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李世民曾被他打的狼狈逃跑!如果没出意外,可能就不会有大唐盛世
李世民曾被他打的狼狈逃跑!如果没出意外,可能就不会有大唐盛世
李世民曾被他打的狼狈逃跑!如果没出意外,可能就不会有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戎马一生,南征北伐开拓疆土,用过人的军事素养与谋略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平生数百次战役鲜有败绩,唯有浅水原一战,李世民率领的唐朝军队却惨败。战胜他的就是薛举,那么,这位差点将刚刚建立的唐朝覆灭的薛举,又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人物?
薛举生于隋朝末年,正是群雄割据的年代。他本是名门望族出身,自幼结交当地豪杰,渐渐有着自己的势力。恰逢乱世,群雄蜂起,而薛举也不甘平凡,揭竿而起,先后攻下金城郡(今甘肃兰州一带)、枹罕郡(今甘肃临夏一带)、西平郡(今青海乐都一带)、浇河郡(在今青海)、天水郡(今甘肃天水一带),割据一方。
李世民方面,由于关陇贵族的支持,仅仅四个月便从太原攻入长安,先于薛举一步占据关中。虽然占据关中,但日子并不好过,四面八方人马都惦记着关中这块肥肉,而当时对于李唐集团最具威胁的当属薛举的起义军。薛举的起义军风头正盛,极短的时间内先后将陇右收复,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薛举的下一步动作自然是向东攻打李渊所在的长安。
于是便爆发了浅水原战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两方的实力对比,当时薛举占据陇右,号称兵马十三万,但当时薛举真的有十三万人马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据《隋书·地理志》在大业五年极盛时记载,陇西全境人口不过八万人,即使后来吸收羌人两万以及唐弼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七八万左右。如若真的有十三万人马,以陇西的经济条件,粮食供给必然不足,所以薛举十三万人马只是夸大其词。
而唐朝方面,太子建成率军在攻打王世充,其余兵马皆在镇守当地无法调动,那么李世民的兵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里可以从史料中找出,李世民调动的兵马并不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太平公主手下的十万兵马加上各地投降的军队少说也要有十二三万左右,那么,在李世民占据人数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是败于薛举呢?
薛举在攻取陇西后,便率大军东伐,李渊便派遣自己的次子李世民前去迎战,上文已经提到了,薛举的兵力远少于李世民,但却接连败退,这便涉及到问题的关键了,为何薛举兵力远不足李世民却能接连取胜?以当时唐朝的情势来看,李建成的兵马在洛阳直面王世充,裴寂率兵抵御刘武周对于太原的骚扰,唐朝的核心精锐都不在。
浅水原一战,由于薛举方面李世民抵抗有些吃力,便从李建成军中将刘文静以及殷开山掉到了西面战场,而巧合的是李世民在这场战役前又因病无法坐镇前线。虽然李世民不在前线,但还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刘,殷二人坚守,毕竟薛举是大军来犯,粮食供给难以持续,而李世民是本土作战,更有关陇贵族的支持,粮食供给是一定没有问题的。
但殷开山和刘文静是李建成的嫡系,对于秦王李世民并不是十分忠心,由于殷开山的轻敌,使得浅水原一战,唐军损失惨重,数位大将被俘,高墌失守,李世民狼狈逃回长安。
浅水原惨败后,唐朝由于初建本就不稳定,加上此次大败更促进了关中的混乱。若此时薛举率军继续东征,唐朝只能将李建成兵马全部调回驻防,那样王世充便会趁机向北夺回失地,唐朝此前多年的努力便荡然无存了。薛举接下来本该大显身手,却没想到突然染疾,暴毙而亡,此时距离他大胜唐军仅一个月。

薛举死后,其子即位,本该继续东征的西秦军队因为薛举的离世而不得不撤退。薛举死后,西秦内部矛盾激化,薛仁杲没有其父薛举的统治力,致使西秦国力迅速下滑,而李世民抓住了这次机会,率军一举攻破西秦,俘获薛仁杲。
综上,薛举虽说完胜李世民,但并不是因为李世民的能力与薛举的能力相差甚远,而是许多客观因素导致了这次战役的失利。淝水一战,苻坚八十万军队却没有打过谢安的八万人马,所以李世民的失利只是因为军队的实力以及将领的不听指挥而导致的,但即使如此,李世民依旧有着不能推卸的责任。如果薛举没有意外病死,那么唐朝会陷入两难的地步,虽说薛举难以覆灭唐朝,但却会使唐朝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历史的长河中可能也就没有大唐盛世了。。。
相关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兵之道,李世民是如何用兵的?
- 唐太宗昭陵在哪里 唐太宗陵墓介绍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用兵之道
- 杜如晦房玄龄 历史上出了名的妻管严:房玄龄,李世民对他老婆都是一个大写的“服”字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唐太宗为何要痛骂自己的儿子禽兽不如?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武则天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的母亲是谁?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 唐太宗李世民的简介 武则天为什么会被李世民冷落十二年?对手实力强
-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中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