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墓 为什么人们对蒋经国评价较高
为什么人们对蒋经国评价较高
因为蒋经国对台湾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蒋经国在“行政院长”任内推动十大建设,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在推行十大建设之前还在行政方面进行十项革新,使行政执行更为简廉有效,此外也颁布“政治与社会革新”的八项要点,有人将这两次革新统称为“十八项革新”。
在其主政台湾期间较重视本土人才,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
在其执政晚年逐步开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以及实行“民意机构改革”等,开启了台湾政治民主化之路。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
1987年11月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近40年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在担任“行政院长”期间,蒋经国主张改革台湾人铺张餐饮陋习,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使餐饮奢侈风气有所收敛。
较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据报道,其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
同时也很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础医疗卫生建设,减少城乡差距,使台湾的乡村建设程度较进步。
由于其作风亲民,深受台湾民众的好评。
当他在台湾逝世的消息传出,不少台湾民众曾闻声痛哭。
迄今为止,在对以往几位台湾领导人的民调中,他仍是最受台湾民众肯定的一位。
扩展资料:
蒋经国之所以获得人们的肯定,是因为他在晚年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解冻”。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说:“台湾媒体针对台湾地区历任领导人的贡献,做过多次民调,经国先生总是名列第一,满意度高达七成。”
马英九的副手萧万长说:“我们很难想象,若非经国先生在辞世之前做此决策(指开放台湾人士赴大陆探亲),后来还不知道需要多久才有人能够踏出这历史性的一步。
多年来,‘开放大陆探亲’的满意度,在相关之民调中,都领先其它任何公共政策。”
台湾《联合报》在纪念蒋经国诞辰100周年时发表社论称:蒋经国一生集其大成的功业,就在毅然实现解严及开放两岸交流;这正是他油尽灯枯、呕心沥血之作。
如今回顾蒋经国的施政,虽亦不无犹豫曲折之时,但大体上则可谓是其道如矢、一往无前;他的每一重要步履,可说皆是为‘民主进阶’及‘两岸和解’在做积蓄及准备,而最后他在向国家及历史缴卷时,也交出了解严及两岸开放的漂亮成绩单。
gcdzg也给了蒋经国一些肯定的评价。
1988年1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音员张宏民身着黑色中山装,表情凝重地播报了第一条新闻:蒋经国在台北逝世。
第二天,国家领导人发表谈话,肯定了蒋经国先生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国家统一、表示要向历史作出交待、并为两岸关系的缓和作出一定的努力这一系列行动。
中共中央以及有关人士和蒋经国在大陆的亲属都向台北发去了唁电。
大陆一位学者在评价蒋经国时这样说:“有的时候,特别是关键时刻,一个处于关键位置的政治人物,他的取向、选择往往能决定历史的走向。
”可以说,在两岸关系上,蒋经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78年dp复出 蒋经国说他其实比md更厉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经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