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真实的日本鬼子 老兵:日本鬼子半夜來搶糧,一晚上我們戰鬥4次

火烧 2021-07-31 13:36:58 1045
老兵:日本鬼子半夜來搶糧,一晚上我們戰鬥4次 顏順朝,當年是抗日民兵,筆者有幸採訪了他,他為我講訴了他們民兵一晚上和日偽軍作戰4次的故事,以下是他口述:在抗日時期,我們這裡新設北港鄉,屬原高郵縣第七區

老兵:日本鬼子半夜來搶糧,一晚上我們戰鬥4次  

真实的日本鬼子 老兵:日本鬼子半夜來搶糧,一晚上我們戰鬥4次
顏順朝
,當年是抗日民兵,筆者有幸採訪了他,他為我講訴了他們民兵一晚上和日偽軍作戰4次的故事,以下是他口述:
在抗日時期,我們這裡新設北港鄉,屬原高郵縣第七區(前身黃邳區)領導,只有現在以青鄉北盪、姜圩、姜港、北港四個村的範圍。
1943年春季,北港鄉已由敵占區、半控制區轉到完全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了,邊緣區距離臨澤日偽據點只有三里多路。為了有效地保衛這塊根據地,包圍敵據點,我們在邊緣區設置了封鎖線,在封鎖線內外一定範圍內,破壞了道路與橋樑,並鋸倒兩岸的樹木,橫入河中築成木壩,既可以水不斷流,又把水路交通堵死,重點地段又埋雷,使日偽軍不敢妄自蠢動,無法越雷池一步。
1943年農曆八月初,臨澤日偽軍又瘋狂了,但白天不敢出動,妄想在黑夜偷竄到我們根據地搶糧。而根據地「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在封鎖線全線,北港鄉的抗日民兵和敵人交火了。
開始,偽軍帶著日軍,乘夜由臨澤東北面竄出,經菱湖庄到達我邊緣區,想從北津白溝口突入。這是北港鄉封鎖線第一個哨口,鄉武裝委員會主任帶領民兵負責把守的,最先和敵人交火了。這個哨口,人槍不多,八個人,八條槍,其中還有兩條「土造子」,不管打,子彈更是不足,而且「挑火」多。
但是,我們八個人分幾組,位置不斷轉移,這裡一槍,那裡一槍,虛張聲勢,使敵人摸不著底,找不到目標。戰鬥持續了約一小時,大家愈戰愈強,有兩個民兵身帶輕花也不下火線。分武委會主任用的是一支馬拐槍,不知射倒幾個偽軍呢!日偽軍無法入侵,滾了。
日偽軍在北津門哨口碰了一鼻子灰,又向南竄到顧鐵溝口。這時我們封鎖線上第二個哨口,由抗日分長帶一班民兵把守,不足十條槍。戰鬥激烈,分長和一個民兵帶了花,送後方醫院治療。日偽軍還是沒有得逞,又滾了。
日偽軍像沒頭蒼蠅亂撞,再向南竄到北港後庄河口。這是我們封鎖線上第三個哨口,由抗日民兵聯防隊把守,也是不足十條槍。這裡戰鬥最激烈,聯防隊員們利用有利地形在河東岸,用排槍向河西日偽軍狠狠地射擊,日偽軍機槍張口了,很快又被我們打啞了,同樣還是不能得逞。次日封鎖線外群眾過來報信,日偽軍被打傷不少,地上血跡斑斑,還有重傷號呢。
日偽軍在一夜之間,三戰三敗,仍不死心,繼續向西竄到傅家溝口,想從我這第四個哨口突破,侵入我根據地。在這裡,同樣遭到我英勇民兵的抗擊,並擊壞敵人的竹橋等物資。敵人無可奈何,只好狼狽逃回據點,縮進烏龜殼裡去了。
北港鄉的抗日民兵,一夜四戰,取得了勝利。第二天,高郵縣第七區區長徐協同志特地傳令嘉獎,並親自送來兩張委任狀——韓仰耕擔任北港鄉代理鄉長,顏順朝擔任北港鄉抗日武裝委員會主任。徐協區長還讚揚說:昨夜北港鄉對敵人打得很出色,大批日偽軍來犯,被我們幾個民兵頂回了,同志們真了不起。他還親臨哨口,教我們民兵唱歌「打得好來打得好,再來一個打得好!」
從此,大長民兵的志氣,大滅敵人的威風,我們武裝民兵在封鎖線上更加活躍,日日夜夜,風風雨雨,堅持哨口,未嘗稍懈,先後與日偽軍大小戰鬥數十次,總是以少勝多,以劣勝優,把日偽軍阻擊在封鎖線外,使之始終不能侵入我根據地一步。抓過日偽軍的一個暗探,送出封鎖線外槍斃了;繳獲過敵人的竹橋和軍帽、軍鞋等戰鬥勝利品;特別保衛了我抗日民主根據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戰績輝煌。
1945年農曆正月初十,臨澤解放,我們北港鄉對敵鬥爭的封鎖線已完成歷史的使命,就撤了。
今日重溫戰史,實在倍加興奮,在那艱苦的抗日戰爭年代裡,經過三年的嚴峻考驗,我們的封鎖線、我們的哨口,比銅牆鐵壁還要堅固,這是我們黨和抗日人民的驕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