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蒋介石怎么成了“常凯申”

火烧 2021-06-05 03:04:07 1051
蒋介石怎么成了“常凯申” 常凯申,为蒋介石之错译名。出自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对Chia g Kai- hek (即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的翻译。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

蒋介石怎么成了“常凯申”  

常凯申,为蒋介石之错译名。

出自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对Chiang Kai-shek (即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的翻译。

王奇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将蒋介石(采用韦氏拼音的原文为Chiang Kai-shek)翻译为“常凯申”。

蒋介石怎么成了“常凯申”

与当年将孟子翻译成“门修斯”如出一辙,如此“历史学家”令国人对中国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学术的权威性和文化素养之水准产生巨大疑虑。

扩展资料

北京有关人士指出,身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博士的王奇,以及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编辑,居然连蒋介石的英文名字都不知道,中国学术风气之浮躁、学术水平之浮浅由此可见一斑。

俗话说:“无错不成报(书)。”纵观书籍、报刊、网络等凡是有文字的地方,哪个没有错字、错句呢?究其原因是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

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出版社、报社、网络等单位的声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仅降低了他们自身的威信,而且亵渎了祖国语言文字的严肃性,让老外捡了笑话,给五千年文明古国抹了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常凯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