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 季羡林简介_季羡林个人资料

火烧 2022-08-12 07:16:34 1071
季羡林简介_季羡林个人资料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 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

季羡林简介_季羡林个人资料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 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 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 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 24 季羡林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 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 长。1911 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还是着名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 年,仍旧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综合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 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 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 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 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 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 法,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 译释,1980 年又就70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 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 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并且吐火罗文在世界上仅有不到30 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 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 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 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 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 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 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 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 余,800 预计15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 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 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 《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 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 证明了语尾-am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 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 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 论集》(1982 年)、《吐火罗文A 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 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 史知识》等。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 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 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忆往述怀》《留德十年》 《新纪元文存》等。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 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 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 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 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 增加。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 真正善良的人季羡林简介,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 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季羡林简介,她绝对忠 诚,绝对服从,绝对爱。 同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季羡林这一走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 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 人的生计。

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 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 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 裂,13 年不曾相见。13 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02 老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在2002 年后,他再想见 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2008 年,季承见到了 已经97 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 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人以外,还有几只猫。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 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

清华园日记季羡林 季羡林简介_季羡林个人资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