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灵魂史话 史话0 68 马偕的教区
史话0 68 马偕的教区 1872年3月7日,加拿大长老教会所派的宣教师偕叡理(Rev. George Le lie Mackay) ,由李庥牧师 (Rev. Hugh Ritchie) 陪同,搭轮船
史话0 68 马偕的教区

1872年3月7日,加拿大长老教会所派的宣教师偕叡理(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由李庥牧师 (Rev. Hugh Ritchie) 陪同,搭轮船「海龙号」向北。德马太医生 (Dr. Matthew Dickson) 从台湾府同行。轮船摇摆起伏地航了两天之后,开入淡水河口而下锚。偕牧师,通称马偕,观看南北,再遥望内陆浓绿的山岭,颇满意,似听到一种平静明晰的声音在说 : 「你可住在这里,这是你傅教的地方」。从甲板上望台湾北部,其印象实在美丽,静立凝视,悠然神往。傍晚下船散步。有许多高大茂盛的枞树特别引起李庥的注意,使他想起故乡苏格兰。他在打狗没有见过枞树。他观察地势,淡水 ( 时沪尾街 ) 与一座孤立约有 700 呎高的山 ( 指观音山 ) 遥遥相对,在东方及南方后面山岭重叠,高至 3 、 4 千呎,极为感动,用手环指地平线而说到 : 「马偕,这就是你的教区」。德医生也说 : 「这比打狗美得多呢。」 (From Far Formosa, p.32-33) 是日是 3 月 9 日,北部教会就选用了这日作为设教纪念日。 翌日李庥牧师及德马太医生就起程,由陆路要去考察南部教区的最北站,而偕牧师也就跟去考察他将要传教的路站。一行在中坜过夜,第 2天到大甲,再到大社住了约一星期,此地以前未有宣教师来过,但已有教堂及会友,是英国长老教会区了。也到了内社 (今鲤鱼潭 ),过安息日后再回大社。随即住埔社,住了一个多星期,这些平埔社,均由在南部听过道的族人回来宣传服音者。回到大社后偕牧师与李庥、德马太道别偕一汉人返淡水,于 4月 6日到达,共计出去了 23天。从此以后偕牧师就以淡水为根据地,加速学习语言,收学生,逐开传道之路。 由偕牧师之日记及著作 From Far Formosa(1895年刊 ),吾人可以 -读到他如何拓展教务及巡回考察的体验及见闻。他出去旅行,常带了学生同行,主要的是步行,有时经过山岭、沙碛、丛林或奔流。有时也坐轿子,但不为喜爱自然风景的偕牧师所乐用。在急流中乘船,十分危检。刘铭传任巡抚后,台北府城渐整顿,在城内、艋舺、大稻埕有人力车之便,而在鸡笼 (基隆 )及竹堑 (新竹 )之间也铺设了一绦约 50哩的铁路。他的足迹,遍及北部各地,噶玛兰平原,进而沿东海岸南丁,也到附近岛屿。他曾绘了一幅地图,标明所建设教堂的地方,共有 60所,北部已成一个教区。
很赞哦!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