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谋士 他是三國中最坑的謀士,若當時孫權重用了他,東吳就會亡國
他是三國中最坑的謀士,若當時孫權重用了他,東吳就會亡國
《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呈現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群雄紛爭的一部精彩紛呈的大戲。多方勢力一起角逐天下。眾多傑出的將軍和謀士都在這個時代出謀劃策,爭奪天下。但是就是有一個謀士,可謂是三國時期第一坑貨。當時孫策因為許貢和曹操相通,密謀造反,孫策就把許貢給殺掉了。但是許貢為人慷慨仗義,有很多人在落魄的時候都收到過許貢的恩惠。所以當孫策殺了許貢以後,許貢的很多朋友就氣不過,想要為許貢報仇,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直到有一次孫策一個人外出打獵,許貢的幾個朋友殺了出來,其中有一個人朝著孫策射了一箭,這是一支毒箭,導致了孫策的死亡。而孫策在死前,把孫權叫了過來,並且把江東地區的領導權交給了孫權。並且告訴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江東地區的對外的政策,一直是由周瑜和魯肅主持的。周瑜直接指揮了赤壁大戰,火攻的計劃就是周瑜實行的。從整個戰爭的準備。
到戰爭的開始,一系列精彩的行動,表現了周瑜高超的智慧。而魯肅可謂是周瑜的左膀右臂。在戰爭開始時,他就負責和劉備聯絡,兩廂呼應,一同對抗曹操。而在戰爭的後期,面對劉備方面的不守信用,單方面撕毀了和孫權做出的劉琦一死,就要把荊州還給東吳的承諾。魯肅帶領兵馬,設下計謀,不僅奪回了荊州,還活捉了當時蜀國中戰鬥力最強的關羽。
周瑜和魯肅兩個人相配合,可謂是東吳地區的兩大頂梁柱。但是孫堅提到的那個張昭確實在《三國演義》中很少出場,即使出場也是給人們一種不好的影響。例如在赤壁之戰的前夕,當孫權向群臣征詢關於是和曹操開戰還是向曹操投降的時候。大家都是慷慨激昂,都是打算和曹操開戰,但是張昭卻是主張向曹操投降,因為他覺得曹操實力強,靠東吳的實力,很難和曹操打仗可以贏。
但是他卻不知道,其實孫權是打算和曹操開戰的,因為父親和兄長的江山,傳到他的手裡,是不可以斷送的。再一個就是,當劉備得知關羽死後,帶著自己的七十萬大軍討伐東吳,張昭也是建議孫權向曹操投降。但是孫權也沒有同意。終於憑借陸遜的才華,東吳的軍隊打敗劉備,保住了江東的土地。張昭的話孫權聽進去了,那東吳早就亡國,更別說孫權以後還稱帝了。
相关文章
- 刘备谋士 三国史上的第一谋士之争:郭嘉和诸葛亮谁更强
- 刘备谋士 三国时代谋士之最新排名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
- 刘备谋士 三国的谋士为何不自己单干?而是选择辅佐别人
- 刘备谋士 于三国时期,被历史低估的谋士,他也是其中一个?
- 荀彧和郭嘉谁强 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给曹操当谋士都没好下场吗?
- 刘备谋士 同是三国顶尖谋士,他用6年看透曹操,王佐之才荀彧却用了一生
- 刘备谋士 这三个谋士的死直接影响了三国进程,没有诸葛亮
- 荀彧荀攸郭嘉 曹操的谋士荀攸病时,为什么曹丕会跪在床前?
- 刘备谋士 他是三國中最坑的謀士,若當時孫權重用了他,東吳就會亡國
- 荀彧和郭嘉谁强 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为什么要反对他称帝呢?原来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