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断送一生惟有酒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千年前的一场科举,断送了此人一生仕途,却也造就了一位大词人

火烧 2021-06-17 11:48:46 1045
千年前的一场科举,断送了此人一生仕途,却也造就了一位大词人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弦,虽然笔者不完全赞同“高考改变命运”的看法,毕竟成绩并能完全代表能力,也不能代表以后的成就

千年前的一场科举,断送了此人一生仕途,却也造就了一位大词人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牵动着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心弦,虽然笔者不完全赞同“高考改变命运”的看法,毕竟成绩并能完全代表能力,也不能代表以后的成就高低,但无可否认,高考是人生比较重要的一次选择和测试,对于家境一般的寒门学子更是如此,

许多年前,笔者也经历了高考,切身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祝愿每一个考生都能考出好成绩,走进理想中的大学校园。今天给大家聊一聊,一千年前的一次“高考”,即北宋大中祥符二年的科举考试,主人公为书生柳三变,后来改变为柳永。

这一年,柳永年仅二十五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眉宇间充满自信,此时的他已在苏杭游玩很久。眼见距离科举时间越来越近,柳永饱含深情对身边的红颜知己说道:“我要离开一段时间,等我考取功名,再与你把酒言欢、吟诗作对,切莫忘记你我之间的约定。”

那时候没有飞机和高铁,柳永先乘船,再换成马车,期间还免不了步行,经过几十天的奔波,总算到达大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别的读书人依旧书不离手,想在临考试前多做几道题目,说不定可以多考几分,金榜题名的概率更大一些。

柳永却很惬意,找了一家规格挺高的客栈,先花半小时洗了个澡,又买了一坛好酒,让老板娘做了几个硬菜,他在房间里自斟自饮,然后倒头就睡,一直睡到天亮才醒,幸好没迟到。拿到试卷后,柳永大概浏览一遍题目,做到心中有数,随后以非常高的效率答完试卷,相当自信地交到考官的桌子上,头也不回走出考场。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艺高人胆大的柳永,认为此次试题太简单,闭着眼睛都能考高分,如果他考不中进士,绝对天理难容。放榜那天,柳永换上自认为最帅气的一身服装,喷上一直不舍得用的香水,站在皇榜前寻找自己的名字。

足足盯着皇榜找了半个时辰,反复看了不下于几十遍,却没找到“柳永”二字,甚至连一个姓柳的都看到。呆若木鸡的柳永,自言自语道:“不可能,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我如此有才,19岁就写出备受称赞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天下还有谁能比我才华更高的人吗?肯定是朝廷弄错了,对,一定是这样。”

失魂落魄的柳永,不知自己如何走到所住的客栈,尽管有万般无奈和不服气,却不得不面对落第的现实。后来,宋真宗还给出不录取柳永的原因,不是他文章写得不好,而是“属辞浮糜”。对于皇帝的点评,柳永相当不服,愤然写下《鹤冲天·黄金榜上》回怼。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就是这么刚,连皇帝都敢怼,自封“白衣卿相”,最后两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更霸气,说自己不在乎功名,视之如浮云,不如喝着小酒与佳人享受生活。他真的看淡功名了吗?显然没有。

在之后岁月里,柳永又参加三次科举,均以落榜告终,不是他才华不行,而是皇帝记住了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嘲讽道:“既然不屑于功名,那就去专心写词吧。”于是,就有了“奉旨填词柳三变”。

因为一场科举失意,发牢骚写出一首词,结果断送一生仕途,柳永确实有点自作自受。但是,也正因如此,让柳永更多时间流连于坊曲和烟花之地,在这里找寻精神寄托,从而创作出大量流传千古的词作,造就了一位著名词人。

回头再看那场科举中榜上有名的书生,皆被世人遗忘,甚至连名字都未留下,而落榜的柳永却得以青史留名。笔者不得不感叹:时也,命也!

断送一生惟有酒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千年前的一场科举,断送了此人一生仕途,却也造就了一位大词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