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体骨骼肌肉 人体骨骼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1-02 01:57:26 1061
人体骨骼详细资料大全 人体共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线构成人体的骨架——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儿童的骨头实际上应是217~218块

人体骨骼详细资料大全  

人体共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线构成人体的骨架——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儿童的骨头实际上应是217~218块,初生婴儿的骨头多达305块,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 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尾骨有4~5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 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

人体骨骼肌肉 人体骨骼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人体骨骼外文名:bones of the body分类:骨对象:人类 组成,分类,功用,种类,特点,作用,成分,信息,骨骼变形,

组成

典型的成人人的骨骼包括以下206 根骨头 在头骨(22): 头盖骨骨头: 前面骨头 头顶骨骨头(2) 世俗骨头(2) oipital 骨头 sphenoid 骨头 筛状骨头 面部骨头: 下颚骨 上颚骨(2) palatine 骨头(2) zygomatic 骨头(2) 鼻骨头(2) lacrimal 骨头(2) vomer 骨头 下等鼻外耳(2) 在中耳(6): 锤骨(2) 砧骨(2) stapes (2) 在喉头(1): 舌骨的骨头 在肩膀girdle (4): 肩胛骨或肩胛骨(2) 锁骨或锁骨(2) 在胸部(25): 胸骨 肋骨(2 x 12) 在椎骨专栏(24): 子宫颈椎骨(7) incl. 地图集& 轴 胸部椎骨(12) 腰部椎骨(5) 在胳膊(6): 肱骨(2) 桡骨(2) 尺骨(2) 在手(54): 腕子(腕骨) 骨头: scaphoid 骨头(2) 半月形的骨头(2) triquetral 骨头(2) pisiform 骨头(2) trapezium (2) 梯形骨头(2) 头状的骨头(2) hamate 骨头(2) 棕榈或metacarpal 骨头: metacarpal 骨头(5 □2) 手指骨头或phalanges: 接近phalanges (5 □2) 中间phalanges (4 □2) 末端phalanges (5 □2) 在骨盆(4): 尾椎骨 骶骨 ossa 髋关节(hip 骨头或无名的骨头) (2) 在腿(8): 股骨(2) 膑骨(2) 胫骨(2) 腓骨(2) 在脚(52): 脚腕(tarsal) 骨头: calcaneus (脚跟骨头) (2) talus (2) navicular 骨头(2) 中间楔形文字的骨头(2) 中间楔形文字的骨头(2) 侧向楔形文字的骨头(2) 长方体骨头(2) 脚面骨头: metatarsal 骨头(5 □2) 脚趾骨头: 接近phalanges (5 □2) 中间phalanges (4 □2) 末端phalanges (5 □2)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骨骼系统又是生物形态进化的限制因素。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 骨骼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人体的骨骼起著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线起来。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外、按部位可分为颅骨23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分类

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功用

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及矿物质〈黄骨髓〉。

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籽骨〉——髌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骨骼解剖 中轴骨骼、四肢骨骼 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 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泪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 ——胸骨

特点

1 .枕骨(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 .颞骨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 .蝶骨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滑车神经(4)、外展神经(6)及三叉神经的眼支(第一支)通过。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孔(三叉第二支通过)、 卵圆孔(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 .筛骨(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着点。 5 .上颚骨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 .下颚骨 (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胸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一可动。 7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作用

(1) 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足弓 (2) 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成分

人骨中含有水、有机质(骨胶)和无机盐等成分。其水的含量较其他组织少,平均约为20~25%。在剩下的固体物质中,约40%是有机质,约60%以上是无机盐。无机盐决定骨的硬度,而有机质则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骨的无机盐部分称为骨盐,包括下列成分:Ca?(PO?)?84%, CaCO?10%,柠檬酸钙2%, Mg?(PO?)?1%, NaHPO?2%。从这些数字可看出,骨盐是以钙及磷的化学物为主。它们以结晶羟磷灰石和无定形的磷酸钙分布于有机质中。人骨有25.6%的钙(Ca)及12.3%的磷(P)组成,其Ca/P比例为1.6,还有钠(Na)、镁(Mg)、钾(K)等。硏究发现化学合成的无机钙等其他钙剂只有钙而已,而“牛乳钙” (Mil-Gel) 经测试含有25.0%的钙(Ca)及14.0 %的磷(P),且Ca/P比例为1.79。

