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傅雷家书中作者与儿子的关系 《傅雷家書》|中國式父子關係——解讀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之道

火烧 2021-05-11 08:17:43 1069
《傅雷家書》 中國式父子關係——解讀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之道 傅雷家書在幾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按照儒家規範有所謂的“五倫”的說法,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孟子·滕

《傅雷家書》|中國式父子關係——解讀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之道  

傅雷家書

在幾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按照儒家規範有所謂的“五倫”的說法,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爲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國式父子關係自古以來就是人們難以避免的話題。

中國式傳統的父子關係一般表現爲父親嚴厲深沉,從不直接表現對孩子的愛意,而是選擇默默的付出;兒子年少無知,體味不出父親的良苦用心,總是牴觸深沉的父愛,對父親的付出卻不以爲意。通過細讀《傅雷家書》讓我對如何正確處理中國式父子關係有了深刻理解。

一、何爲傳統式“中國式父子關係”

傳統“中國式父子關係”的倫理觀念,約束造就了父子之間相愛相殺的愛與痛。作爲一家之主的父親肩負着養家餬口的責任,在這種責任感的影響下,難免會表現出獨裁者的行爲,希望子女能夠絕對的服從自己的意願,一切都必須依照他的權威。而作爲漸漸長大的兒子內心中不斷產生對絕對事物的懷疑,必然導致對家庭裏的權威的牴觸和反對。

正如在中國傳統倫理理念中如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文中所寫,“中國的聖人之徒以爲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這種傳統觀念必然造成父親對待兒子基本上是:否定多、肯定少;訓話多、溝通少;批評多,讚揚少。

傅雷

二、《傅雷家書》中體現的中國式父子關係

《傅雷家書》主要講述傅雷通過書信的形式對遠在千里的兒子傅聰的諄諄教誨,內容涉及生活,做人,學習,藝術和婚姻等方面,在這些真情的表達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如何正確處理和兒子傅聰的關係,如何實現大多數中國式父母心中的“父教子,子成功”的美好願景。在傅雷和兒子相處交流的過程中一直保持着如下的父子關係。

1、嚴父慈愛—嚴厲的外表溫暖的心

對待孩子的教育傅雷顯然是一名嚴格的父親,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作家楊絳曾經談論過傅雷的軼事,講述傅聰傅敏小時候,想待在客廳裏聽大人們談話,可是傅雷嚴格禁止孩子們旁聽大人們講話。有一次在做客傅雷家時,大人們交談的很愉快,自然引起好奇心很強的孩童的注意,傅聰傅敏便在客房旁邊偷聽,不料被傅雷發現,於是過去嚴厲訓斥,哪怕當着客人的面也不破壞自己教育的原則,從中足以看出傅雷教育子女的嚴格。

在《傅雷家書》也有體現,傅雷時常提醒傅聰要正視自己的不足,

“我屢屢提醒你,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有很大弊害的。以你的氣質而論,我覺得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劑。”

嚴厲的外表下卻藏着一顆溫暖的心。傅雷從別人那打聽到孩子在國外演奏時,身體瘦弱,於是在書信中反覆強調:“要注意休息,學會保養身體,在夏天一定要抽個時間過暑假,只有精神飽滿才能打勝仗,居安思危多鍛鍊自己的意志力。”

從書信的字裏行間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關懷中可以看出傅雷希望孩子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去對待一切不允許孩子們任何一樁生活瑣事違反道德和品行的做人之道的嚴格要求,以及對孩子的設身處地關心和溫暖的體貼。

傅雷家书中作者与儿子的关系 《傅雷家書》|中國式父子關係——解讀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之道

傅聰(右)

2、亦父亦師—以身作則成爲孩子的榜樣

傅雷認爲做父母的一定切記在孩子中被崇拜的地位,並且努力做好爲人父爲人母的角色,你想讓孩子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做父母的自己就要先成爲什麼樣的人。要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中方方面面的問題,爭做孩子的第一個好老師好榜樣。

孩子的行爲是父母行爲的映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時不刻的注視着父母,父母不經意的行爲潛移默化的影響着他們的子女。如果作爲家長遇事泰然處之,孩子在處理事情方面也會鎮靜從容;你遇事手忙腳亂,那你的孩子處理事情時也會犯相同的毛病。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曾子曾說:“欲齊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傅雷就是通過踐行自己的人格品質及操守,來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自身的行動來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的正確習慣與愛好。

傅雷很喜歡看書,在他的家裏擺放着各種各樣的書籍,所以傅聰很小的時候就偷偷的翻閱傅雷的藏書看,於是不用大人鼓勵,孩子就喜歡詩歌小說、戲劇繪畫等,傅雷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給傅聰樹立了正確的學習榜樣,這種亦父亦師的關係將傅聰引領至藝術的殿堂。

