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南北朝灭佛 宇文邕灭佛治世

火烧 2022-09-05 05:03:11 1060
宇文邕灭佛治世   北周时,佛教、道教势力急剧扩张,不仅损害了政府的税收与摇役、兵役,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经济势力的扩展。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最重孺术,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

宇文邕灭佛治世  

南北朝灭佛 宇文邕灭佛治世
  北周时,佛教、道教势力急剧扩张,不仅损害了政府的税收与摇役、兵役,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经济势力的扩展。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最重孺术,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据《广弘明集》卷7《叙列代王臣滞惑解》载言:公元567年,蜀郡公卫元嵩上书说:“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柞失。大周启运,远慕唐、虞之化,宜遗齐、梁之末法。”他的意见深受宇文邕的赞赏。道士张宾也上书请求废除佛教。于是,宇文邕召集群臣及名僧、道士,讨论三教的优劣。意在压低佛教的地位,定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可是,当时执掌朝政大权的是笃信佛教的大家宰宇文护,不表同意,加上道安、鄄鸾等上书低毁道教,因此,虽经多次讨论,三教未能定位。公元572年,宇文邕诛宇文护,始掌朝政大权。次年十二月,又召集群臣、道士、名僧进行辩论,始定出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的位次。由于名僧僧动、僧猛、静蔼、道积等奋起抗争,极力诋毁、排斥道教,又使这次的位次未能付诸实现。公元574年,宇文邕再次召集大臣、名僧、道士进行辩论。在会上,佛、道两家斗争非常激烈。据《续高僧传・智炫传》记载,智炫在辩论时力挫道士张宾,宇文邕为道教护短,斥佛教不净,智炫答道:“道教之不净尤甚!”
  宇文邕这次原来只想罢斥佛教,由于道教的迷信方术和教义的虚妄,经道安、甄鸾、智炫等人的揭发,已经彻底暴露,因此,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即僧尼)道士,并令还民”。诏令发布之后,立即实施。“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蓝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公元577年灭北齐后,宇文邕在邺城新殿多次召请名僧,解释尊儒灭佛的原因与意义,与会的500僧人都沉默不语,只有慧远明确表示反对,并且以阿鼻地狱相威胁。佛教徒任道林也上书反对毁佛,以因果报应进行恐吓。宇文邕表示自己不是五胡,无心信佛。他权衡得失后,最终决定在原齐国境内灭佛,寺院等“还准毁之”,于是,整个中国北部的佛教都被禁绝了。
  周武帝这次灭佛比较彻底。据《房录》卷11记载:其时’‘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共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宅第。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这次灭佛,北周政府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寺观财富,而且获得了近300万的编民,遂使生产日益发展,“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从而,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和对突厥的斗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