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的作者简介 于阗采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于阗采花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于阗采花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
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标签: 用人 其他
《于阗采花》译文
西域于阗的采花人,自认为天下的花虽出自不同地域,但大体上都差不多,女人大概也是如此。自从明妃王昭君远嫁匈奴,胡地原来自认为貌美的女子惭愧得要死,这时才知道汉地多出美女,是胡地的女子不能相提并论的。只可惜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才被丑化其画像,得不到汉元帝的召见,让那些相貌丑陋的女子占据皇宫后妃的位置。自古以来有多少的貌美女子,都不被赏识,被弃置在荒漠胡地,抑郁终老。
《于阗采花》注释
①于阗:古代西域的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②明妃:即王昭君。
③丹青:指画家。
④无盐:战国时齐国一位相貌极丑的女子,宣王立她为王后。
⑤蛾眉:美女的代称。
⑥皓齿:美女的代称。
《于阗采花》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其它作品
○ 将进酒·君不见
○ 静夜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望庐山瀑布
○ 行路难·其一

○ 李白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