信息

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一处东汉大墓的抢救性挖掘成了坊间热议的话题,原因在于大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考古学家给出的证据之一就是他们从骨骼中推断出墓中一具遗骸系男性且死亡年龄大约是60岁,这与曹操66岁的享年十分相近。那么人们是如何从骨骼中找到确定性别、年龄等信息的线索呢? 此次挖掘中,除了疑似曹操的骨骸外,专家还发现了两具合葬的女性骨骸。在考古和法医鉴识中,利用骨骼判断性别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对比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 前者是指用肉眼观察骨骼的形态差异来判定性别。一般而言,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骨密质较厚,骨质重;而女性骨骼比较细弱,骨面光滑,骨质较轻。不过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妇女,其骨骼与男性无显著差异。这时可以通过骨盆来判别,由于女性承担了生育的任务,因此骨盆上口的尺寸(骨盆内部尺寸)要大一些。这种差异自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性成熟后更加明显。除此之外,颅骨、胸骨、锁骨、肩胛骨以及四肢长骨等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后者是指使用骨骼测量仪对遗骸的长、宽、高、角度及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与男性均值及女性均值相比较;或依据相应的数学手段,将数据代入回归函式中计算。进而判断性别。 在鉴定墓中人的身份时,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线索。这一点骨骼也能告诉我们答案,不过鉴于营养、健康状态、地理环境及性别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骨骼的形态产生影响,因此从骨骼出发鉴定年龄时,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不少骨骼特征——如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约占70%,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得更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推测成年期及以后的骨骸的年龄时,观察耻骨联合面是最佳方法之一。以此处的骨骼特征推断年龄,误差可控制在5年之内,倘若死亡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话,误差甚至可以缩窄至两年左右。随着技术的进步,借助数量化模型的手段来分析耻骨联合面的年龄特征还可以让结果更加准确。此外胸骨也具备随年龄增长而规律性变化的特点,据此推断年龄的准确性仅次于耻骨联合面。 在考古挖掘中,颅骨一般保存相对完好,因此从这里也能找到不少鉴别年龄的线索。颅骨是由29块骨骼组成的结构,除下颌骨外,其他颅骨间均以骨缝相连。这些微小缝隙的存在允许颅骨可以微量滑动。虽然大部分颅骨骨缝的愈合速度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依然能为年龄的划分提供宝贵的信息。比如颅骨基底缝的愈合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在20~25岁,通过观察基底缝的融合情况可以判断骨骼主人是否为成年人。当人步入老年期(50~60岁)后,骨缝发生完全融合并消。因此综合这些信息,有经验的考古专家拿到一具颅骨时,仅凭肉眼就可以大致判断出颅骨主人死亡所处的年龄段。 当然,想要确定高穴大墓中的骨骸是否为曹操,仅凭性别年龄远远不够,还需要许多其他的旁证。事实上,以骨骼为材料,人们还可以从中提取出鉴定某人身份的DNA信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分别从古人类化石、古牙齿、陈旧骨骼中成功提取到了DNA。以骨骼为例,这里致密坚硬的组织大大减缓了环境因素和微生物对组织结构的破坏,为DNA的保存提供较为理想的场所。另外骨骼中存在的羟基磷灰石对DNA具有吸附作用,这进一步延缓了DNA的降解过程。相信从疑似曹操的骨骸中提取到DNA并非什么难事,至于是与曹氏后人进行DNA比对,还是与曹植墓中提取到的DNA进行一次穿越千年的“亲子鉴定”,这就有待考古学家的仔细考量了。

骨骼变形

骨骼变形一般与长期不正确的姿势相关,例如坐姿、站姿、睡姿等。从小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将有助于避免骨骼变形及减缓老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