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束发及笄 古代女子成年称为及笄,“笄”又是何物?

火烧 2021-12-14 09:36:44 1087
古代女子成年称为及笄,“笄”又是何物?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

古代女子成年称为及笄,“笄”又是何物?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

“笄”也就是发簪。女子行过笄礼之后,就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这时候就和还没有许嫁或者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差距很显著了。因此,古时称成年为“及笄”,也就是到了可以使用发簪的时候了。

不仅要挽髻插笄,成年许嫁女子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才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表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

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束发及笄 古代女子成年称为及笄,“笄”又是何物?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再用发簪了,但发簪的美还是不可否认的,古代人一直使用发簪装饰头发或者男子用来固冠,尤其是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