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魏忠贤有后吗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没有唐朝宦官们的威风?

火烧 2021-11-15 06:24:54 1075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没有唐朝宦官们的威风? 宦官专权本质上是皇权的变种,他们是寄生于皇权之上的毒瘤。在许多朝代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宦官专权的现象。其中,唐朝和明朝时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时期。不过,明朝宦官专权最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没有唐朝宦官们的威风?  

魏忠贤有后吗 九千岁魏忠贤为何没有唐朝宦官们的威风?
宦官专权本质上是皇权的变种,他们是寄生于皇权之上的毒瘤。在许多朝代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宦官专权的现象。其中,唐朝和明朝时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时期。不过,明朝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明熹宗时期,九千岁魏忠贤的威风也远不如唐朝后期的宦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队掌握在谁的手中! 唐朝前期,宦官们也不过是凭借着皇帝的宠信而弄权而已,比如高力士深受唐玄宗的宠信,以至于诸王公主更称高力士为阿翁,甚至连太子都喊他一声二兄,驸马们都称他阿爷。但是,一旦后来唐肃宗即位后不喜欢高力士,高力士的晚景就变得十分凄凉。 唐肃宗画像 也就是从唐肃宗开始,唐朝的宦官开始染指兵权。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肃宗对前线领兵的将领并不相信,于是派出鱼朝恩等宦官作为监军,对前线的大将进行监督。在唐肃宗看起来,他以为这些宦官不过是家奴,非常好控制。于是就开始放心地将部队交给他们。在德宗经历了藩镇的叛乱以后,对武将就不再信任了,所以就一味地依靠宦官。 唐朝后期的疆域 德宗时,神策军扩展到十五万人,成为新的禁军。后来宦官常借掌握神策军的兵权而干政。唐代宗时使置的内枢密使,也由宦官担任,掌机要,出纳王命。唐德宗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统帅禁军。两枢密与两神策中尉,被称为四贵,是唐中后期操纵军政大权的宦官头子。宦官还掌握宣徽使、学士使、内弓箭库使、内庄宅使等使职,其衙门称为北司。 也正是因为宦官们掌握了军权,所以他们才废立皇帝如同儿戏,甚至把皇帝视为天子门生。在甘露之变发生后,朝臣试图铲除宦官而未果的情况之下,宦官对皇帝的控制就更严厉了。唐文宗有一次问大臣,朕和周赧王、汉献帝比如何?大臣们都很惊讶,说道陛下何出此言?唐文宗说,朕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他们受制于权臣,朕受制于家奴!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于宦官专权非常提防。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永乐皇帝开始,宦官们开始干政,到了明英宗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宦官王振、曹吉祥,明武宗有宦官刘瑾,一直到明熹宗时期的九千岁魏忠贤,嚣张到了极致。 不过,明朝的宦官并不掌握军权,军权始终都在皇帝手中。明朝的宦官专权,不过是窃取了部分皇权而已。明朝从朱元璋取消宰相制度以后,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朝廷重要事务,由内阁提出初步意见,称为票拟。然后交给皇帝审阅,皇帝用红笔批复,称为批红。从明朝中期以后,皇帝们比较懒惰,就把批红的事情交给司礼监秉笔大太监去处理。因而,宦官头子得以上下其手。然而军权始终都在皇帝的手里,并没有旁落。所以,明代的皇帝只是窃取了部分皇权而不是跟唐朝一样霸占了皇权。在明朝,一旦皇帝对某个宦官失去信任,直接就派狱吏把他们给抓了,刘瑾就这样被凌迟于市!魏忠贤,也是发现事态不对劲的时候,自杀了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