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之野产异蛇 永州市哪里 你知道“永州之野产异蛇”,是否知道“道州之地产矮奴”?

你知道“永州之野产异蛇”,是否知道“道州之地产矮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受贬谪的闲官的柳宗元在永州一滞十年,融情于永州民众,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百姓的疾苦,敢为人民鼓与呼,在深入民间探访的基础上,撰写出这篇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他发现老百姓为了抵充税赋,不顾生命危险捕捉永州的土特产异蛇进贡给朝廷,于是发出了“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呐喊。
历朝历代皇帝端坐深宫,全国各地都有人源源不断送各种各样的礼品过来。送给皇帝的礼品有一个专用名词:贡品。往光面堂皇方面说,贡品是各地最有特色的物品即“土特产”,好让皇帝品尝各地口味;往实质上说,贡品是各地官员巴结皇帝的重要物品。皇帝享受多了,什么样的贡品能够让他老人家高兴呢?各地大小官员为选择贡品真是伤透了脑筋。在湖南永州进贡异蛇这种土特产的唐代,湖南的道州,也是今天的道县,也曾经发现一种奇特的贡品。它的奇特就奇在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种“人”,一种“小矮人”,进贡给皇帝时候称作“矮奴”,其实就是侏儒病人。
这种奇特的贡品要追溯到隋炀帝时代。大家知道隋炀帝是一个特别爱玩的皇帝,父亲隋文帝苦心经营的王朝本来形式一片大好,到他手里没几年就玩垮了。什么项目他都玩腻了,一天他看到一个名叫王义的小矮人。王义是个侏儒秀才,伶牙俐齿,很会插科打诨,说得人们一会一个哈哈。隋炀帝觉得很开心,便将他带在身边逗乐。问他是哪里人,他说自己是永阳县(今天的道县)。一些善于琢磨皇帝心思的官员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永阳出了一个王义,难道就没有赵义,李义?于是暗中寻找更多的矮人供皇帝开心。道州官员最积极,竟然四处宣传道州盛产矮奴,“矮奴”是道州特有的土特产,皇亲国戚你们需要多少我们都有,道州了远近闻名的“矮奴”之乡。久而久之,各级领导们就真的以为矮奴是道州的一道土特产,他们争相让道州官员送矮奴这种礼品,最后,进贡“矮奴”给领导玩耍居然成为一项制度。但实际上道州也就过去出现过几个侏儒病人,并非遍地矮奴。但是名声在外,骑虎难下,一些丧尽天良的道州官员为了讨好朝廷,便让手下的一些谋士与智囊想办法,这些砖家叫兽便想出了一套断子绝孙的方法:命人把老百姓家儿童放在瓦罐里生长,平时只露出头部,由专人供给饮食,等到每年进贡时破罐出人,用这种残酷的手段把好端端的孩童制造成畸形侏儒矮奴,可见从古至今,领导们御用的所谓砖家与叫兽、谋士和智囊都他妈不是个东西。
白居易有诗曰:“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寸余。市作矮奴年进送,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离别,老翁哭孙母哭儿。”那生离死别的悲惨和官家对人民生命的摧残可见一斑。幸好,隋炀帝过后200年的唐德宗时期,道州来了一位心地善良的官员,他的名字叫阳城。阳城,山西人,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中了进士他却不愿做大官,后来唐德宗亲自动员,他才担任了谏议大夫。谏议大夫是专给朝廷提意见的官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负能量或者汉奸。这位阳城当官以后脾气不改,经常给国家提意见,从来不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说正能量的话,一次居然把意见提到皇帝最宠幸的一位要员身上,叫骂不停,言辞特别激烈。皇帝不高兴了,便把阳城降职为国子司业,不久又被贬为道州刺史,撵出了京城。
阳城来到道州便深入基层调研,当他听说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矮奴并不真的是自然生出来的,而是将健康的孩子塞进坛子里面饲养出来的,顿时火冒三丈:“天下竟有这种丧尽天良的歹毒事情?”于是他立即向朝廷写报告说,“哪朝哪代典章制度都没有规定必须上贡矮奴。而且他特别就道州矮奴进行批驳:就算道州有身材矮小的老百姓,那也只是有残疾的矮民,而不是什么供人把玩的矮奴。”最后他表示,只要他当一天刺史,就不允许进贡道州矮奴,道州不是特么的什么“矮奴之乡”,也不盛产供人玩耍的矮奴。不知是阳城态度强硬,还是皇帝良心发现,道州矮奴进贡之事从此不了了之。诚如白居易的诗:“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任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道州的老百姓,因为这件事对州官阳城感恩戴德,一直忘不了他的爱民亲民之恩,大家说起阳城的时候,话一出口就先掉下眼泪。他们还怕子孙们今后忘记了阳城的恩情,生下男孩,大多用“阳”字作名字。
皇帝(411)贡品(3)阳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