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们的英雄故事 写一篇有关革命英雄的故事大约350个字
写一篇有关革命英雄的故事大约350个字
写一篇有关革命英雄的故事大约350个字
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做好事常不留名,所以他一生做过多少好事已经无法统计。1962年8月15日雷锋逝世后,md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lq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dz题词:“学习雷锋做md的好战士。”ze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全国特别是青少年当中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主要归纳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螺丝钉精神、公而忘私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现在,雷锋精神已成为“做好事”的代名词,并漂洋过海成为世界人民的楷模。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敌后武工队”,刘胡兰觉得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料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昂首挺胸大义凛然,敌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铡刀连铡几个人,她依然铁骨铮铮,向着气势汹汹的敌人怒吼一声:“我咋个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惨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三、重于泰山的革命战士——张思德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为掩护战友而牺牲。9月8日,md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专门撰写了纪年文章《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给予了极高评价,文章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四、为了新中国炸掉敌人碉堡的——董存瑞
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正当总攻冲锋号吹响的时候,突然迎面的桥上敌人暗藏的碉堡射出了一窜窜火舌,阻挡了解放军的冲锋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毅然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9岁。牺牲时董存瑞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五、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
黄继光,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担任爆破任务。在手雷掷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六、严守纪律为国捐躯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敌人发射的一颗燃烧弹正落在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火苗慢慢烧到了他的身上,此时,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向后一滚,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但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定地趴在地下,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最后壮烈牺牲,死时手指头已全部插入地下。邱少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七、坚守阵地出色完成阻击任务的——杨根思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曾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50年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先后多次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八、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罗盛教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晨,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罗盛教听到喊声,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又跌入水中。最后拼尽最后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也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
王杰,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辅导江苏邳州张楼公社民兵投弹演习时,一民兵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投到了人群中,危急关头,王杰用身体扑了过去,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被挽救了,王杰却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ze、dz、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部队”、其所在班为“王杰班”。
十、勇拦惊马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欧阳海
欧阳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1963年11月18日,随军野营训练,路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马受到呼啸而来火车的惊吓,突然蹿上铁路,在即将与火车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事故,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却壮烈牺牲。
革命英雄的故事 几十字
马本斋的故事: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回民支队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
谁有革命英雄的故事呀?
小英雄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刁翎镇的四合村。因父亲“王皮袄”参加“抗联”并任第五军军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烧毁。她和弟弟妹妹们跟着妈妈到处躲避日伪汉奸的追捕,王惠民12岁时就随父亲上山参加“抗联”第五军。不久,她爸爸英勇牺牲了,小惠民在战场上表现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乌斯浑河激战中,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当时只有13岁。
左权一腔热血洒太行
1942年5月25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展开,3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辽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
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八路军总部领导当机立断,分兵突围。几经搏杀,八路军总部安全突围。但是,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率领部分机关干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太行山脉。
敌人退去后,总部警卫连战士登上十字岭,买了附近老乡的棺材,找到了左权的遗体并就地掩埋。但左权的英灵并没有得到安息,日军截获到我方“左权失踪”的电报又杀了回来,在十字岭挖出了左权的棺材,打开后给遗体照了相,登在了敌伪报纸上。敌人的暴行一时间让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复仇的呼声响彻华北。1942年10月10日,八路军总部在河北涉县莲花山下挑选了一块风景秀丽之处为左权举行公葬仪式,参加公葬的除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总部的全体同志外,还有五千多军民。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在墓前说:“给烈士们行礼并没有完事,今后还要做3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一时间“为左权报仇,誓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呼声响彻天地

革命英雄的故事,大约30字左右,我要填表,快!
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炸毁碉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一个革命烈士或者革命英雄的故事
黄继光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里。他幼年丧父,家境贫苦。1949年他的家乡解放了,他积级参加农协会和民兵,工作非常积极,两次揭发地主谎报土地和偷改佃约,并活捉了一个逃亡地主,收缴了伪保长隐藏的两支手枪。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黄继光于1951年3月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当要离开家乡的时候,母亲高兴地把一朵大红花带到了他的胸前,并对他说:“到了朝鲜(专题,图库),要多多杀敌,报答祖国和人民。”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黄继光来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第2营当通信员。虽然是当通信员,他时刻想着要多学本领,刻苦地锻炼自己。他工作积极,学习认真,进步很快。1952年7月25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14日,美国侵略军开始向上甘岭597.9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上甘岭位于朝鲜中部五圣山上,它是志愿军中线的大门,也是扎进敌人心窝的一把钢刀。尤其是上甘岭地区北山的两个高地,像楔子一样打入敌人阵地前沿,给敌人造成极大威胁。敌人在这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小高地上,动用了两个多师的兵力,在大量的飞机、坦克和大炮配合下,连续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疯狂进犯,月夜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志愿军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黄继光在战斗打响后,担负在炮火下送信,传达命令,接电话线,背伤员的任务。连续在敌人的炮火封锁下度过了4天4夜。
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第6连奉命事先夺下6号阵地,再夺取5号、4号阵地,必须在天亮以前拿下0号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战斗开始后,进展情况比预想的要顺利。这时,突然发现山顶上有一个敌人的集团火力点,使志愿军部队受到压制不能前进。营参谋长立即命令第6连必须炸掉它,同时组织爆破组。从黄昏7时30分到夜晚10时30分,6连已经向敌人发起了5次冲锋,仍未催毁敌人的火力点,许多战士都壮烈牺牲。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不拿下0号阵地,就等于没有按计划完成战斗任务,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就会受到影响。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站出来坚定地要求: “把任务给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保证完成任务。” 参谋长非常信任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现在我命令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接受任务后,他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友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他们趁照明弹的亮光巧妙地前进,开始敌人没有发现他们,当离敌人火力点只有30多米的时候,两名战友相继倒下了。黄继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两弹,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人中心火力点前进。只剩下八九米的时候,他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向敌人投去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毁的两挺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死命地吼叫着,志愿军的冲锋又受到阻止。黄继光再次受伤倒下。这时天就要亮了,40分钟的期限就要到了,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那狂喷火舌的枪口,冲着那侵略者的顽固堡垒,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正在喷吐的火舌突然熄灭,正在死命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刹时,但任攻击任务的战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高声呼喊“冲啊!为黄继光报仇”!他们踏着黄继光爬行的道路,很快占领了0号阵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敌军两个营——1200多人,全部被歼灭。
为了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功勋,志愿军司令员ph发布命令,为黄继光追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于“ 特级英雄”称号。gcdzg志愿军第15军委员会在追认他为“模范团员”的同时,追认黄继光为gcdzg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追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铭刻在上甘岭背后的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和不朽的业绩,像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存。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上下畲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义愤填膺,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干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革命英雄的故事(2-3分钟)
少年抗日英雄 王小二烈士之墓王二小(1929—1942),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黄继光革命英雄的故事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19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1] ;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gcdzg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
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面对黄继光坚定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3] 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他们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巧妙地前进,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
黄继光的母亲
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
谁知道革命英雄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中午的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就有关于革命前辈的一些故事,喜欢的话可以录下来
革命英雄的故事搜集才料
小英雄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校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5417
革命英雄的故事 越短越好
邱少云(1926~1952),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韩国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 7团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锋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他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邱少云的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