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建筑融合人与自然
现代城市建筑是自然能源的主要消耗者。据联合国统计,与建筑有关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耗的50%,其中,建筑物取暖、降温和采光的能耗占全球能耗的45%,建筑施工的能耗占5%。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左右,随着城市建设和住宅发展,能耗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城市中兴建的一些建筑,过于追求形式美观和空间效果,十分讲究室内装饰、灯光效果和恒温条件,营造封闭式环境,却忽视了对自然光线、温度以及通风的利用,加剧了居室能源消耗,也使人与自然隔离开来。而明智的建筑师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他们认为,应提倡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因势利导地利用当地气候、地势、水域以及植被等自然条件,合理地从事建筑设计,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从而营造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的建筑环境。
|
例如,在布置建筑群体组合时,应尽量利用绿地、大小道路以及河流,采用点线结合方式,以减少对夏季凉风、冬季日照的遮蔽,尤其应避免在旧城区盲目建造高楼。就住宅单体而言,应设计便于形成自然通风的结构,屋顶应有隔热设施,外墙以淡色为主,起居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尽量都能采集到充足的自然光,从而减少人工照明。对一些公共建筑设施而言,也应本着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精神,将娱乐、餐饮等场所设计成半开放式的室内环境。
建设街区也是营造融合自然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街区园林,要注意改善当地的小气候,注重绿色植物和水域的布局,不宜过多地铺砌硬地和设置建筑小品,以充分发挥绿地和水体的遮阴、调温、减尘等功能。通过巧妙地规划室外场地,来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息和交往场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建筑融合人与自然,应当是城市建筑业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城市建筑 建筑环境
- 上一篇
为什么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常常有翘曲的飞檐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尤其是那瑰丽的大屋顶,屋脊带着柔和的曲线微微向四角翘起,彩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美丽极了! 可是,那些翘曲的飞檐难道只是为了装饰和美观吗?牢固、经济而适用,是房屋建筑的最基本要求。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各种类型房
- 下一篇
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色!
公园是节假日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在公园里观花赏鱼,小朋友还可以在儿童乐园尽情玩耍。公园对你来说可能很熟悉,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去过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或者是苏州的拙政园,而这些才是中国最著名的传统园林,其园林艺术闻名世界。. 在众多的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