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腊八节和哪个帝王有关 臘八節醉酒的詩人,憂國憂民,連宋朝皇帝也為他擺退休宴

火烧 2021-07-31 21:17:38 1047
臘八節醉酒的詩人,憂國憂民,連宋朝皇帝也為他擺退休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到了臘月初八,年關將至,年味就越來越重了,城市鄉村都開始為過年忙碌起來。臘八節

臘八節醉酒的詩人,憂國憂民,連宋朝皇帝也為他擺退休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到了臘月初八,年關將至,年味就越來越重了,城市鄉村都開始為過年忙碌起來。

臘八節在歷史上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從先秦時期開始,就有了在臘月祭祀的習俗。「 ”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在每年歲末,辭舊迎新之際,用盛大的豐收慶典來告祭神靈和祖先,並祈求保佑來年更加風調雨順。

遠古人類信奉神秘主義,後來則漸漸將祭祀活動演變成了煮臘八粥、吃臘八蒜、喝臘八醋等各種各樣的習俗。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 ”臘明日,人眾卒歲,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日初歲。”在臘月的這一天,人們在一起吃飯可以帶來更多正氣,所以稱之為新一年的開始。

在中國很多注重傳統的人家里,更是認為,在臘八節喝下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不但會迎來好運,而且也是為過去一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而在多年前的宋朝,由於受唐朝佛教興盛的影響,臘八節的佛教意味變得相對濃厚,平常人便逐漸淡忘了這個節日的意義。可即便如此,還是有部分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出門會友,與友人吟詩聚會。

故而,自古以來寫在臘八節這天的詩詞便不計其數。愛國詩人陸游閑來無事,去鄰居家喝了一碗粥,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壯志未酬的杜甫一生飄零,在臘八這天感懷人生,寫下了傷情的《臘日》。

今天要說的這位詩人喻良能,跟杜甫一樣,他也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朝廷官員,並且同樣也作了一首臘八詩, 只是這首詩讀起來更加令人感傷。

《臘八日雪參議林郎中有詩因次韻》

宋 喻良能

玉樹參差見,銀花子細看。

淖糜分臘序,圓炭度朝寒。

冉冉頭新白,匆匆歲又殘。

聊憑一杯醉,忍把兩眉攢。


這是一首五言詩。詩的首聯描寫了寒冬臘月的天氣,天空正在下着雪,將高低錯落的樹裝扮得如同神話故事中才有的仙境一般。這一句詩將環境描寫得格外優美,意境呼之欲出。

次聯是起一個點題作用,臘八詩怎能不寫臘八節的習俗?「 ”淖糜”、「 ”圓炭”是臘八節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這也說明了在宋朝時,人們會在臘八節這一天喝粥求福,烤火御寒。

腊八节和哪个帝王有关 臘八節醉酒的詩人,憂國憂民,連宋朝皇帝也為他擺退休宴

勁聯則感嘆了歲月的流逝,一年很快又過去了。只有越來越多的白發,可以證明時間的殘酷。這里詩人對於現實的無奈之情,躍然紙上。喻良能的一生雖然不及杜甫般大起大落,但他為官時恰逢金兵入侵,社會動盪,民心不安,賊寇和土匪一時也狼煙四起,讓主管一城戰事的喻良能大傷腦筋。

而落筆是一個轉折。與其愁眉不展,不如一醉方休。「 ”聊”是作副詞用,承上啟下,語境隨之改變。片言數語,勾勒出詩人雖悲嘆於世態炎涼,為官艱辛,但終究豁達的心性。

喻良能作為宋朝詩人,他的作品雖不能與同時期的蘇軾、陸游、王安石等相比,但其愛國抱負和一心為民的思想卻與他們相差無幾。一生的仕途雖然艱難,可他始終堅持着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謀福的政治主張。

難怪喻良能晚年申請退休後,當時的皇帝宋光宗也親自倒酒為他餞行,還讓御用畫師為他畫了一副功臣像送給他。可見他為國為民的辛勞,從朝廷到百姓,確是有目共睹的。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歡迎一起討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