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海军军衔图片 国民党军衔,求国民党军衔等级和图片
国民党军衔,求国民党军衔等级和图片
求国民党军衔等级和图片
国民党整copy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百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度
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知种。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道,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
国民党军衔与职务对照
尉官: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少校,中校。
上校将管:少将,中将,二级上将,一级上将少帅应该是一级上将,或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一职抗战后期,二级上将配3星。
也称3星上将,一级上将配4星也称4星上将。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是5星上将,相当于大元帅。
扩展资料:
等级
军衔分为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类。一般称军衔是指永久军衔。永久军衔又分军官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431336136军衔与士兵军衔两大类。
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兵可以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一等兵)等几级。在中国,21世纪初开始,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第一年为列兵,第二年为上等兵。
士官一般由拥有专业技术者担任或从资深士兵中选出,各国把士官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军士长(或称士官长)等。
尉官是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后随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逐渐转为区分初级军官军衔等级的称号。世界上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设有尉官军衔。
多数国家分为上尉、中尉、少尉,有的国家还有准尉和大尉。

校官是中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世界各地的军衔等级中均设有校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上校,中校,少校,有的国家还有大校。
将官又称为将军,是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后来,将官军衔逐渐被大多数国家采用。一般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元帅是许多国家的最高军衔。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
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
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国军军衔
求国民党军衔等级和图片
中华民国国军zd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内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容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和等级?
1935年3月,颁布的军衔等级表,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zhidao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而设的。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国民党的军衔怎么那么混乱?
首先纠正你一个错误.新编第38师不是第5军的战斗序列,而是隶属于张轸第66军的战斗序列,如果同属第五军就不会有孙将军对杜聿明将军的抗命不遵而率军撤往印度了,更从此成为7a64e4b893e5b19e31333264636236两人解不开的矛盾.而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前身就是宋子文和孔祥熙财政部税警总团,虽不属于正规军,但孙将军训练有方,使之成为精锐之师,不过蒋介石是不会允许独立于自己以外的武装存在的,在他的授意下,军统戴笠强迫画出三个团,而剩下三个团被改为新编第38师,编入66军,而孙将军也由相当于军级的总团长职务变为师级的新38师师长.不过职务变了,但军衔是不会降的,所以他由原来的相当于中将军长变为中将师长就不奇怪了.而杜聿明将军早在32年因围剿红军有功就已经是陆军第四师第十二旅第二十四团少将团长了,可见军衔并不是由职务而严格划分的,而是看是否有战功,在国军中有很多,团长 旅长 师长同是少将,如果以你的标准,那要是当集团军总司令不就跟蒋介石一个军衔当特级上将了?所以对军令起作用的是职务,而不是军衔.国军的军衔有少将 中将 中将挂上将衔(也就是二级上将) 上将和特级上将 杜聿明将军当时好象是二级上将.而戴安澜将军是少将在我看来很正常,如果以师长的职务就能升中将那是需要很大战功的.
国民党军衔领章都是什么样
国民党军衔:
列兵,一星;
二等兵zd,二星;
上等兵,三星;
少尉,一杠一星;
中尉,一杠两星;
上位,一杠三星;版
少校,两杠一星;
中校,两杠两星;
上校,两杠三星;
少将权,金章一星;
中将,金章两星;
二级上将,金章三星;
一级上将,金章三星;
特级上将,金章三星。
国民党军衔等级和图片。
国名党王牌军:攻击王牌军——第copy2军
精锐种子军——第18军 广西狼兵”——第7军 攻守双料军——第25军 铁甲机械军——第5军 魔头乱世军——第8军 新锐实力军——新1军 虎贲御林军——第74军 杂牌强悍军——第35军 野战凶悍军——第52军 国名党军衔zhidao: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国军军衔是怎么回事?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沿用了刚刚实行不到一年的晚清军衔制,但做了一些变动,主要是废除清朝军衔制的军官衔称,取消所有品级,仍按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军士和兵均改为二级:
上等官佐: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官佐: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官佐:大尉、中尉、少尉; 额外军官; 军士:一等目兵、二等目兵; 兵:一等兵、二等兵。 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又对军衔等级和称谓做了修改,由六等十四级增至六等十六级: 上等官佐:大将军、左将7a6431333332636339军、右将军; 中等官佐: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官佐: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右军校升左军校2年;左军校升大军校3年;大军校升右都尉4年;右都尉升左都尉、左都尉升大都尉、大都尉升右将军各3年;右将军升左将军4年;左将军升大将军无定年。 1912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新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三等九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还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其中: 虚衔规定:将官衔在正式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如护国名将蔡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追赠军衔的规定:军官作战阵亡或病逝后,依其生前业绩,可以追赠高一级的军衔,如中将可以追赠上将。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国民党(59)军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