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在匈奴的12年 蔡文姬:生逢亂世入匈奴,歷盡艱辛終歸漢
蔡文姬:生逢亂世入匈奴,歷盡艱辛終歸漢
建文八年,曹操重振君威,平定北方,看著如虎狼的軍隊,他想起一個人。
這個人是個女子,是已故友人蔡邕的女兒,蔡文姬。
蔡文姬是誰呢?她是漢末三國有名的才女,精通樂理,又善詩賦。
她九歲時聽父親談琴,彈奏中間斷了一根琴弦,蔡文姬說:“斷的是第二根琴弦。”
蔡文姬的父親認為是蔡文姬是湊巧猜中,又故意弄斷一根,又被蔡文姬言中了。
後來蔡文姬嫁給了衛仲道,衛家是河東世家,很有威望。
然而,沒過多久,丈夫衛仲道就因病去世了,後漢書這樣記載:“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
期間也沒有子嗣,又不受衛家待見,於是回到了娘家。
這時候正是董卓把持朝廷,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籠絡蔡文姬的父親。
蔡文姬的父親名滿京華,三日連升三台,被拜中郎將。
後來董卓被呂布所殺,蔡文姬的父親也被治了罪,死在牢獄。
禍不單行,父親身亡,關中又因為各種勢力混據,蔡文姬顛沛流離,四處逃難。
原本歸附於漢朝的南匈奴趁火打劫,叛亂劫掠,也就是在這時候,蔡文姬被虜獲到了匈奴,獻給了匈奴左賢王。
這一住就是十二年,無數個日日夜夜,在異鄉的蔡文姬沒有一刻不想故國。
儘管左賢王很愛蔡文姬,蔡文姬也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她仍然無比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回到故鄉。
這一天終於到了,曹操自封魏公,南匈奴和漢朝關係和好。
拳頭大,講道理都有分量,曹操派使者周近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贖蔡文姬回國。

回到故國,意味著蔡文姬就得離開自己在匈奴生下的子女,一邊是國,一邊是家,難以抉擇。
蔡文姬既矛盾又悲傷,她把自己的心情記下《胡笳十八拍》,坐上車馬,踏上了回國的路。
曹操看蔡文姬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又把她嫁給了田校尉董祀。
沒想到不久,董祀犯了法,要被判死刑。
蔡文姬就去曹操府上為自己的丈夫求情,剛好這一天,曹操宴請賓客,宴上都是一些名流。
聽到侍從說蔡文姬求見,曹操就對賓客說:“蔡邕的女兒在外面流落了很多年,這次回來了。”
賓客都表示想看看故人的女兒,蔡文姬披著頭髮,光著腳,一見到曹操,就跪了下來,淚流滿面。
她要為自己的丈夫申訴,曹操聽完以後,說:“可是判決的文書已經發出來,怎麽辦呢?”
蔡文姬又哭,“大王馬房裡的快馬成千上萬,手下的將士又多如羊毛。”
意思是大王你隨便派出個士兵,騎著快馬,把文書追回,我丈夫就有救了。
曹操感傷蔡文姬的遭遇,又被蔡文姬的情感所感動,就赦免了董祀。
蔡文姬還有一個技藝,就是背誦能力非常強。
歸來的時候,曹操問蔡文姬:“聽說你們家之前有很多古書,不知道你還記得多少呢?”
蔡文姬回答:“先父留了四千多卷圖書,中途戰火紛飛,流離失所,已經沒有留下來的了,我能根據自己的記憶,保存400多篇。”
蔡邕死了,蔡文姬就根據自己的記憶續寫了《東觀漢紀》。
經過丈夫被救回之後。文姬也看透了世事,和丈夫隱居在一個風景秀麗的山中。
蔡文姬一生顛沛流離,經歷過三次婚姻,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後來生了一兒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