

十二弟:早亡。

十三弟:巴陵王萧子伦。

十四弟:邵陵王萧子贞。

十五弟:早亡。

十六弟:临贺王萧子岳。

十七弟:西阳王萧子文。

十八弟:衡阳王萧子峻。

十九弟:南康王萧子琳。

二十弟:永阳王萧子珉。

二十一弟:湘东王萧子建。

二十二弟:早亡。

二十三弟:南郡王萧子夏。

姐妹

吴县公主,嫁王观。

长城公主,嫁何敬容。

武康公主,嫁徐演

儿子

萧昭胄

诗作选摘

【侍皇太子释奠宴】

天门竟陵人家 南朝齐诗人、竟陵王萧子良简介,萧子良和萧昭业什么关系

霜轻流日,风送夕云。

雕檐结彩,绮井生文。

四琏合旨,八簋舒芬。

【九日侍宴】

月殿风转,层台气寒。

高云敛色,遥露已团。

式诏司警,言戾秋峦。

轻觞时荐,落英可{。

【行宅】

访宇北山阿,卜居西野外。

幼赏悦禽鱼,早性羡蓬艾。

【游后园】

托性本禽鱼,栖情闲物外。

萝径转连绵,松轩方杳蔼。

丘壑每淹留,风云多赏会。

【登山望雷居士精舍同沈右卫过刘先生墓下作】

汉陵淹馆芜,晋殄洙风缺。五都声论空,三河文久绝。

兴礼迈前英,谈玄逾往哲。明情日夜深,徽音岁明灭。

垣井总已平,烟云从容裔。尔欢牛山悲,我悼惊川逝。

史籍记载

《南齐书·卷四十·列传第二十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