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建筑能反映城市的个性
一个城市犹如一个人,它也应该有它自己独特的个性。“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首诗将“水乡城市”苏州的城市风貌和特色作了生动的描写。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以及风俗习惯、文化修养、宗教信仰的差异,人类创造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城市,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风采的个性。古希腊和古罗马雄伟的柱式、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有流动跳跃感的巴洛克建筑,以教堂尖顶为中心呈放射状道路的城市格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由400多座桥梁沟通了整座城市的意大利威尼斯城,以其独特的交通方式和著名的圣马可广场使世人为之倾倒;以黄昏美景著称的伊斯坦布尔,其拜占庭风格的清真寺尖顶组成了起伏多变的城市轮廓线;金碧辉煌、如火炬般跳跃的屋顶和葱头式尖塔,则构成了古老的俄罗斯城市特色;巴黎和伦敦以风格统一协调的美闻名于世;北京则是以一片蓝灰色的居民屋顶和千顷碧树衬托着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群,构成了东方城市的辉煌和大气;而上海则以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著称于世……
与这些富有特色的古老城市相比,现代城市形象正在趋向千篇一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何保持城市的个性,成了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首先必须考虑的一大课题。
![]() |
在城市交通日益高速化的情况下,建筑群的动观和静观对于决定城市的风貌特色,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历史遗存下来的优美的古建筑群和壮观秀美的新建筑群,常常给城市特色的形成绘出了基调。欧洲的许多著名城市都精心保护着历史建筑群所形成的城市轮廓线,以此作为城市的骄傲。即使在其中插入一些新建筑,人们也总是千方百计在色彩、形式或材料等方面,把它们设计得与古建筑协调一致。
此外,许多名城还拥有自己杰出的雕塑和标志性的个体建筑,它们几乎成了该城市的城徽。如哥本哈根的“海的女儿”、华沙的“美人鱼”、平壤的“千里马”、广州的“五羊”等。在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城市,雕塑几乎把城市变成了艺术博物馆,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感到心矿神怡。当然,标志性建筑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点睛之笔,如北京的天安门、悉尼的歌剧院、多伦多的市政厅、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建筑、布加勒斯特的洲际旅馆等,这些标志性的建筑,使城市和市民之间建立了感情上的某种联系,这正是现代城市所追求的精神功能。
关键词:建筑 城市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