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语言的产生和起源 中国语言发展史

火烧 2021-04-28 22:51:42 1119
中国语言发展史 没有语言就不会有那么方便的沟通方式,没有语言就没有当今如此繁华的贸易。没有语言,人类可能还处于最原始的生存状态。中国语言的发展也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在6-8万年以前,人类发展除了能产生复

中国语言发展史  

没有语言就不会有那么方便的沟通方式,没有语言就没有当今如此繁华的贸易。

没有语言,人类可能还处于最原始的生存状态。

中国语言的发展也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在6-8万年以前,人类发展除了能产生复杂文化的认知能力。

早期智人的大脑根本没有精密到能够创造出复杂文化的地步。

能够创造文化的现代人的智能,看来是在约5万年前出现的。

人类的语言在萌芽阶段是纷繁复杂的,具有模糊、不稳定、随意性等特点。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

“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

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

语言的产生和起源 中国语言发展史

从汉语语法、语音变化角度这两处着眼,将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

一、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

(三世纪、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 上古时期的特点是:1、判断句式一般不用系词;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3、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了去声),等等。

二、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

(十二世纪、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 中古期的特点是: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需的句子成分;2、处置式的产生;3、完整的“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4、形尾“了”“着”的产生;5、去声字的产生等等。

三、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 近代时期的特点: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消失;2、-m尾韵在北方话里消失;3、入声在北方话里消失,等等。

四、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

现代汉语特点:1、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2、大量地增加复音词等等。

汉语发展到当今,可以说日趋成熟。

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新华大字典》已经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

这是一部全面阐释汉字的形、音、义,系统讲述汉字的源流、典故,并提供了汉字的行、隶、草、篆4种书写方法的新型语文工具书。

全书共收单字10100余个,其中包括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全部7000个通用字以及“7000字”之外的不很生僻的字2800个。

为了方便读者查考,它还酌收了当今仍有实用价值的罕用字300个。

如此之大的汉字库,足以说明汉语的包容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