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商朝怎么建立的 從地下挖出來的王朝——商代

火烧 2022-05-10 21:37:03 1042
從地下挖出來的王朝——商代 近日,河南省濟源市柴庄地區發掘出土的商代晚期遺址引發了眾人廣泛的關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商代墓葬以及青銅器,其中尤以祭祀禮器、樂器居多,另外在遺址中還發現了人殉現象,為人們對
商朝怎么建立的 從地下挖出來的王朝——商代

從地下挖出來的王朝——商代  

近日,河南省濟源市柴庄地區發掘出土的商代晚期遺址引發了眾人廣泛的關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商代墓葬以及青銅器,其中尤以祭祀禮器、樂器居多,另外在遺址中還發現了人殉現象,為人們對商代祭祀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材料。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殷商田野考古中取得的重大發現。就商代本身來講,殷商王朝由傳說朝代轉變為信史也是主要依靠的田野考古發掘。
更確切地說,商代就是「從地下挖出來的朝代」。在20世紀初,顧頡剛的疑古論在歷史學界大行其道,疑古學派認為中國古代史是「層累造成的」,「時代愈向後延展,中國傳說中的古史期就越長」。而殷商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朝代最早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而《史記》完成時其實間距離商代滅亡已經1000多年了,從此直到清末民初,商王朝只存在於後世歷史文獻記載中,並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商王朝是存在的。
直到後來出現了五個人:王懿榮、劉鶚、羅振玉、王國維、傅斯年。王懿榮發現了甲骨文,其後繼者劉鶚第一次將甲骨文系統的整理成書,命名為《鐵雲藏龜》。羅振玉經過多方調查,發現甲骨文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地區,王國維則進一步結合文獻資料推定這一地區就是殷商都城之一。20世紀20年代,時任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開始對安陽小屯地區進行第一次發掘,殷商王朝作為一個可信朝代第一次有了直接而有力的證據,商代也有傳說變為信史。而河南安陽小屯地區從此又有了一個別稱——「殷墟」。自此之後,越來越多的殷商遺址在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地區被發現。
傅斯年
由於年代久遠,我們還是不能像明清歷史那樣掌握大量的歷史細節,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史記》、《尚書》等古代文獻記載再結合殷商田野考古發掘的成果,後世學者基本可以廓清商代歷史的發展趨勢。殷商的起源可以以八個字來概括「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人始祖殷契便出生了。此後,其祖先世系的發展依次經歷了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天乙、成湯,成湯得到名士伊尹,商族逐漸強大了起來,最後成湯滅夏,商王朝正式建立。此後商王朝的國君世系依次經歷了外丙、中壬、太甲,後來因為太甲暴虐成性,宰相伊尹放逐太甲,自己攝政當國,等到太甲悔過自新後,伊尹重新立太甲為君。此後國君世系有經歷了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其中中丁至陽甲時期,商王朝內部政治鬥爭激烈,國家實力大減,外族入侵頻繁。
陽甲死後,盤庚繼位,在位期間發生了著名的「盤庚遷殷」歷史事件,商王朝從此定都於殷,商王朝內部環境暫時穩定下來,外敵入侵的局面也逐漸扭轉。此後商王朝的國君世系經歷了小辛、小乙、武丁。武丁在位期間商王朝迎來全盛時期,傅說輔佐武丁勵精圖治,此時的殷商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宗教文化活動頻繁,巾幗名將婦好就是在武丁時期,當下考古出土的器物也有相當一部分屬於武丁時期。武丁死後,商代國君世系又經歷了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武乙是商代國君里最有個性的一位,他在位期間不相信鬼神宗教,也是商代國君里唯一一位敢挑戰天神的人,在位期間做出了驚人的「射天」事件:以血裹箭,仰而射之。最後武乙貌似是被雷劈死了。武乙死後,商代國君世襲又經歷了太丁、帝乙、帝辛,帝辛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商紂王,商紂王在位時期,武王伐紂,攻入殷都,殷商滅亡。
殷商滅亡後,新建立了西周王朝大度的封商紂王之子武庚於往日的商朝舊都——殷,作為西周的屬國,殷商王朝的世系得以延續。三監之亂後,武庚被周公殺害,商代絕祀,商王朝殘留勢力徹底滅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