3、亦父亦友—多年父子成兄弟

隨着傅聰的不斷成長和歲月的流逝,當發現兒子已經能夠獨立的生活,昔日亦父亦師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此時的這種父子關係更像是一種朋友關係。如傅雷在家書中所言:“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

傅聰比賽獲勝的照片

傅雷將自己的兒子視作自己的朋友,可以看出傅雷是以一個平等的姿態來和兒子相處的,而且在《傅雷家書》中傅雷談及到自己對藝術對生活的的看法都是以建議倡導的語氣表達的,可見與那種傳統式命令式的語氣有很大差別,這種相處方式更像是兄弟之間的相處方式。而這種狀態又是中國父子都希望的狀態。

如著名作家汪曾祺寫過的一篇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講述了他與他的兒子汪朗之間父子相處關係,將父子同兄弟的感情通過樸素幽默的隨筆表達出來,這是一種化解了各種隔閡、各種爭執達到的一種相互體諒相互關懷的狀態。

父親能夠認同兒子的所作所爲,兒子也最終理解父親的用心良苦。儘管傅雷那個時代父子關係基本上都是兒子要絕對服從老子,父親就是權威的思想,但他卻不在乎外界的評論與看法,認爲能夠和兒子成爲朋友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從中我們可以體味到作爲接觸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和西方文明思想共同洗禮的大翻譯家傅雷是如何將中國式父子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傅雷家書》中的中國式父子關係給我們的啓發

1、平等、民主是奠定良好父子關係的基石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認爲能夠和自己的孩子成爲朋友是極其幸福的事,這告訴我們父子互動過程中,應當保持平等、民主的理念來處理父子關係。作爲父親不應當以權威者、當權者自居,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須服從自己的意願,而應當秉持着平等的信念和孩子相處,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作爲孩子應當選擇和父親溝通,接受父親合理正確的建議和評價,而非不分青紅皁白的一律牴觸和反抗,以平等、民主的方式進行討論和交流,保持平等,一切從平等出發是處理好父子關係的關鍵,是奠定良好父子關係的基石,是營造溫馨的家庭關係的重要保障。

兒時傅聰、母親、傅敏

2、細心、耐心是化解父子心結的良藥

特定的時代造就特定的思想和行爲,在傅雷所處時代封建家長制的思想還是十分盛行,自由平等、開放的思想還僅處於萌芽狀態,傅雷與兒子傅聰的關係必然受到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和制約,也出現了如傳統式中國式父子關係那樣,父親扮演者打壓者的角色,兒子扮演者反抗者的角色,兩者之間的矛盾必然愈發激烈。

通過細讀和品味《傅雷家書》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傅雷在處理解決父子之間的矛盾時的細心和耐心,每一篇家書都是作爲父親的傅雷仔細斟酌、反覆思考的結果,而且字字都是體現出父親對孩子的關懷和體貼,足見傅雷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十分耐心的。還有如前面講到的當通過別人打聽到自己的孩子在外演出時身體瘦弱,便在家書中反覆提醒傅聰要注意身體,這種提醒並不是空泛的嘮叨,而是在設身處地的考慮孩子面臨的問題後,給出的合理的參考意見,足見傅雷在教育子女的細心。

3、增加相互認同感是父子關係的融合劑

如《傅雷家書》中所體現的,當作爲孩子的傅聰選擇音樂藝術作爲人生的發展方向時,傅雷並沒有對兒子的想法挑三揀四、吹毛求疵,而是認同兒子的選擇,並鼓勵兒子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下去,在家書中傅雷將自己對藝術的見解傳達給自己的兒子,如提醒兒子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不行的,而應當到大自然中走走,借鑑其他的藝術形式,從傅聰在音樂上的成功也足以看出傅聰對父親的建議也是認同的。

相互認同需要父親和兒子都要放下各自評判的標準,並嘗試理解因時代和環境、成長和環境、夢想和追求造成的差異。當父親不在將人生經驗和未完成的夢想投射到兒子身上,當兒子不再以逃避對抗和叛逆流浪來打碎父親的期望,父親能理解兒子的成長與進步,兒子能夠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從而相互認同感就會如露珠般悄然浮現,父與子之間的恩恩怨怨也將在相互認同中漸漸消散。

傅雷與妻子

四、總結

在當下社會傳統的中國式父子關係依舊存在,父親與兒子的戰爭仍未停息,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父與子之間的矛盾。希望通過這篇《傅雷家書》的感想,能夠爲已經是父親的你或者將要成爲父親的你帶來一些處理父子關係的啓發,願每一位父親都能與兒子愉快平等度過人生的每個階段,願每一個兒子都能理解父親深沉而又偉大的愛。

參考文獻:

1、《傅雷家書》

2、《中國式父子爲何難相處》

3、《中的倫理價值》

4、《述父子深情,傳家國情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