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能打过二战德国吗 如果希特勒不挑起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會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么?

火烧 2022-07-31 11:07:51 1045
如果希特勒不挑起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會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么? 1929年,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後,希特勒正好獲得了上台的機會。在他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後,許下了一個歷史上著名的承諾:讓德國

如果希特勒不挑起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會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么?  

中国能打过二战德国吗 如果希特勒不挑起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會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么?
1929年,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後,希特勒正好獲得了上台的機會。在他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後,許下了一個歷史上著名的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意外的是,他這句承諾竟然不是虛言,因為在不久的將來,他真的實現了。不過,既然他這麼有「能力」,為何不繼續帶領德國走上復甦經濟的道路,反而要逆流而上,悍然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呢?
先從成功遏制住通貨膨脹來說,僅憑希特勒一人之力絕對不可能做到,真正做到這一切的,其實要歸功於站在他背後的「經濟大腦」——亞爾馬·沙赫特。沙赫特是德累斯頓銀行的前行長,曾親自參加了一戰的賠款談判,後來又主導了「地租馬克」的發行,他通過綁定國家的土地和工業產品,成功抑制了惡性通脹的持續,避免德國淪為經濟危機之下的「炮灰」。
然而,沙赫特採取的封閉經濟政策,只是想幫助德國脫離經濟危機,但實際上,他卻間接地促成了德國戰備化。1936年,在德國經濟恢復到一定水平之後,沙赫特建議希特勒停止封閉式的經濟模式,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加大自由貿易在經濟中的比重。如果希特勒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也許二戰不會爆發,只可惜希特勒目光太狹窄。
因為對希特勒來說,封閉式經濟不是為了恢復經濟,而是為發動戰爭做準備。他對經濟的認知非常粗淺,在他看來,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是軟弱的,德國不應該被國際市場所左右。因此,到了30年代末期,隨著國內資源的空虛,希特勒已經不再不滿足於經濟殖民東歐的小國,他希望把更多的東歐土地納入他的德意志封閉經濟體中。
捷克斯洛伐克的軍工、羅馬尼亞的石油、以及南斯拉夫的軍隊,都是讓希特勒兩眼放光的「獵物」,他曾無數次地幻想,如果將這幾個國家併入德國,德國既不用擔心經濟危機,也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再者,一戰的失敗,導致德國東部的領土全部割讓給波蘭,從而失去了重要的煤礦與生鐵產地,而且阿爾薩斯洛林回歸法國後,導致德國的礦石開採量直接減少了70%,每次想到這,希特勒就恨得牙根痒痒。
事實上,早在1937年的侯斯巴赫備忘錄中,希特勒就已經明確闡述了,德國需要通過向東歐擴張來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與此同時,戰爭狂人希特勒還指出,德國軍隊已經完成現代化改裝,如果不趁著這個時機出擊,再等幾年,裝備就會過時,那時候的德國就會民不聊生,更加沒有「抬頭」的希望。
所以,希特勒在發動戰爭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孤注一擲的準備,只是他把結果想得過於美好。不過,到底是經濟問題迫使希特勒發動戰爭,還是希特勒為了發動戰爭而改造經濟,我們卻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希特勒在經濟問題上,絕對是一個盲目的門外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