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人胆大是什么意思 德高人膽大,仁義也傷人
德高人膽大,仁義也傷人
鍾離意,字子阿,會稽山陰(今屬浙江紹興)人,生於新朝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東漢時期著名清官。
《後漢書》記載:鍾離意最初任職郡府督郵,他下屬的某縣亭長收受他人的禮酒賄賂,太守下公文要求查辦。
鍾離意將公文緘封後退還太守,寫信稱:“《詩經》有雲:‘先給妻子做遵守禮法的典範,然後才能更好地治理家庭、邦國。’政事開明首先要以教化為根本,應采取‘由近及遠’的方式,大人應該先查處府內,暫且寬恕偏遠州縣的細微過失。”
太守覺得鍾離意的話頗有見地,是個德才兼備的賢良之才,於是命其參與管理縣裡的事務。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會稽郡發生瘟疫,死者數以萬計。
鍾離意獨自去疫區撫恤災民,查看疫情,招募民間醫生研製藥方,採購草藥,配製成藥親自到百姓家中,提供給災民,轄境百姓依靠鍾離意得到了及時的救治,很多人保住了性命。
不久,鍾離意被地方官員舉孝廉,被朝廷征召,任命為大司徒侯霸的屬下。
某一次,鍾離意奉詔押送一些犯人去河內(今屬河南武陟西南),當時正值隆冬時節,冰天雪地,很多犯人都凍傷了。
一行人走到弘農(河南靈寶北部)的時候,鍾離意寫信向弘農屬縣求助,給犯人做棉衣,同時上書向皇帝匯報當時的情況。光武帝劉秀把奏章轉給侯霸,稱讚鍾離意“仁於用心,誠良吏。”
途中,鍾離意憐憫犯人,就給他們解開冰冷的鐐銬,允許犯人自由行走,告訴他們目的地和時間。
鍾離意的仁厚感動了犯人,到了預定的日期,這些犯人全部趕到目的地,沒有一人逃走。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鍾離意遷任堂邑(河南濮陽)縣令,縣民防廣為了給父親報仇犯罪入獄,服刑期間,母親病逝,防廣聞知消息,整天哭泣,不吃不喝。
鍾離意得知情況,憐憫而為之感傷,於是下令釋放防廣,讓他回家料理母親殯斂喪事。
屬下丞掾勸阻,認為大為不妥。鍾離意說:“罪自我歸,義不累下!”
——因此獲罪,責任在我一人,講仁義者不會連累屬下!
鍾離意執意釋放了防廣,防廣安葬了母親,如期返回了監獄。

鍾離意秘密上奏光武帝,詳細匯報此事,光武帝詔令,赦免防廣的死罪,改為有期徒刑。
劉秀
鍾離意一向主張對犯人“輕刑慎罰”,他出任瑕丘(山東兗州)縣令的時候,有一天,縣裡小吏檀建知法犯法,有盜竊行為,事發後,鍾離意屏退左右,單獨向檀建了解情況。
檀建磕頭認罪,鍾離意不忍懲罰,就命其暫時回家休長假。
檀建回家後,父親聽說了這件事,給兒子置辦點酒菜,對兒子說:“吾聞無道之君以刃殘人,有道之君以義行誅,子罪,命也。”
——我聽說無道之君用利刃殘害人,有道之君以仁義誅人,你犯了罪,這是命啊!檀建的父親於是“令建進藥而死。”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駕崩,漢明帝劉莊即位,鍾離意升任尚書,期間,交趾太守張恢貪汙黃金事發,被召回京城處死,漢明帝詔令將其贓款賞賜群臣,鍾離意把自己得到了那份賞賜丟在地上。
漢明帝大惑不解,問他為何如此,鍾離意說:“此臧穢之寶,誠不敢拜!”
漢明帝讚歎說:“清乎尚書之言!”於是命人從國庫另取三十萬錢賞賜鍾離意,同時提拔他為尚書仆射。
鍾離意品德高尚,為官清廉,更適合做地方官,而不適合在朝堂侍奉君主。
他常常直言勸諫,難免得罪性情急躁的漢明帝,受到權貴排擠,後被遷往魯國為國相。
五年後,鍾離意病重,臨終前上書,勸諫皇帝身處太平盛世,凡事不能操之過急,應當寬容臣民,漢明帝大為感動,賞賜二十萬錢用以褒獎。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鍾離意病逝,享年六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