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触类旁通素材 触类旁通

火烧 2021-04-24 16:05:32 1087
触类旁通 【成语名字】触类旁通 gt 【汉语拼音】chù lèi á g tō g gt 【成语解释】 gt “触类”,谓接触与已知事物相类似的事物。语出《易经.系辞上》。“旁通”,向旁伸展而通达。语

触类旁通  

触类旁通素材 触类旁通
【成语名字】触类旁通>【汉语拼音】chù lèi páng tōng>【成语解释】> “触类”,谓接触与已知事物相类似的事物。语出《易经.系辞上》。“旁通”,向旁伸展而通达。语出《易经.干卦》。后用“触类旁通”谓据对已知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进而通达对其他类似事物的认知。>【成语典故】> 1、“触类”:《易经.系辞上》> 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成语注解】> 1、八卦:《易经》中八个基本的三爻卦,又名“经卦”或“单卦”。相传为伏羲氏所作,由阴爻(*)、阳爻(*)组合而成,三爻成卦,以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的变化。八卦为干、兑、离、震、巽、坎、艮、坤。> 2、引而伸之:指由八卦加以引申推演而成六十四卦。> 2、触类而长之:谓触逢类似的情状,就可依六十四卦而推演扩大,作灵活的运用。> 2、“旁通”:《易经.干卦》> 大哉干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成语注解】> 1、六爻:《易》之卦画称为“爻”,每一重卦皆含有六画,故称为六爻。> 2、六龙:指干卦的六爻。> 3、 御天:驾驭掌控天道的变化。>【成语出处】> 1、《文史通义.内篇五.诗话》:“事有是非,辞有工拙,触类旁通,启发实多。”> 2、清.陈确〈示友帖〉:“使吾辈举事,能事事如此,便是圣贤一路上人,要当触类旁通耳。”> 3、清.陆陇其《松阳讲义.卷四.子贡曰贫而无谄章》:“告往知来,触类旁通。如此其于《诗》也何有!是虽赞其善悟,其实则深有味乎!”> 4、清.魏裔介〈与侄勖纂修先贤卜子集书〉:“古人之于诗,如饥渴之于饮食、衣服之于身体。而后世之学者诵之而不知其义,亦鲜能触类旁通,引而喻之。”> 5、清.黄中松《诗疑辨证.卷四.鹤鸣篇》:“夫天下之理不尽于四者。即四者推之,触类旁通,理无不该,事无不备,举天下而措之,可也。”>【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谓据已知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进而通达对其他类似事物的认知。> 使用类别    用在“领会贯通”的表述上。>【触类旁通造句】    > 1、你能触类旁通,才想得出这样的答案。> 2、为了活用知识,务求触类旁通,不必硬记死背。> 3、我依据老师的解说,触类旁通,解决了许多问题。> 4、出这种思考性题目,就是要增加同学触类旁通的能力。> 5、从我过去的经验触类旁通,也可推出这件事情的因由。> 6、他才思敏捷,老师每讲完一个,就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7、你如果弄懂这些例题,就可以触类旁通,计算后面的习题了。> 8、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就是要我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辨识>【近义词】: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反义词】:刻舟求剑,食古不化>【参考词语】:触类而长>【汉语拼音】:chù lèi ér zhǎng>【成语解释】:据所得加以推演扩大。“触类”之源见“触类旁通”条。> 1、《易经.系辞上》:“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参考词语】:触类可通>【汉语拼音】:chù lèi kě tōng>【成语解释】:即“触类旁通”。见“触类旁通”条。> 1、宋.朱熹〈答何叔京书〉其四:“昔闻之师,以为当于未发已发之几,默识而心契焉,然后文义事理触类可通。”>【触类旁通的】> “触类旁通”系由“触类”及“旁通”二语组合而成。“触类”是出自《易经.系辞上》。〈系辞〉上、下篇是〈易传〉中的两篇,主要是在阐述《易》道的起源与作用。其中有一段说:“用蓍草占筮,得到单卦,仅是一种『小成』。据所得的单卦加以推演、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理解其刚柔相推而生的变化,进而增长对其他类似事理的认知,天下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便尽在其中了。”“触类”即从《易经》原文中的“触类而长”截取出来。“旁通”二字则是出自《易经.干卦》。《易经》六十四卦以干卦为首,干卦纯粹由六个刚健的阳爻组成,象征着天,是万物的根源。当干卦六爻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功能,就能向旁伸展而通达万物的性情,随不同的时机,驾驭着六龙,运行于天地之间,能使云行雨降,天下万物均沾其利。“旁通”即从原文“旁通情也”截取出来。后来“触类”和“旁通”被组合成“触类旁通”,比喻据已理解之事物的知识或理解,进而通达对其他类似事物的认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