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独,卑以自牧意思 虽然孟子提出“君子远庖厨”,但苏轼袁枚的身体很诚实
虽然孟子提出“君子远庖厨”,但苏轼袁枚的身体很诚实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不要说我们伧夫俗人,就是天上的神仙,也需要吃上等的厚味好菜过活,人世天然就更不必说了。固然儒学巨匠孟子2000多年前就提出“正人远庖厨”,但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为了口腹之欢,亲下厨房甚至研发新菜品,都不再话下。

北宋文学家苏轼多才多艺,留下了好多到处颂扬的文章和诗词,至今仍然是人人记诵的范例。
苏轼还有此外一个身份,就是美食家,而这个喜爱也让他略显悲吃力的人生中,多了不少情趣。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遭遇“乌台诗案”袭击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里非常吃力闷。
时代,他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更让人称奇的是,苏轼还写下了一阙《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土壤。贵者不愿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词中写清楚猪肉的做法,吃肉的酣畅,一个十足的吃货浮如今面前。
北宋元v四年(1089年),苏轼被录用为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率众疏浚西湖,在湖水最深处竖立三塔作为标记,还把挖出的淤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后人称为“苏堤”。
因为疏浚西湖大大便当了老公民的生活,过年时就有人抬猪担酒苏轼贺年,苏轼命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人人吃。
如许的猪肉人人应该都不生疏吧?没错,这就是有名的东坡肉了!
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还记载,苏轼曾与客人谈论吃饭的顺序,拿出一张纸来给人家演示:“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师长《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若是说苏轼对美食的追求,还停留在烹饪和发现的条理,清朝诗人袁枚则将“吃”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写下了一本《随园食单》撒布后世。
袁枚学问很深,他从《中庸》《典论》等古籍中获得前人对美食的追乞降一定,然后引申出“余雅慕此旨,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门生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
《随园食单》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等十四个方面,具体记述了中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风行的 326种南北菜肴饭点,还介绍了其时的琼浆名茶,真是让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