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亭 凤仪亭讲的是什么故事
凤仪亭讲的是什么故事
吕布趁着董卓上朝,窥视貂蝉,并邀貂蝉到凤仪亭相会,貂蝉向吕布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很是不满,对董卓产生怨恨。
恰巧董卓回府,见到此情形,抢戟执向吕布,吕布逃走。
从此二人相互猜忌,王允说董卓霸占貂蝉实在不该,吕布和王允计划一起除掉董卓,待董卓准备篡位的那天,吕突然倒戈,把董卓杀死。
历史渊源
貂蝉,山西并州(今忻州)人。
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
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
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
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
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
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闭月说的是貂禅,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
貂蝉是个完全虚构而又颇为知名的小说戏曲人物。
因为她出自虚构,小说戏剧家于是纷纷驰骋想你,创造了好几个不同形象的貂蝉。
在《三国志平话》里,貂蝉姓任,本是吕布的妻室,因在临洮乱中失散,进入王允府中。
貂蝉因烧夜香,王允撞见,问起情由,于是想出连环计,送貂蝉到董卓府中,挑拨吕布。
吕布一怒,入府杀了董卓。
这可能是最原始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貂蝉原属吕布之妻,因此王允使用的连环计就未免显得太卑劣了。
《演义》却不然。
写王允忧国,貂蝉愿意舍身报国。
貂蝉的形象显得高大了。

扩展资料:
多年来,《凤仪亭》的故事即以《演义》为蓝本。
《凤仪亭》以后,貂蝉的“历史使命”原已完成。
让她成为吕布的妻或妾, 固然未尝不可,但总使人觉得此事“了而示了”,倒不如“一纳头憔悴死”来得干净利落。
照我看,这未始不是一种进步。
貂蝉本来是个虚构中的人物,凭你怎么捏合都不妨事。
史书上只有这样两句话:“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 心不自安。”本来与王允无关。
但有人又从《开元占经》卷廿三查出另一种出处: “《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貂蝉以惑其君。
’
那么,貂蝉又实有其人了,不过这貂蝉却是董卓找来蛊惑汉献帝,而且是曹操教唆的。
真是越弄越胡涂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凤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