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穷困潦倒 杜甫一生是如何混到窮困潦倒的地步
杜甫一生是如何混到窮困潦倒的地步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 ”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 ”詩聖”,他的詩被稱為「 ”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首先,不擅長考試。杜甫年少時家境很好,他的祖父杜審言也是當時的著名詩人,父親是奉天縣令,在他7歲時,就開始學習寫詩,15歲時他的詩就引起當地名士們的重視。杜甫雖然善於寫詩,但不善於考試,他參加過幾次科舉考試,然而始終沒有在科舉考試上有什么好的發揮,沒有強硬的後台,再加上科舉考試又不成功,自然無法做官。 其次,寫詩無法賺錢。雖然說杜甫寫的詩很好,可惜靠寫詩不能吃飯,也不能賺錢,頂多有些名氣。杜甫到44歲高齡,在長安准備考試10多年,才終於成為一個小官: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是一個非常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最為一個讀書人,杜甫不會經商,不會種地,更不會出去打工,這相當於20多年沒有什么收入,肯定過的窮困潦倒。

杜甫能寫出那么多流傳千古的詩,說明杜甫本身就才華橫溢,滿腹經綸。但是這樣的飽學之士為何沒入仕為國家效力呢?史書上說了,是李林甫搞的鬼。但這個理由不足全信。唐朝入仕做官的途經不光是科舉,還可有其它路經。但究其原因也和杜甫的為人性格有關,杜甫為人認真,喜好對不認同的事情和人提出批評意見。對杜甫而言大唐盛世並沒有為他的政治生涯提供一個合適的土壤。
在性格方面,杜甫較為耿直,耿直之余,又存在着尖酸,這一切,都在其文學作品中表現了出來。 在文學史上,盛唐詩歌,往往以李杜和白居易為尊。李白的詩歌以浪漫主義的天馬行空為主。而杜甫的詩歌,則側重寫實——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別》。這些詩歌對於後世文史貢獻極大,也為杜甫換來「 ”詩史”的別稱,但從唐朝皇帝的視角來看,杜甫的詩歌無疑是在打皇帝的臉。 而從這也不難看出杜甫的性格,同時也可以預見這種性格帶來的後果:連皇帝都能得罪皇帝的人,想必也會得罪身邊的朋友。甚至起初接濟杜甫的朋友大臣嚴武,都因為受不了杜甫的性格而一度對杜甫萌生殺心。 因此:性格因素限制了杜甫的發展。
還有就是安史之亂,那場大動亂,導致百姓們的生活動盪不安,甚至還有易子而食的現象。路有凍死骨,簡單數字就將一副凄涼的景象,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由此可見,那時候杜甫落魄的詩句,更像是一面寫實鏡,將當時唐朝的人生百態,毫無保留地記錄下來。一句句詩句,更是一幕幕不堪入目的畫面,令後人引以為戒,切勿再重蹈覆轍。杜甫的後半生,四處輾轉,窮困潦倒,活脫脫一個失意的中年男人。杜甫一生為仕途奔波,終就還是不能如願。受盡人生的各種苦難,依然不改初心。這樣的杜甫,似乎就是我們隔壁的鄰居老杜。有夢想,但總是被現實擊的粉碎。
相关文章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随时能将越南一分为二的国家,虽然穷困潦倒,但是越南不敢得罪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迷你对话学地道口语第260期:穷困潦倒 穷到极点
- 韩国总统不得善终 为何还有人竞选 世界最好的总统,廉洁奉公,穷困潦倒,但最后却不得善终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穷困潦倒什么意思?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张孝纯:一介穷困潦倒的书生,考上功名后娶了三姐妹为妻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韩信早年穷困潦倒,为何后来百战百胜?他的兵法是跟谁学的?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杜甫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 杜甫是否真的穷困潦倒?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若你穷困潦倒,认真读懂鬼谷子的这3句话,人生之路越走越顺
- 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 杜甫晚年穷困潦倒,为了向朋友借钱写下一首诗,字字让人落泪
- 一生穷困潦倒 杜甫一生是如何混到窮困潦倒的地步